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武帝身后事(1 / 2)
群臣就着武帝谥号的问题,你一言我一句,整了半天。
“景”、“桓”三个呼声最高。
然后就是兵部尚书这个武帝的小迷弟,给他上的“文”。
新帝也想“文”,要是能争取到“文皇帝”,估摸着躺下去的武帝,都能开心地自己蹦起来。
只是……
六部尚书中,只有兵部尚书一个人支持“文皇帝”谥号,就是刑部尚书这个武帝彻彻底底的狗腿子,都实在是没办法厚着脸皮上“文皇帝”的谥号。
没办法,武帝是做出许多有功绩的事情,但是他喜欢逛青楼这事儿……可是破天荒的头一个啊!
六部尚书、左右侍郎就不说了。
这几位爷碰见皇帝的次数多了去了。
就是下边的那些什么主事、员外郎们,碰到的次数也都不少……
所以,“文皇帝”他们是真的上不去。
最后,商定为“景皇帝”。
新帝脸上也有点乐开花的样子。
他也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以后要做个好皇帝,免得臣子和自己的儿子再商量谥号的时候,让儿子难做……
“父皇,儿子没争取到‘文皇帝’,真不怪我,您要是……罢了,儿子自己扇自己嘴巴!”
新帝心中默默念叨着。
丞相轻咳一声:“诸位臣公,既然先帝的谥号已经确定,那庙号……”
他环视一圈众人:“祖有功而宗有德,老夫建议,给先帝上庙号为中宗,诸位可有异议。”
这一次,出奇地没有任何异议,群臣一致同意。
新帝见此,心头暖暖的,父皇这一生的功绩,最大的莫过于镇压金国,令强势崛起的金国拦腰斩断国运。
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稳住了风雨飘摇的武国。
“先帝即位之初,提兵北上,斩灭金国南下的势头,将金国彻底堵死在了长城外。”
“南下出兵,灭掉越国,扩充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个郡。”
“往西边,和吐蕃大战一场,令吐蕃五万大军折戟沉沙大渡河畔,至此吐蕃多年不敢窥视我大武国的繁华富饶。”
新帝感叹道:“先帝可谓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皆有功绩,足可谓中兴之主……”
说到这里,新帝忽然停顿了一下,父皇要不是你去勾栏叫人看到的次数太多,怎么也能上个至高的文皇帝啊!
李文轩不太懂庙号和谥号,但是“景皇帝”“中宗”这看起来都是不错的。
眼下见太子忽然停顿下来,他立刻拱手道:“臣等愿庶竭驽钝,辅佐吾皇,再创辉煌!”
群臣听了李文轩这话,也纷纷俯身下拜,齐声山呼:“臣等愿庶竭驽钝,辅佐吾皇,再创辉煌!”
新帝嘴巴动了动,看了一眼身边的妹夫,又看了一眼群臣。
“诸位卿家,免礼,重新商量一下唐王的封地这个问题。”
李文轩立刻道:“陛下,臣不觉得去蜀地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确实是最优解。
唐无双抗住金国,李文轩抗住吐蕃、南诏。
当然,朝臣们任何人会怀疑李文轩带兵打仗的能力。
否则的话,武帝怎么可能在弥留之际,忽然册封他为唐王?
甚至大多数人觉得李文轩在蜀地待不了几年,就可能会创造出令世人都震惊的战果。
灭了吐蕃?这难度比灭掉金国还大。
因为吐蕃盘踞在羌藏高原上,中原地区的士兵到了那边后,会有高原反应。
在这个基础之上,士兵还要披甲作战,就会显得非常吃力。
所以,武国现在对于吐蕃的政策是除非他们下来,不然不主动出击去打……
这也就导致吐蕃对于武国,有一种战与和的主动权。
但是,唐王灭了南诏,还是可以期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