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 / 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语:?a3a?ctahpecпy6лnkacы,英语:therepublicofkazakhstan),简称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a3a?ctah,英语:kazakhstan;),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哈萨克斯坦人口1964.4万(截至2022年8月)。哈萨克斯坦国内有131个民族,包括哈萨克族(占73.0%人口)、俄罗斯人、乌孜别克族、乌克兰族、德意志人、鞑靼人及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仰者占总人口的76.2%,而基督教占20.5%。哈萨克斯坦官方允许宗教自由,但反对政府的宗教领袖则会被逮捕。哈萨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行政及机关上则有同等的官方语言地位。全国设14个州、3个直辖市,首都阿斯塔纳。
公元1456年建立哈萨克汗国,16世纪时哈萨克族分别发展,成为大中小三个玉兹。19世纪中叶遭俄罗斯帝国吞并。1936年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2月16日独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立。
哈萨克斯坦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体化,2015年1月1日,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成立欧亚经济联盟。2021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17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022年1—4月,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4%。
基本信息:
中文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国家领袖:卡西姆若马尔特·克梅列维奇·托卡耶夫
外文名:therepublicofkazakhstan
人口数量:1964.4万(截至2022年8月)
简称:哈萨克
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
首都:阿斯塔纳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东正教
主要城市:阿斯塔纳(努尔苏丹)、阿拉木图、卡拉干达
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9)
国庆日:1991年12月16日
水域率:1.7%
国歌:《我的哈萨克》
gdp总计:1766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kz
人均gdp:8480美元(2018年)
官方语言:哈萨克语(kazaktili)、俄语
国际电话区号:+7
货币:坚戈(tenge)
国际域名缩写:.kz
时区:utc+6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花:郁金香
人类发展指数:0.757(2014年)
国家象征:雪豹、金雕
国家格言:信任、宽容、传统、透明
法律体系:欧陆法系
出生时预计寿命:70岁(2013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5.8公吨
贫困人口比例:2.9%(2013年)
收入水平:中高等收入国家
历史沿革:
公元前3世纪~前1世纪,哈萨克斯坦境内出现了社会。
公元前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出现乌孙、康居、阿兰、悦般等游牧政体。
公元6世纪~8世纪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出现了西突厥汗国、突骑施、葛逻禄等游牧部落建立的国家。
8世纪~12世纪,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先后成为可萨汗国、乌古斯叶护国、基马克汗国和钦察联盟等国。
13世纪初,哈萨克斯坦西部、北部被并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东部及东南部成为蒙古人建立的察哈台汗国的领地。
15世纪今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从金帐汗国分离,成为月即别汗国的一部分,随后一些部落脱离月即别汗国的统治,被成为“逃亡者”“脱离者”,并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
16世纪初,哈萨克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中玉兹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因准噶尔在长期与清朝的战争中,人口锐减,加上疾病的爆发,准噶尔在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消失,哈萨克人因沙俄对中亚的侵略逐步向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水草丰盛、人烟稀少的清帝国版图迁徙。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至此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1917年12月13日因俄国革命,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土地成为脱离俄国统治暂时独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1998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将首都由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迁至阿克莫拉州的阿克莫拉,并将该城改名为阿斯塔纳。
2017年,哈萨克斯坦于首都阿斯塔纳举行2017年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未来能源”。参加该次世界博览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达到115个与22个。
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以向刚刚卸任总统职务的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致敬。
