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 / 2)
文化
语言
老挝的官方语言是老挝语,为佬族的母语,属壮侗语系壮傣语支,使用老挝语字母书写。老挝字母产生于13世纪至14世纪,源自古高棉字母,和泰语字母很相似。克木语、苗语是主要的少数民族语言。一些先天性耳聋病发率较高的地区使用老挝语手语。
受殖民历史影响,老挝的政治和商贸领域仍然留有法语的使用。超过三分之一的老挝学生接受法语授课;法语也是当地学校主要教授的外语。全国不少路牌都使用老挝语和法语双语标示。英语在近年来逐渐成为较多人口学习的外语。
宗教
根据2010年的统计,老挝66%的人口信仰上座部佛教,1.5%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有32.3%的人口信仰台语民族民间的原始鬼神崇拜,主要是老听族群。上座部佛教是老挝历史上的国教,也是老挝分布最广的宗教,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有近2,000座佛寺,2万多名佛教僧侣。老挝佛教徒使用贝叶经,多用巴利文刻写。佬族的每个村寨基本都建有佛寺,建在村寨中心的平坦地带。传统观念认为所有老挝男子佛教徒都必须出家一次,是否曾出家为僧成为判断人品的标准,许多老挝儿童在7岁便剃度成为沙弥,在佛寺学习;成年后需继续在佛寺修行一段时间。寺院也成为老挝人进行教育、医疗、体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许多儿童在佛寺中完成幼年教育,大的佛寺会开设教授佛学的巴利语学校,佛寺中还会教授雕刻、木工、陶瓷等技术;佛寺中存有传统草药药材和药方,由僧侣在佛寺中为民众治病;寺院成为当地居民的议事所、社交场所和歇息场所,也用于体育和娱乐活动;佛寺中收藏文学艺术作品,甚至是佛教圣物,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老挝人会在佛历12月(公历11月)的满月期间庆祝塔銮节,聚集至万象塔銮庆祝、朝拜、布施。老挝的语言、艺术、历法和习俗等各方面都受到上座部佛教文化的深重影响。
尽管老挝人民革命党主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支持无神论,历史上的巴特寮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并未针对老挝佛教文化作出大规模的批判或毁坏,而是利用佛教的影响力进行自我宣传,达到“宣传、教育、团结各民族”的目的,在官方宣传中将佛教信条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如声称佛教的许多主张和信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都倡导人人平等、实现终极福祉;尝试论证佛教佛法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声称佛教是有益而正义的思想,唯因发源于前工业时代而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工业时代的科学思想,二者可以在取得兼容——但须舍弃佛教信条中有关因果、业报和鬼神之说的落后思想。政府要求佛教僧侣研究政府官方的解读,遵守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宗教政策;政府官员也大量参与佛教活动,在塔銮节期间会有政治局成员供养僧侣,佛教文化也被视为老挝的民族文化而被党内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尊崇,塔銮出现在老挝国徽上。如今老挝的僧人和一切宗教事务都由政府宗教事务部管理。
老挝佛教的一些观念也融合了本地原始信仰的元素,老挝人的日常习俗中也保留有许多民间信仰成分,如认为人体中有灵气,在重大的人生节点前举行特殊仪式,称为招魂仪式、拴线仪式或“巴西”,以召回失散的灵气。在欢迎宾客和归来的旅者、庆祝病患康复时也会举行招魂仪式。招魂仪式仍然是老挝人婚礼和起名仪式的重要环节。老挝政府如今禁止佛教僧侣拜神,但允许民间的灵气崇拜;同时,老挝政府取缔法宗派,独尊大宗派。法宗派是泰国君主制衍生的佛教教派,老挝政府视之为异端和帝国主义文化渗透的工具。
