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进场做考官(2 / 2)
五经题由各房同考官拟双倍量的题目,再由主考官从中选择。
这时候,晏珣知道王锡爵为何会被选中……治《春秋》一科的翰林很少,可谓“孤经”,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然而治《礼记》的人一样稀少。
所以说,无论裕王是否出手,晏珣都是这一科会试同考官的必然人选。
又是一个顺水人情。
题目定下后,同考官的第一阶段工作完成。下一阶段就是每一场考试结束,等提调官将试卷送过来。
同考官之下还有誊录官、对读官,都是六科、六部以及国子监选拔出来的老学究。
晏珣第一次担任同考官,虽然被锁在这里有些无聊,更多的是好奇和兴奋。
几个誊录对读官闲聊:“高邮汪氏治《礼记》,这一科他家没有人赴考?说起来,那个很出名的南监首席汪德渊,通过乡试没有?”
众人好奇地向晏珣看来。
晏珣说:“汪德渊这两年在南边跟随戚继光打仗,去年乡试都错过,实在是可惜!”
考官们唏嘘:“为了抗倭大业耽误科举,着实令人敬佩!难怪锁院之前,陈大人脸色沉重,一定也是为学生可惜。”
闲话两句,众人回归到考题上。
四书第一道题,高拱出
的是“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这道题出自《论语》原句,可谓中规中矩。
然而这句之后还有八个字“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在这个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高拱论“生死”是什么意思?
内涵即将处斩的严世蕃还是……
一间间考棚中,考生们也在绞尽脑汁地做题。
徐渭看到第一道题,敏锐地想到高拱要倒霉……嘉靖皇帝这一两年时常生病不是秘密,高拱说“生死”,皇帝看到能高兴?
他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因为当初害胡宗宪被革职,徐阶就是主谋,高拱也没少推波助澜。
这些朝廷高官一个个正义凛然,说胡宗宪是严党,贪污受贿、必须严惩。
哼哼!
好吧……先别管高拱会不会倒霉,重点是自己怎么答这道题。
会试分三场,第一场考试结束,考生的试卷就送到各房同考官手中,进行初步的评选。
同考官要认真看完试卷,还要写出恰当的批语。
最后形成《会试录》时,考官的批语也会公开。如果评判不当,考官会被问罪。
晏珣一直觉得,做考官是一件神圣的事,决定着许许多多考生的命运。
他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往日苛求老爹的态度,逐字逐句评判文章。
好在他卷爹经验丰富、又培训过徐渭这样的大才子,阅卷速度不慢。
另一个同考官是老翰林,阅卷经验比晏珣丰富。一开始还担心晏珣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若错失优秀考生,连累他受罚。
他悄悄查看晏珣评判的文章,发现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比他还用心。
转念一想,因为晏鹤年三元及第、又神通广大,众人都夸状元郎才学惊人,难免忽略晏鹤年的儿子。
其实晏珣的才学并不比晏鹤年差。
上一科殿试时,有人说若非晏家父子同科,晏珣可做状元。
即使是在三鼎甲齐聚的翰林院,晏珣都能脱颖而出主持修《承天大志》,可见陛下和翰林掌院对其的认可。
连续几天高强度阅卷工作,晏珣觉得精疲力尽,像是被人锤了一顿。
做同考官风光,但真的很消耗精力。
想到爹此时可能正在陪阿娘放风筝,晏珣猛然惊醒……一门心思卷爹,结果自己成了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