2019年3月19日,自独立起统治该国长达28年的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全国各地发生持久的抗议活动之后宣布辞职。翌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为了纪念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2022年1月2日,哈萨克斯坦政府取消了许多人用于汽车燃料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上限,导致其价格翻了一番,抗议活动最初在依赖液化石油气的曼格斯套州开始,随后蔓延至全国。总统托卡耶夫6日上午表示,他已接受总理阿斯卡尔·马明领导的内阁提交的辞职,并下令代理内阁恢复对液化石油气的价格管制。连续反政府示威后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当局镇压行动已致数十人死亡。
2022年9月1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重新命名为阿斯塔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地形地貌
哈萨克斯坦地形复杂,境内多为平原和低地。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势最低。里海沿岸低地向南朝里海方向逐渐下降,沿里海地带低于海平面达28米;最低点卡拉基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渐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于斯蒂尔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岛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为555米)。该国东北部有图兰平原,它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经中部逐渐向哈萨克丘陵过渡,再向东南部的天山山脉延伸。在北部,哈萨克丘陵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缘连接在一起。
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和东南部是有着崇山峻岭和山间盆地的山地,这里矗立着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准噶尔阿拉套山、外伊犁阿拉套山、天山等。阿尔泰山系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分为南阿尔泰山和北阿尔泰山,高度在海拔2300~2600米之间,其最高峰别卢哈峰海拔4506米。准噶尔阿拉套山脉总长450公里,宽100~350公里,被科克苏河和博拉塔尔河分割成北准噶尔阿拉套山和南准噶尔阿拉套山。其最高峰别斯巴坎峰海拔4464米。天山山系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东南端,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界山,其雄奇险峻的山峰长年被积雪和冰川所覆盖。最高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也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最高峰。
气候特征
哈萨克斯坦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c至-4c,7月平均气温19c至26c。哈萨克斯坦北部的自然条件与俄罗斯中部及英国南部相似,南部的自然条件与外高加索及南欧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这里既有低于海平面几十米的低地,又有巍峨的高山山脉,山顶的积雪和冰川长年不化。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荒漠地带100毫米左右,山区1000~2000毫米。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中、东部属哈萨克丘陵,东缘多山地。哈萨克斯坦的半荒漠和荒漠大多都在西南部,北部自然环境类似俄罗斯,较为湿润,北部和里海地区均可接受来自海洋的水汽。
水文
哈萨克斯坦共有大小河流8.5万多条,国内湖泊众多,多达4.8万多个,拥有冰川约2700余座,主要的水体包括巴尔喀什湖、斋桑泊等。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分咸海,西临里海,多数湖泊为咸水湖。境内的河流多数为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乌拉尔河、楚河等。额尔齐斯河以及支流伊希姆河是流向北冰洋的外流河。
野生生物
哈萨克斯坦共有10个自然保护区(英语:listofprotectedareasofkazakhstan)及10个国家公园,以保护稀有及濒危动植物,哈萨克斯坦常见植物如黄芪、顶冰花属、葱属、薹草属及棘豆属,濒危植物包括野生苹果(新疆野苹果)、野生葡萄(酿酒葡萄)、野生郁金香(如格里郁金香(英语:tulipagreigii))及稀有洋葱物种丽叶球葱(英语:alliumkarataviense)、威尔莫特鸢尾(英语:iriswillmottiana)及tulipakaufmanniana等。
哈萨克斯坦常见哺乳类动物包括狼、赤狐、沙狐、驼鹿、盘羊(体型最大的羊属物种)、欧亚猞猁、兔狲及雪豹,其中部分受到保护。在已记录的植物种类中,有约6,000种高等植物、5,000种菌类、485种苔藓、2,000余种藻类。已探明的野生动物中共有890种脊椎动物,超过10万种无脊椎动物。已被列入哈萨克斯坦红皮书名录的有128种脊椎动物和96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包括85种昆虫、1种甲壳类动物、6种软体动物和2种蠕虫。
自然资源
哈萨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1984年产煤12570万吨,商品铁矿石2400万吨。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行政区划:
区划
当地时间2022年5月4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宣布正式设立阿拜州、杰特苏州和乌勒套州三个新行政区域,并对东哈州的县区划分做出了调整。此外,阿拉木图州卡普恰盖市更名为库纳耶夫市,阿拉木图州行政中心将从塔勒德库尔干市迁移至库纳耶夫市。
全国共分为2个直辖市和14个州?,分别为:阿斯塔纳市(astana)、阿拉木图市(almaty)、阿拉木图州(almaty,塔尔迪库尔干)、阿克莫拉州(akmola,科克舍套)、阿克托别州(aktube,阿克托别)、阿特劳州(atyrau,阿特劳)、巴甫洛达尔州(pavlodar,巴甫洛达尔)、曼格斯套州(mangghsystau,阿克套)、卡拉干达州(karaghandy,卡拉干达)、科斯塔奈州(kostanay,科斯塔奈)、克孜勒奥尔达州(kyzylorda,克孜勒奥尔达)、江布尔州(jambyl,塔拉兹)、东哈萨克斯坦州(shyghyskazakstan,厄斯克门)、南哈萨克斯坦州(ongtustikkazakstan,奇姆肯特)、西哈萨克斯坦州(batysdykazakstan,乌拉尔)、北哈萨克斯坦州(soltustikkazakstan,克孜勒扎尔)注:括号内为省府。