文学
老挝传统社会重视文学。老挝文学涵盖的领域很广,包括宗教、哲学、散文、史诗、诗歌、戏剧、历史纪实、法律、占星学、民俗仪式、语言学、喜剧、虚构故事和纪实等。在老挝文学中,宗教和哲学故事常常和民间故事结合。老挝人认为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追求更深层次的宗教和哲学造诣。同时,口头传统也和书面文学共存互补。古典文学和宗教文学并没有个人著作权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原本形式,而是在不断的叙述和再创作之中演变着,这些作品一般刻写在贝叶上,存储在木匣中,藏于佛寺之内。
老挝历史上最早的文学创作始于高棉帝国统治时期,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史诗故事流传较广,也成为诸多诗歌的重要的创作和翻译来源。佛教传入后,老挝诞生了许多以佛经故事为来源的文学作品,著名的有源于巴利三藏中本生经的《佛本生经故事》,又称摩诃迦陀卡,是包含了500多篇本生经故事的总集,其中须达拿太子的故事最为杰出著名。罗摩衍那的老挝语版本《帕拉拉帕拉兰》被视为老挝的民族史诗,“帕拉拉”(phralak)即罗什曼那,“帕拉兰”(phraram)即罗摩。罗摩并非毗湿奴的化身,而是佛陀的化身;故事的地点发生在湄公河边,其中还包含不少和民间信仰相关的情节,如杀牛祭祀等。在老挝新年庆典期间,会有帕拉拉帕拉兰的公开诵读和表演环节。澜沧王国是老挝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在16世纪除翻译佛教经典外,出现了无韵诗的体裁,还出现了首部传说故事——《坤布伦故事》(nithankhunborom),讲述了传说中的民族始祖坤布伦的事迹。
17世纪诞生了老挝文学史上的杰出史诗作品《桑信赛》,讲述了英勇的王子信赛(sinxay)击退邪恶,成功拯救被流放的母亲和姑母、继承王位的故事。信赛的故事深入人心,相关的艺术形象常常以绘画和雕刻的形式出现在老挝的佛寺中;现代革命者凯山·丰威汉被誉为“新时代的信赛”。2005年,老挝政府将信赛列为国家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桑信赛、须达拿太子和克木人的口头史诗陶洪(thaohungthaocheuang)并称老挝文学的三大名著。
现代老挝的文学创作逐渐脱离宗教影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诞生了许多老挝内战历史相关小说或纪实创作,多包含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内容。
建筑
老挝建筑艺术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宗教建筑上,佛寺和佛塔遍布全国。老挝建筑艺术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入繁荣期,当时的澜沧王维苏纳拉、波迪萨拉和赛塔提拉主持修建了大量佛寺佛塔。老挝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包括万象的塔銮、玉佛寺、沙格庙及琅勃拉邦的香通寺:264等。琅勃拉邦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内有三十多座寺庙,皆体现老挝人的建筑艺术。
老挝的佛教建筑大多为砖石结构,一般由拱门、大殿(sim)、僧舍、修行住所、斋房、鼓楼、藏经楼和菩提树组成;大殿周围摆放着八块镇邪石:72。老挝佛寺大殿的风格分为三种:万象式、琅勃拉邦式和川圹式。万象式大殿前建有大平台,上有檐柱,支撑装饰华丽的悬挑式殿顶。琅勃拉邦式大殿和兰纳地区的佛寺风格有一定相似之处,殿顶较低,几乎触及地面,以香通寺为代表。川圹式大殿的殿顶不分层,建在高台上,殿顶宽大,同时具有万象式和琅勃拉邦式的风格,不同之处是弯曲的山形墙。由于老挝内战期间,川圹地区受到大量轰炸,川圹本地的古佛寺几乎损失殆尽,如今只能在琅勃拉邦见到川圹式风格的佛寺。傣仂人的佛寺风格也很独特,有着开窗的白泥厚墙,山形墙呈弧形,殿顶分层,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省。老挝风格佛塔以塔銮为代表,特征是金字塔形的基座和向上倾斜的尖顶。著名的佛塔有万象的塔銮、塔丹,他曲的塔西科塔邦以及泰国依善的帕塔帕侬寺。
