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2 / 2)
田豫身子微微前倾:“就是不知,陈公父母、兄长遗骸如何处理?若经妥善处理,告知陛下,其中误会自解。此外,我以为陛下左右侍从之臣,有匡正君上言行之意。而陛下久居宫中,怎会知陈公家事?我以为,有贼子居中挑拨,用心险恶。”
“嗯。”
关羽抬手抚须,肯定是有人教坏了阿斗,怎么看都觉得孙大虎嫌疑很大。
只恨动手晚了,让孙大虎牵连了太多人。
而董允、费祎这些人又没有尽到拾遗补缺、匡正言行的责任,所以死的也不冤。
顺着田豫回答的思路,关羽沉重的心绪稍稍好转,有了更多说话的心思:“孝先家事也曾与我说过,当时与孙朗一起走南阳入江陵。途中饥民甚多,又有盗匪掠老弱病人。而行程匆疾,又不敢就地掩埋,田氏及其同行避难之人无奈之下,只能夜中沉尸湖泽中。”
逃难的百姓队伍里,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哪有时间、力气、工具去挖掘坟坑?就是把人卖了进去,也会被其他人悄悄扒出来。
火葬也不可取,深怕被南阳的魏国官吏察觉,越少生火越好。
回答了田豫问题,关羽又看赵云:“子龙,皇帝尚年青,尚能改进。子龙多盯着向朗,别让其他不知底细、优劣的人接近皇帝。”
“是,云明白。”
赵云也是心累,拱手郑重施礼。
天子近臣是杀不完的,只要光禄勋这个职能复杂的宿卫、近侍、谏官、亲兵综合机构存在,再加上三署年年增补的郎官,皇帝随时都可以从光禄勋里抽取看中眼的官吏,引为臂助、近臣,进行培养。
赵云也只能从宫城宿卫着手,盯着向朗,别让向朗搞小动作。
让向朗担任光禄勋,也等于把皇帝日常生活的安排管理、照料,交给了丞相。
再出问题,就是丞相这边的管理问题了。
对于自己对皇帝的教育能力……关羽是彻底放弃改进了,索性找专业的人来。
关羽说着闭上眼睛:“田老太公的丧事不急,槐里侯昨夜就与我讨论过。虽说陈公已析分出继大宗,但终究是血亲,就让他在南阳待几天,就直接回关中去,我不想再见他。”
对此其他三人都没有异议,如果为了奔丧,田信再跑回江都,皇后田嫦受了委屈,再添油加醋那么一说,那事情就没了回旋的余地。
见三人没有异议,关羽就说:“丧事就定在正月下旬,葬在麦城即可。我会遣太常卿前往麦城周边搜寻一处好地,由朝廷拨款,我再捐助一些,以县侯之礼出殡。”
“还有,大朝会时,我听闻有人欲上奏,使前军、中军、右军更易府兵军制。此提案关系国本,要细心辩论,不可再走错了。”
田豫三人警醒模样,施礼辞别。
府兵制度的好处,是士家士户制度的完善版本,从许多方面是可以看得见的。
不提朝廷各军的养兵耗度,仅仅是目前天下将定,太多成家吏士抵触服役,想要回家过太平日子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若不管这些正常的诉求,那么汉军也会如魏军那样低士气、多逃兵、易溃败。
可府兵制度,真的就那么好?
这是个大议案,必须要讨论,这也是明年大朝会时最重要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