主要城市
阿斯塔纳。1月平均气温-19c至-4c,7月平均气温19c至26c。
阿斯塔纳(哈萨克语:Аctaha/astana/??????),原名切利诺格勒(Цeлnhoгpaд)、阿克莫拉(А?moлa)、?阿克莫林斯克(Аkmoлnhck)、努尔苏丹(哈萨克语:h?p-c?лtah/nur-sultan/???-??????),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和直辖市,该国第二大城市,位于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州中,但为哈萨克斯坦的自治市。伊希姆河穿城而过,生态环境良好,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铁路交通枢纽。1992年,哈萨克斯坦将“切利诺格勒”改名为“阿克莫拉”。1997年,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自阿拉木图搬迁至阿克莫拉,并将新首都改名为“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意为“首都”。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为了纪念前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3月2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正式签署了关于将哈萨克斯坦首都名称从阿斯塔纳更改为努尔苏丹的总统令。2022年9月1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重新命名为阿斯塔纳。现代的阿斯塔纳是一个新市镇,并遵循其他规划首都的进程进行城市规划。至从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后,这座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斯塔纳的总体规划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并作为哈萨克斯坦政府、议会大厦、最高法院、阿克奥尔达总统府和众多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所在地。目前城市也兴建一系列未来主义建筑,包括许多摩天大楼。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语:Алmatы/almat?/??????;俄语:Алma-Аta)是哈萨克斯坦的一座直辖市,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前首都。坐落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山区,邻近吉尔吉斯斯坦。阿拉木图早年盛产苹果,因此有“苹果城”之称。阿拉木图地处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离吉尔吉斯斯坦边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太接近,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首都的要求,而且人口密度过大,发展余地接近极限,难以满足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又处于地震活跃地带,首都安全受到威胁。于是哈萨克斯坦议会根据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议,于1994年7月6日通过迁都决议,在此后的几年里,阿克莫拉(阿斯塔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为迁都作了大量的准备。一大批新建筑在市内拔地而起,交通、通讯、能源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郑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从此,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阿拉木图尽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仍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卡拉干达(哈萨克语西里尔字母:?apa?ahды,拉丁字母:qara?andy;俄语:kapaгahдa)是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的一座城市和该州首府,距离该国首都努尔-苏丹约230公里,其名称在哈萨克语为植物锦鸡儿(哈萨克语:?apa?ah)的意思。以人口数量计算当地是哈萨克斯坦第五大城市,仅次于阿拉木图、努尔-苏丹、奇姆肯特以及阿克托比;而2020年人口则有约49万,其中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分别占45%和40%。卡拉干达在1931年正式建立,并于三年后获授予城市地位,在1990年代初期哈萨克斯坦自苏联独立之后更曾经短暂成为其中一个候选迁都目的地。另一方面,卡拉干达还设有三所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大学、一座距离市区约20公里的机场以及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动物园。
国家象征:
国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文:?a3a?ctahpecпy6лnkacы;俄文:pecпy6лnkaka3axctah),简称哈萨克。在突厥-回鹘语中,“哈萨克”的意思为:独立自主的、心灵自由的,也暗示了欧亚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斯坦”(-stan),是指“家园”“土地,聚居地”,所以根据此,“哈萨克斯坦”是指“哈萨克族人”的聚居地。现在“哈萨克族”所指代的通常是指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哈萨克斯坦人”(哈萨克语:?a3a?ctahды?;俄语:ka3axctaheц)这个称谓的创造,则包括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所有公民。
2014年2月6日,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会见民众代表时,建议把国名中的“斯坦”改为“耶烈”。这样改后国家名字在哈萨克语中的字面意义就为“哈萨克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