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太子暴露了(1 / 2)
位置较远的一些官员在小声议论。
“陈三谟是谁推出来的?这件事明显是高新郑的授意、晏鹤年也赞同,他如何反对得了?”
“就是要用小人物对付最厉害的,田忌赛马的规则。”
“唉……我却不禁替陈三谟担忧。”一人煞有介事地说,“你们说,他会不会被编成戏曲的反派?”
周围的人悚然一惊,不是不可能啊!
众所周知,已逝的李开先是戏曲大家,他的嫡传弟子汪德渊也是戏曲大家。汪德渊和晏家父子,那是亲如一家。
系列剧《海刚峰密案录》,把那些跟海瑞最对的人黑成炭了。
看着跟晏珣唇枪舌剑的陈三谟,众人仿佛已经看到他的悲惨未来。
一些本来想跳出来支持陈三谟的都不禁犹豫,晏鹤年的玄学、汪德渊的戏曲,杀伤力都很大。
旁观众人争论的高拱似乎看够了热闹,站出来说:“若说藩王的意见,我这里有一份奏疏,很有代表性。”
他知道,这份奏疏一摆出来,他作为此事幕后黑手的身份就会被敲定。
甚至还会背上逼迫亲王的新黑锅。
但这份奏疏能到他手里,就意味着此事从头到尾都是皇帝的意思。
潞王连字都认不全,这份骈四俪六、感情质朴又通情达理的奏疏,当然不可能是朱翊镠本人的意思!
是的!
高拱当众宣读潞王的奏疏,以亲王的身份和立场支持削藩!
潞王的语气还挺嚣张,像个叉腰叫嚣的小屁孩,通俗一点翻译:
“我自认勤奋好学,不畏惧宗室科举。那些反对的,都是学渣吧?”
“宋代就有宗室科举,通过科举考核的才能获得爵位。从宋代的经验看,没哪个宗室因此叛乱!”
“我认为宗室科举不仅不会造成动乱,反而有利于维稳。人数众多的普通宗室,可以通过才学和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而不仅仅是通过跟皇帝血缘的远近。”
“此举不仅能加强朝廷对宗室的控制,还能提升宗室的责任感!”
“我不认为这是削藩,这明明是给所有宗室更广阔的前程。于我而言,我有信心通过宗室科举,还很愿意参与海外扩张,做一代海王!”
“至于说封藩和大婚的费用……难道不花国库的钱,我就娶不到妻子、成不了家?”
活泼有趣的话,又确实像小孩子的口吻,让一些人相信真的是潞王的意思!
年纪大的都露出和蔼的笑容:小孩子就是天真,视钱财如粪土?将来不要后悔才好。
共情宗室利益的人想到潞王特意提到的“宋代宗室科举”,心中一动……宋代的宗室科举难度很低,不是傻子都能过。
潞王的意思,宗室科举的难度向宋代看齐,所以根本不足为惧?
一定是这样!难怪潞王这么自信!
这项政策,潞王确实最有发言权。
按照规定,皇帝的儿子爵位是秦王,一品,俸禄一万石;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二品,俸禄二千石;郡王的儿子为镇国将军……一直递减到郡王的六世孙奉国中尉,年俸二百石,共八个级别。
换而言之,利益影响最大的就是潞王。
他都慨然同意,其他人除了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或是年幼被蒙骗之外,还有什么好说呢?
只有几个人阴阳怪气地说:“高首辅真是谋定而后动,连潞王都能说服。”
……欺负小孩子,真是不要脸!原来你是这样的高新郑!
上首端坐的皇帝神色也有些微妙。
但他不是觉得高拱欺负潞王,而是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别看高拱在朝堂上非常强势,被人骂为“权奸”,但高拱很有分寸,从不插手潞王的教育问题。
跟潞王身边的人没有任何勾结。
如果不是确信自己没有失忆,皇帝都要以为这是自己让人代潞王写的。
不是高拱,也不是自己……能够接触潞王,敢以潞王的名义写奏疏,还送到高拱手中。
排除一切不可能,真相只有一个,是自己那个减肥成功的好大儿!
朱翊钧!
年方十岁,已经有十一年权谋学习经验的太子朱翊钧!
若非在大朝会上,皇帝简直想哈哈大笑。
把皇帝、内阁首辅、朝中一众大臣全部谋算在内,纵横捭阖、决胜千里,这是什么天才啊!
“朕同意了!”皇帝朗声说,“朕同意高首辅的意见,从方方面面来看,实施《陈宗藩诸事疏》都是利大于弊。宗室科举的难度标准、捐资参与海贸等事,实施过程中具体调整。亲王就藩和大婚费用,就按《大明会典》执行。”
漫天开价落地还钱,给你们退步了。
“陛下!”底下
有几个惊呼。
皇帝笑道:“《大明会典》是不是祖宗礼法?朕相信朕的儿孙不是奢侈之人,不需要消耗民脂民膏。”
最先跳出来反对的陈三谟沉默,没法完成李国舅交代的事了!收下的礼要退回去吗?
这件事也是奇奇怪怪!
李家致力于维护潞王的利益,潞王自己跳出来拆台!
皇帝竟然也不顾儿孙的利益!
陈三谟摆烂不管了……你们自己的家事,关我一个外人什么事!
张居正从头到尾旁观,此时才说:“陛下英明!让宗室参加考试,不是指望他们每一个都是状元之才,而是以此让他们都读书明理,避免再出现辽王的罪行。”
恰当的时候,就把老仇人辽王拉出来鞭尸~~
殷士儋左看右看,此时不说点什么,就彻底是隐形人,致仕近在眼前。
虽然很想对人不对事反对高拱,他还是忍气吞声地说:“臣也同意此事,皇上英明!”
很好!内阁达成一致意见!
接下来,就是选人主持宗室科举。
众人摩拳擦掌,推荐自己的人……之前朝廷提过宗室科举,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这次显然是动真格的。
那么,由自己的人负责,就可以制定一套难度准则,日后以此准则为依据。
看宗室不顺眼的,想出一套最高难度的题,把王爷们难哭。
跟宗室沾亲带故的,就想放水出最简单的识字题。
皇帝看向高仪:“是高爱卿最早提议此事,你认为该有谁来主持呢?”
高仪说:“臣提议沈仲化,他最合适。”
皇上不问哪里合适,欣然同意。
众人:……好啊!果然是高拱在幕后搞事!高仪和沈鲤都是高拱的人!
高首辅,你不讲武德!
弹劾高拱!
新一轮的弹劾,先放过妄开衅端、过度提高武将地位的晏珣,搞高拱!
晏珣:……我好像错过了什么?位置较远的一些官员在小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