老挝人的传统住房则是简单的木房或竹茅房,以树叶或茅草盖顶,低地民族住在吊脚楼中。现代老挝建筑一度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但近年来寻求引入老挝传统风格实现创新,代表者有老挝国会大楼、琅勃拉邦机场大厅等。
雕塑
宗教对老挝艺术的影响可以集中反映在雕塑上。老挝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佛教雕塑较为著名,是老挝艺术颇具感染力的一面。雕塑通常使用青铜、石料或木材,主题一般是佛祖或是本生经故事中的人物。老挝佛雕的重要特点是其人物形象上的鹰钩鼻子、垂肩大耳和浓密卷曲的头发。老挝的佛雕有两种独创形式:一是“祈雨式”姿态,佛像双臂伸直靠在身体两侧,指尖朝下,佛袍挎在髋骨上、底部两边上卷,呈对称姿态;二是“禅思菩提树”,佛像姿态和祈雨式一致,但双手仰放在下腹之前。
老挝历史上著名的佛雕包括现在泰国的玉佛、森佛(phrasem)、赛佛(phrasai)、万象的翁德佛(phraongteu)、琅勃拉邦的勃拉邦佛、占巴塞的普塔布沙瓦拉佛(phraphutthabutsavarat)。玉佛、森佛、赛佛、普塔布沙瓦拉佛和勃拉邦佛都曾被泰国人掳走,至今存放在泰国,只有勃拉邦佛被归还至琅勃拉邦。不过其中玉佛、普塔布沙瓦拉佛和勃拉邦佛并非老挝人的作品,而是源自高棉或兰纳地区,一度由澜沧王国取得;森佛、赛佛和翁德佛则是澜沧本土的作品。
琅勃拉邦的帕乌洞中存放有许多小型佛像,成为旅游景点之一。万象的佛陀公园有大量当代雕塑。
音乐
老挝宫廷音乐起源于高棉宫廷合奏曲,主要的乐器包括围钲、木琴、竹笙和筚管,其合奏乐类似于泰国的宫廷乐比帕。由于历史原因,老挝宫廷音乐的表演仅存在于宫廷而不普及于民间。自19世纪起,老挝宫廷兴起孔剧式的舞剧,这种表演形式在老挝王国覆灭后一度停息,在现代舞剧表演上有所重现。
在老挝民间,流行一种类似于山歌的民歌形式,称为莫兰。莫兰由一位或多位歌手领唱,结合说唱元素,歌词涉及的主题很丰富,甚至会包含秽语。传统上使用称为“坎”的笙类乐器伴奏,在现代甚至会加入电吉他、电贝斯和鼓,节奏也有所加快。莫兰在现代是颇受欢迎的音乐形式,被视为老挝民族特色之一,会有电视节目播放莫兰直播,在大城市也可以购买到莫兰歌曲的cd。
在21世纪之前,老挝语流行音乐仅限“乡村民谣”(luukthung),是以恰恰舞曲和博莱罗舞曲的节奏改编的老挝民歌乐曲。2003年,老挝政府决定开放流行音乐的表演禁令,老挝语流行音乐开始发展。著名的歌手和乐队包括提达万(thidavanhbounxouay)、舞翻天(overdance)、细胞(cells)、log和阿鲁纳(aluna)等。说唱组合log在泰国颇受欢迎,其单曲曾在2006年问鼎泰国流行乐排行榜。
舞蹈
老挝舞蹈可以分为老挝宫廷舞蹈和老挝民间舞蹈两种。老挝宫廷舞蹈是宫廷舞剧孔剧的一部分,源于高棉,因此和泰国、柬埔寨的宫廷舞蹈近似。宫廷舞有68个基本姿势,节奏安详平缓,有宫廷乐曲和歌曲伴奏。在老挝《罗摩衍那》和本生经故事舞剧展出时,就会出现此类舞蹈形式。老挝民间舞蹈因地区不同形式各异,主要形式包括由宫廷舞发展而来的占芭花灯舞、宋干节期间表演的象脚鼓舞、黑泰的集体舞登沙舞,以及民间流行甚广的南旺舞。南旺舞为圆圈舞形式,表演内容十分多样,常常在节庆或婚礼期间表演。
电影
自巴特寮建政以来,老挝拍摄的电影数量比较少。老挝国内首部电影是1983年的《石缸平原的枪声》,由宋芝·波塞纳(somchithpholsena)执导,被审查部门禁止公映。21世纪以来老挝电影业有所发展,2008年的《早安!琅勃拉邦》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商业长篇影片。2017年的一部讲述老挝内战时期小人物故事的纪录片《血之路》夺得了2018年的新闻与纪录节目艾美奖,该片基本在老挝境内拍摄,且得到了老挝政府的协助。
