1. 舍不得那口棺材(1 / 2)
《太/祖的近臣爬出来了》
天启元年五月初五,君后大婚,举国皆庆。
宫中歌舞升平,夜宴到戌时才散尽。年轻的王被宫人扶着回了寝宫。
深夜,一辆挂着宫牌的马车在镇北将军府后门停下。里面下来的是王上身边的大公公,将军府守卫熟练地上前招呼。
“公公今夜怎么来了?”
烨国刚刚建国,事务繁杂。平日里王上时常深夜来与将军商谈政事。所以守卫们对宫里人还算脸熟。
守卫心里嘀咕:早听闻王上勤政,可是今日是王上大婚,总不能这样的日子还找将军处理国事吧?
公公握着马鞭调转马头,问道:“将军歇了么?若是歇下了我就……”公公咬着腮帮子,只盼着那守卫点头就立即回去复命。
守卫还没回话,门前却出现一抹绛紫色的身影。
公公连忙下去行礼。
青年站在檐下,灯笼映照出清俊的面庞,三千青丝整齐束起,露出一道从下骸绕到脖子后方最后隐入官服的刀伤。看得出修复的不错,虽然明显但并不狰狞。尤其是在青年常年平静温和的气质下,这道伤疤倒是给他添了几分不羁,多了丝生气。
他问:“是宫里出什么事了吗?”
公公抿着嘴,不知如何作答。只摆了个“请”的手势。
见状,青年唤来亲信,平淡的说:“去将书房暗格里的东西拿来。”
月光洒在青石板铺设的路上,马车里的人拉开车帘坐到车夫的身边。
从公公手里拿过缰绳,一面轻轻甩着鞭子,一面与他闲聊。
“如今天下已无战事,公公可曾想过回家看看?”
往日和蔼健谈的大公公今夜目不斜视死死盯着路面,仿佛前面有洪水猛兽一般。
“前几年闹灾,家里死的就剩老奴一个了。”
“抱歉。”青年目光看向远处。
前方笼罩着一望无际的黑色。曾经,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有安定的生活,就是怀揣这样美好的梦想,他们在一次次的战役中拼死挣扎!谁能想到呢,居然真的成功了。可是等到安定之后,身边的父母亲人却都因为战争离开了……
“说起来,我也很久没回家了。”
公公听说过这位的事迹,安抚道:“有将军在,收复桓纪郡指日可待。”
青年收回视线,落在自己官袍袖口。低声自语,“来不及了……”
按规矩,宫里是不能跑马坐车的,不过言大人除外。公公喝退来查验的宫门守卫,“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是言将军!”
过宫门后,又对言星说道:“天黑风凉,大人要不回车里坐?”
这话有些自责,鲜为人知的是言将军腿上有伤,遇冷就不良于行。所以一般夜里有什么事都是王上去将军府商论,少有像今日这般着急召人进宫的。
可是自己刚刚竟然走神,把这事忘了。
“不必了。”言星靠着车壁,“今日烨国大喜我也多饮了几杯,正好散散味。”
马车停在内宫角落的一处荒废宫苑,只有假山上的亭台闪着点点灯光。
目送那瘦削的身影一步步向上而去,公公深深行了一礼。
言星踏上最后一阶。
身着大红喜袍,面东而立的人转过身。头上金冠珠翠交错发出慌乱的声音,美人欠身行礼。
“言使君,好久不见。”
言星侧身避开她的礼。弯腰拜下。
“参见王后。”
美人勾唇一笑,不与他争执。
桌上摆着几碟小菜一壶酒,大有长谈一场的趋势。
“言使君,请入座。”
两人坐下后,美人拿起酒壶给酒杯斟满。将其中一杯推向对面。
“当初言使君去晋国提亲,我以为是使君有意于我,还欢喜雀跃了两天。”
“王后说笑了。”
她支着脑袋回忆起旧事,“淮水一战,你将我挑落马下。识破身份之后却放我一命,难不成没有半点动心?”
言星真诚道:“公主女扮男装为国为民,实在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在下佩服不已,所以在烨国立国之后上奏王上,求娶公主为后。”
公主摆弄着鬓边垂下的流苏,“我记得,使君曾许诺我——”
后面的话没出口,言星了然的从袖中取出一个木盒,放在桌上。
打开后里面放着两块兵符。
一块是之前约定的边境两万骑兵,另一块却是言星帐下的镇北军,足有十万人都是是骁勇之士。
她拿出那块小的,“有约在前,说了两万就两万。”说罢,她侧头看着言星,这人突然把手上的兵符都拿出来的行为,透露着古怪。
言星拿着镇北军的那块兵符把玩。
“公主能文善武,在晋国颇受几位公子忌惮。可是烨国不是晋国,王朝初立,正是缺人用人的时候。”
一手打开公主的掌心,一手递过去那褐色的兵符。
“在晋国求娶公主时,我向公主承诺的接触朝政并非诓骗与你。”
气氛顿时严肃起来,公主的心像烛台中央跳跃闪动的烛火一般纠结。
她试探问道:“言使君突然交给我这些,可是有什么变故?”
言星的足智多谋世人皆知,当年有幸与他交战两次都输的惨不忍睹。就是烨国初期的官员任免和制度规范都是其带人一一完善的。父君曾经坦言,若是晋国有此能臣,也不至于被打的把最优秀的女儿送去和亲。
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君主对他亲近信任。公主想不明白,言星有什么送出兵权的理由。
“你不怕我带着你的兵反了?”
毕竟她曾经是敌国公主,和烨军也有过争端。
“再说了,你要是不想当将军也应该把兵符还给你们王。”
桌边的青年摇摇头,说起往事面上露出轻松之态。淡笑道:“王上仁义,初时便是以仁治军,此法不长久。我进军中后手段雷厉风行,整顿军营落下了“铁面将军”的诨名。”
他饮尽一杯酒,继续说道:“如今烨国初立,老将们不好再让他们劳心劳力。新臣大多年轻稚嫩,天下名士众多,却无几人愿意在烨国停留。长此以往不需外敌侵扰,怕是内政都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