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于过(2 / 2)
麦城百姓本就是战乱中聚集、外迁而来,缺乏乡土认同感;如果要往邓国迁移,江都方面最多限制舟船,或者堵住当阳,卡死荆湘驰道。
可是呢,麦城百姓还可以向北走临沮,途径中庐、山都、筑阳三县,抵达丹水口,从这里乘船进入邓国。
临沮是马超的屯养地,山都三县又是关平旧部军屯地,这四个地方肯定会放行,甚至极力提供帮助。
关羽就将手中公文竹简递给王甫:“吕乂近日会来江都参与朝会,当面就此事问责。告诫此人,不可再招惹事端。”
随后又嘱咐裴俊,由裴俊亲自去橘林馆送上请帖,约田信一起吃个饭。
王甫、裴俊离去,关羽才想起一些事情,只能另遣他人将陈震邀来,咨询事务。
陈震性格宽厚,跟谁也能相处,充当一种使者的角色。
在刘备、诸葛亮、关羽之间充当使者,偶尔也为三人跑腿,帮着去跟其他人谈话。
得关羽传见,陈震不敢怠慢,亲自捧着一盘竹简见关羽。
这些竹简是诸葛恪转交的,有吴国郡县的大致人口、物资信息,也有吴国中高层的职务、食邑情况。
浮屠道之变后,孙权突然很大方,分发了太多的食邑、封邑,除了丹阳、吴、会稽三郡外,余下郡县都被分做了食邑、封邑。
无疑,这是真的要投降了,好为吴国高层换取更高的归降待遇。
原来是个食邑三千户的将军,汉朝廷这边怎么也要打个折扣……田信的十折一政策就很好。
既然大吴要亡,不如卖个好价钱。
关羽翻阅这些竹简,询问:“诸葛元逊现在何处?”
“彼欲往襄阳,游历岘首山观天台。”
陈震盘坐在下首,身子微微前倾显得恭顺:“下官不敢放任诸葛元逊四处游走,故逗留馆舍,未与旁人接触。”
“这样还不够,观星楼绝非良善之地,诸葛元逊也非良善之人。我敬诸葛子瑜为人,为诸葛子瑜考虑,不宜使诸葛元逊前往观天台。”
关羽说着稍稍停顿,现在大汉钦天监、陈国太史令这帮人,已经可以精准推测、预言日蚀、月蚀……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诸葛恪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人,看在诸葛瑾的面子上,以及代表吴国来降,所以诸葛恪是一个功过大于过的人。
当年江都码头沉水的十万石陈米,比起平息战争的功勋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这样一个人如果活着从观星台回来,还没疯,鬼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星台已经成了汉帝国的噩梦,江东来的顾谦顾老神仙去了观星台,回来就疯疯癫癫;益州的老仙人李意、秦宓也去了观星台,李意疯了,秦宓半疯半癫,已被勒令居家休养。
关兴从益州回来,前往邓国探望关姬时,没忍住也去了观星台,回来后性格大变,虽较以往沉稳,但眉宇间有挥之不去的阴翳,让关羽很不高兴。
还有其他一些去观星台的人,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索性留在观星台,就职于大汉钦天监,成为孟光的属下;要么接受陈国太史令胡潜的邀请,成为胡潜的属下。
虽然自己也很想去观星台,估计自己去,孟光、胡潜也不会放自己入内。
但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结果了,控制不住自己,非要去看个究竟……是生是死真的怨不得别人。
真想一把火烧掉那群祸害,关羽也只能如此想一想,又遣陈震带着这些资料去橘林馆。
正月十六的大朝议前,最好能达成相关默契,以便朝议时迅速推动各项策令的改变,以适应消化、接收江东。
至于北伐,只能再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