2013年上映的电影《火箭》讲述了老挝北部的家庭故事,全程使用老挝语,由澳大利亚导演金·莫登特(kimmordount)执导。该片斩获了柏林国际电影节三项大奖,并获澳大利亚方面提名角逐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终未能入围。老挝国内电影中,阿尼赛·胶拉(anysaykeola)执导、老挝新浪潮电影制片的《地平线上》曾在2012年ozasia电影节上展映;2013年,马蒂·杜执导的恐怖片《占塔利》在美国奇幻电影节上展映。2016年,马蒂·杜的恐怖片新作《最亲爱的姐妹》被老挝方面提名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是为老挝首次提名角逐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
截至2018年,老挝境内共有三家电影院提供电影放映服务。
饮食
老挝人的主食通常是糯米,老挝人是世界最常食用糯米的人群。老挝饮食的三大特色是糯米、拉帕和青木瓜沙拉。拉帕被视为老挝国菜,用剁碎的鸡肉、牛肉、鸭肉、鱼肉、猪肉或蘑菇,混合鱼露、青柠汁、蒜末和糯米粉制成,使用的肉可以是生肉也可以是熟肉。
老挝菜擅长随意混搭新鲜食材,喜爱辣椒,亦喜爱烘烤、烧烤或烩炒熟食。常用罗勒、薄荷、芫荽、柠檬草等香菜,以植物根茎营造辣苦味,以酸橙汁、箭叶橙汁营造酸味,以鱼汁、鱼露和虾酱营造咸鲜味,以辣椒营造辣味。主食原料还包括鱼肉、鸡肉、鸭肉、猪肉、牛肉和水牛肉。米线(khaopiaksen)是当地人喜爱的早餐小吃,还会和中式油条(khao-nomkhuu)一同食用。甜辣酱面是常见的一种凉拌面食,上浇甜辣味的椰汁。在大城市内流行食用法式面包和热牛奶咖啡。
老挝人一般是集体用餐。大部分老挝菜都需要和糯米饭一同食用,通常是用手抓一团糯米捏成饭团,蘸菜进食。在餐馆聚餐时,习惯上每个人点一道菜,菜肴同时上齐。老挝人通常不关心食品是否温热,急于进食滚烫的菜肴会被视为无礼。
节日
老挝人在一年中有多个节日,不少和上座部佛教信仰有关,其中老挝新年、高升节和塔銮节是具有老挝民族特色的盛大节庆。老挝新年的庆典最长可持续一周,其中前三日是公共假日。在此期间,老挝人要举行浴佛、泼水、拴线、堆沙、放生等庆祝仪式,还会举行各种舞剧、山歌表演。高升节源于婆罗门教祭拜火神的典礼,家家户户值此之际会放飞竹筒火箭,以期赶走灾祸,场面颇为壮观。塔銮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都会前往万象塔銮进行膜拜,携带食物、鲜花和香烛布施,并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
军事
军制
老挝的军队称为老挝人民军,接受老挝人民革命danglingdao。老挝人民军前身为老挝爱国战线领导的“老挝战斗部队”,始建于1949年1月20日,1965年10月改名为老挝人民解放军,1982年7月改称现名。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国防和治安委员会。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最少为18个月。受限于国力,老挝尚未有国防科技及国防工业,军事力量相对薄弱、装备较为落后。老挝军队的主要任务为边防和维持国内安全,兵力主要在湄公河沿岸布防。其武器装备主要来自1991年前苏联的援助,亦有部分来自中国和越南援助。其武装部队总兵力约6万人,其中陆军约5万人,主力部队编为5个步兵师;空军2,000多人;内河巡逻部队1,000多人;部队机关院校5,000人。
军力
老挝宪法规定,老挝人民军由老挝人民革命danglingdao和指挥,老挝人民革命党zongshuji为事实上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其国防组织体系由人民革命党国防治安委员会、国防部和内务部组成。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国防和治安委员会设立于1991年,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老挝人民革命党zongshuji、国家zhuxi、政府总理、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和老挝人民军各总部最高长官组成,人民革命党zongshuji为中央国防和治安委员会zhuxi。国防部执行国防治安委员会的决策,为军队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内务部领导老挝警察部队。