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2 / 2)
枉死之人不能进家门,更不能进祖坟,张大嫂的尸体只能先放在外面。
“你们两口子商议个章程出来,是我们对不起她”
“死的是你的媳妇,你这个当家的也要说句话”
现在天气炎热,尸体存放不了多久,要快点入土为安。
村长喝了一口茶,两边敲打一番,快速做了决定。
最后,一条人命,张家赔给张大嫂的娘家父母200斤糙米,折现40文钱。
拿到钱,张家父母连夜回了家,连女儿的尸首都没要。
娘家不要,婆家也不要,村长只能自掏腰包,把她埋在一个小山坡上。
李春花呆呆的看着又恢复宁静的院子,心里一片苦涩。
一条人命,就这么在眼前消失了。
而她的身价,就只值200斤糙米。
只希望她得偿所愿,真的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吧。
没时间伤春悲秋,在赵婶的帮助下,李春花把院子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又点了艾草熏院子。
那股血腥味总算是给压下去了,要不然晚上都睡不着觉。
检查了一下凉粉罐子,姐弟几个沉沉睡去。
第二天鸡刚打鸣,外面还是黑漆漆的,赵婶已经烧好了早饭。
赵叔给牛喂饱了草料,又把牛车清扫干净,院子里 已经等了几个要去县里的村民。
“老赵,你这牛养的可真好”
“那可不,这牛当初买来的时候花了半两银子呢,足足500文大钱”
“可惜我老子没本事,没给我创下点基业”
……
村民们都背着背篓,里面装着一些山货和鲜果之类的,准备去县里赶集售卖。
还没到出发的时辰,大家闲坐一处聊天。
赵叔搬着两个小坛子,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稻草堆里。
眼尖的村民看见他的动作,好奇道:“哟,老赵,平时也没见你带东西啊,你这里面装的啥”
大家都看向那两个罐子。
赵大田憨厚一笑:“不是我的,我给人带的,我也不知道是啥”
他是个闷葫芦,平时只做事不说话,赵婶怕他被人套话,就教他只要有人问起,就说是给人带的。
这时候又来了其他人,大家很快转移注意力,开始聊其他的事情。
等人齐了,赵叔一扬鞭子,牛车缓缓启动。
踏着清晨的朝露,往县城进发。
路上,车上的村民都对李春花的背篓投来好奇的目光,有大胆的直接问她:“春花,你这是去县里做啥呢”
李春花紧紧抱住背篓,腼腆一笑:“去县里做点生意”
“豁,你还会做生意,你这准备卖什么?”
“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倒是厉害”
大家被李春花的回答震慑住了,小孩子还会做生意?
看着她怀里的背篓,大家越发的好奇起来。
“我娘教给我的一些小吃食,待会儿卖不完的给大家尝尝”
一听是吃食,大家都没什么兴趣了。
村子里的总共就那些东西,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来。
再说了,县里光酒楼就有好几个,小吃摊子更是有一条街,这丫头的吃食能卖出去才有鬼。
不过大家也都没有明说,寒暄几句就不再提。
大约3个时辰之后,大家看到了高大的县城城门,上面写着小河县三个遒劲的大字。
城门口站着衙役和书吏,衙役们负责检查进城人群的货物,书吏负责登记和发放腰牌。
看见牛车,远远走过来两个衙役,他们先是清点了一下人数,又检查了一下每个
人的背篓,确认没有什么违禁品,这才安排书吏来登记。
李春花这才知道,小河县摆摊是要交摊位费的,并不是她之前臆想的免费。
书吏一边记录一边询问:“县里有东西集市,东边是富人区,不能摆摊,西边是闹市区,可以摆摊”
“进场费1文,摊位费2文”
大家纷纷交钱,书吏收一个就发放一个绿色的腰牌,代表西市摆摊许可证。
轮到李春花,书吏先是看了她一眼,狐疑道:“你家大人呢,怎么是你一个小孩子来”
李春花赶紧哀求:“大人,我家父母去世了,就剩我们三姐弟,求您通融一下”
临出门前,赵婶拿了5文钱给她,说让她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她想试试看,能不能免掉这笔进场费。
书吏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李春花瘦巴巴的个头,叹了一口气,递给她一块绿色的腰牌。
“莫往外说,酉时在城门□□腰牌”
“谢谢大人,祝您福寿安康,发大财”
拿到通行证,李春花乐开了花,对着书吏作揖感恩。
书吏好笑的看了一眼这个小丫头,又去点下一辆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