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 攻掠(中)(1 / 2)
(……军阀割据的历史给我们的抗战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军阀在执行作战计划特别是进攻计划时都会装模作样搞一场雷声大雨点的进攻出来,事后还会大大虚报战果和战损向中央要装备要钱,而我们明知道却没办法处理……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民》)
“啪!”枪声终于传来了,开裂的带着山间的回音,正在前进的日军部队终于在看见自己走在山棱上的斥候倒下后转了一下头才听到枪声——开枪的人很远。[我].
“不用管他们,是狙击手,快速前进……”命令迅速下达,整支日军部队好像完全不受影响的继续前进,但是在山棱上的斥候却在狙击枪的打几下,接二连三地倒下!
队列中的日军非常井井有条,马上有人往前进方向的前方斜斜跑上去补充因为侧翼斥候倒下的空缺,但是很让人意外,并没有士兵去收拾那些被击倒的同伴!
“这支部队都是老鬼子,他们很清楚上去收拾同伴的遗体很危险,下一段打击不许打死鬼子,打伤他们看他们怎么办!”在鬼子前方的山坡上一群身穿用粗麻布加工成的伪装衣的官兵全神贯注地盯着战斗带,很快就要轮到他们了。
这是一群晋绥军的部队,狙击特训营的官兵。他们这次是第一次以团队形式出现,目标竟是用狙击战术把这一队近两百人的鬼子全歼!
他们的狙击枪五花八门,既有从鲁南战区支援过来的“花旗中正式”(即曹民买进的春田式步枪)也有晋造民用曼利夏,还有鬼子的三八式步枪。这些晋绥军战士学得很专注,因为他们非常崇敬他们的教官,专门亲自从鲁南战区过来交流战术并且亲自训练他们的抗战著名英雄孙长庆将军,那个曾经和曹民长官一起在战壕里从上海打到南京的神枪手!
“大家听着,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在敌人没有到达接应站之前把他们消灭掉;现在一队换枪,全部带上轻机枪。绕前埋伏到敌人前方山路两边。二队必须要把敌人的侧护斥候打得不敢上来,只要他们敢上来就要坚决消灭……”孙长庆看着地图,日军只剩下一半的路程就会到达可以走汽车的公路上,那里有敌人的接应部队。(
.)
“砰!”“砰!”“砰!”……枪声骤然变紧,在山棱上警戒的鬼子尽管很心但是依然不住倒下……狙击手们不再管是否被敌人发现了——原本他们也不过是在做战术训练,其实只要不是和敌人的狙击手相遇,就算是被敌人发现他们其实也没危险;没有狙击镜辅助的日本兵很难对他们形成威胁。
日军一直以为自己的枪法远超过中队,而且他们很多人在三百米的极限目视射击距离上都有着很不错的命中率。所以他们除了一些联队级的直属特种部队,常规部队都没有配备狙击兵。
但是灾难降临了:孙长庆把在鲁南打得得心应手的狙击战术推到山西了,他把打击距离一下子拉到了四百米开外!
支那人很阴险!带队的鬼子军官马上明白了孙长庆的意图:那些倒在山头上的鬼子都没死,他们在挣扎着呼叫……支那人想继续打击去救援的士兵,同时他们还要拖慢自己部队的前进速度!但是,能不救吗!?
这里是山西,日本人能把中队打得互相“遭殃军”“跑路军”对骂内讧的战场,他们不习惯选择最理智的打法,他们只知道迎击中队!
没有命令,但是山路上正在行走的日军一个个战术组往山楞上扑。他们的分工很好,一个人警戒两个人把伤者扶起来然后由一个人上背返回。帮助完同伴背上伤者的士兵会和原来警戒的同伴互相掩护撤退或者继续充当全队的侧护(呵呵,步兵操典的基础。)。
在以往他们正常情况下确实可以一个人就控制着一个方向上不算的面积,这样的战术可以运用得非常顺利。但是这一次不同……“砰!”一声枪响正在扶起伤员的鬼子一愣:准备背人的士兵先倒下了……“叭钩!”自己的同伴开枪了,趁着自己人射击;原本扶起伤员的士兵用了另一套手法,直接把伤员以大背包的方式扛到背上(比前一种方式伤员会难受许多。)……“砰!”刚把人背上的士兵中弹倒下了,都是一枪毙命!……“叭钩”负责警戒的士兵继续开火压制……“砰!”负责警戒的日军士兵也倒下了……伤员依然在呼叫救援,声音更加凄惨!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打击顺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射击频率,冲到山楞上的鬼子战术组在山路上慢下来的鬼子目瞪口呆注视中一组组人被步枪击毙!
敌人的训练相当好啊,这还是中队吗!?这些鬼子暗暗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