老挝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地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正规军分为陆军和空军。老挝人民军陆军规模最大,包括5个步兵师,分别驻防包括首都万象在内的数个战略要地。老挝人民军空军包括两个飞行团,战斗机主力为21架米格-21战斗机。老挝内河部队于湄公河活动,军官均毕业于越南海军学院。201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统计老挝军事开支约占其gdp的0.2%,位列世界第152位。
老挝人民军同越南人民军关系密切,两军高层互动频繁,老挝军队定期派遣军政干部赴越南深造,亦常派兵赴越集训。根据老挝和越南两国签订的军事合作协议,越南军队可进入老挝所需要的任何地区进行作战。
交通运输
概况
老挝是内陆国,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贯通南北的13号公路保持通畅,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已修建4座连接泰国的跨湄公河大桥(万象—廊开、沙湾拿吉省—穆达汉府、甘蒙他曲—那空伯侬府、波乔会晒—泰国清孔)。2015年5月9日,老挝、缅甸两国间第一座跨湄公河友谊大桥正式通车。
航空
老挝全国有12个机场,20多条航线,首都万象机场能起降大飞机。国际航线有:万象—昆明、万象—南宁、万象—广州、万象—常州、万象—曼谷、万象—仁川、万象—河内、万象—胡志明市、巴色—暹粒、万象—吉隆坡、万象—新加坡、琅勃拉邦—曼谷、琅勃拉邦—景洪、琅勃拉邦—成都,客运量为44万人次/年,货运量为2万吨/年。较大的机场有万象瓦岱机场、琅勃拉邦机场和巴色机场等。
老挝全国有12个机场。其中,万象瓦岱国际机场(wattayinternationalairport)、琅勃拉邦机场(luangprabangairport)和巴色国际机场(pakseinternationalairport)为国际机场。此外,还有川圹机场、muangxayoudomsay机场、琅南塔机场、会晒机场、沙耶武里机场和桑怒机场等小型机场。老挝机场管理局(laosairportauthority)负责万象、琅勃拉邦、帕克斯、萨凡纳赫特和琅南塔的机场。其余的小型机场由省级政府负责,中央政府每年提供补助金以满足其开支。老挝航空是老挝国有的航空公司:208。曼谷航空、越南航空、亚洲航空、泰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和胜安航空也负责部分航线运营。
公路
截止2013年,老挝全国公路总长4.7万公里,承载80%客货运量。整个老挝呈45度角条状,所以一般旅游者都是搭乘长途班车一站一站的玩下去。中国昆明的国际长途班车最远到达老挝的万象,沿途经过中国的勐腊、磨憨(口岸)和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荣。每天傍晚5-6点在昆明南窑汽车站和kunminghuochezhan边的国际汽车站发车,至琅勃拉邦需24小时,至万荣需32小时,至万象需36小时。泰国廊开的国际长途班车只要90分钟就能到达老挝的万象,每天有数班班车。老挝国内的各旅游城市长途班车也很发达,通常都有专为旅行者服务的vip大巴,设施条件好于本地大巴且中途不上客,价格大约比本地大巴贵50%左右。
水运
湄公河险滩较多,全年可通航的有万象以下到宾汉河口附近一段。大水时,小轮可由万象上溯到琅勃拉邦。南乌江下游也可通行小汽艇。其余河流大多只能通行小木船。内河航道总长4600公里,客运量157万人次,货运量62.1万吨。老挝没有开往境外的客轮,国内某些地方的渡轮还在繁忙的运营着,旅游者最熟知的莫过于琅勃拉邦同会晒(huayxai)和琅多(nongkhiaw),以及四千岛同巴色之间的渡轮了。
铁路
老挝现有铁路3.5公里,从首都万象的塔那凉车站通往老泰边境的友谊大桥,由泰国政府投资1.97亿泰铢修建,于2008年5月完工,2009年3月正式通车。
中老铁路,于2016年12月25日全线开工,属于泛亚铁路中线的一部分,老境内段由中老边境的磨丁至万象,全长约420公里,其中隧道195.8公里,桥梁67.2公里,全线设33个车站,时速160公里/时(部分路段120公里/时)。
社会
教育
老挝的教育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亦制约了老挝的经济发展,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调查数据,2008-2012年间,老挝的成人识字率为72.7%。老挝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学童不能定期参加学习,少数族群的女性学童入学率和毕业率尤其低。惟老挝政府已意识到此问题,并在近年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在2013-14财年,老挝政府将15.5%的预算投入了教育中,相比2009-10财年的13.4%有增加。
老挝的学制是小学5年、初中3年和高中4年。高中学制原本是3年,在2010年,为了使基础教育年限达到12年,将高中学制改为了4年。此外,老挝有从高中水平开始的职业教育。
老挝教育的发展水平较低,根据统计,2008-2012年间成人识字率仅有72.7%。老挝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教材等教学资料匮乏、教师收入低、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学童无法参加定期学习,少数族群女性学童的入学率和毕业率尤其低。但目前老挝政府已加大了教育领域的投入,在许多村庄中新建了中小学校。
高等教育方面,目前,老挝有5所公立大学,包括位于首都万象的老挝国家大学,以及位于南部占巴塞省的占巴塞大学(champassakuniversity)和北部琅勃拉邦的苏发努冯大学,以及沙湾拿吉大学(savannakhetuniversity)(以前要读大学就要到泰国,法国或越南)。另外,老挝有一所直属于老挝卫生部的医学院。老挝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教师学历较低等问题,教师的深造培训依赖于出国留学。从2009年开始,亚洲发展银行开始资助老挝的高等教育发展。
媒体
老挝官方实行媒体内容审查,仅允许国营媒体运作,发布批评政府言论者可遭司法机关治罪。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机关报是《人民报》,1950年8月创办,登载老挝人革党和老挝政治、经济和民生新闻。其他官方发行的老挝文报刊还有巴特寮通讯社的《巴特寮新闻》、万象市委的《新万象报》、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的《老挝青年报》等。老挝信息与wenhuabu还负责发行英文和中文报刊《万象时报》以及法文报刊《革新者》。巴特寮通讯社是老挝官方通讯社,建立于1968年。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建于1960年,提供老挝语、苗语、克木语、泰语、越南语、高棉语、英语、法语、汉语多语种广播,全国的广播电台每日累计广播共700个小时。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最早是由苏联援助建成,已覆盖老挝城乡。2015年国内共有电视台37家,国家级9家,省级17家,县级11家。不过,泰国电视网络已经覆盖老挝的大部分地区,大部分老挝居民更喜爱收看泰国电视节目。
体育
老挝拳被视为老挝的国技,和泰拳、缅甸拳有一定相似之处。在老挝拳中,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视为攻击目标,并且可以使用除头之外的任何部位攻击,高踢颈部、肘击脸部、屈膝撞肋、扫踢小腿都是常见的招式。
足球是老挝最受欢迎的运动,国内顶级的足球俱乐部赛事称为老挝超级足球联赛。老挝军队足球俱乐部曾8次夺得国内联赛冠军,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老挝国家足球队至今未曾入围过亚洲杯足球赛,长期于东盟足球锦标赛角逐,但亦未曾自小组赛阶段突围。老挝国家足球队曾获得的国际赛事最佳成绩是在2016年的亚足联团结杯,老挝队最终夺得季军。藤球和滚球也都是老挝国内颇受欢迎的传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