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准国旗的诞生(2 / 2)
在完成了这一填写之后,黄韵芝拿起这份已经不再是空白的“赣西镇守使”委任状,仔细的又看了一遍,然后小心地连同装有印信的锦盒一齐收起来,放进了柜子的一处暗格里锁好。
当杨朔铭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杨朔铭从床上直起了身子,首先看到的,是新婚妻子的笑靥。
“看你睡得香,就没叫你。”黄韵芝说道,“是不是饿了?想吃什么?”
“随便吃点什么都行。”杨朔铭说着想要下床,黄韵芝帮他将衣服拿了过来,杨朔铭苦笑了一声,看着她侍候自己,微微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很早就独立生活的穿越者,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他来说还真是有些不太习惯。
“你有画画的东西吗?”杨朔铭突然问道。
“有啊,你要画画?”黄韵芝有些奇怪地看着他。
“嗯,想画点儿东西。”杨朔铭点了点头。
“好,吃过了饭我给你找啊。”黄韵芝笑着说道,“正好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大作。”
吃过晚饭之后,黄韵芝给杨朔铭找来了画具,并帮他摆好画桌,铺好了宣纸,调好了水彩,准备好了笔墨,然后象个小丫头一样的小心侍立在了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他动笔。
杨朔铭拿起了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爱妻满眼崇敬目光的注视下,用蘸满浓墨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画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方框。
黄韵芝看着这个长方形的方框,又看了看杨朔铭,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脸上现出一丝疑惑的表情。
杨朔铭接着又在方框内画了几笔,方框内很快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空心“人”字,整个方框也被一道横线平分成了上下两块。
“这是什么?”黄韵芝惊讶的看着杨朔铭,小心地问道。
杨朔铭看着爱妻不解的样子,微微一笑,开始给方框内上色。
杨朔铭飞快的将方框的上半部分涂成了蓝色,下半部分涂成了红色,然后将“人”字涂成了黄色,当他完成了上色工作之后,冰雪聪明的黄韵芝已经明白了他画的是什么了。
“这是什么旗?”她看着丈夫刚刚完成的画作,隐约的觉察出了丈夫这幅画的深意。
“咱们成立的那个公司,我打算叫‘人和’公司。”杨朔铭说道,“这是公司的旗帜。”
“以人为本,和气生财,我猜这是你给公司取这个名字的含义。”黄韵芝的眼中再次出现了赞佩之色,“那这面旗的含义是什么呢?”
“我要让这片热土之上的人们,都生活在蓝天之下!”杨朔铭盯着自己画的旗帜图案,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坚毅之色,“我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黄韵芝明白了杨朔铭设计这面旗的意义,不由得连连点头。
“其实这面旗当做国旗都可以的。”黄韵芝看着桌上用水墨画法画出来的旗帜设计图案,抬起了头,瞥了杨朔铭一眼,轻声说道。
杨朔铭转头迎上了她的目光,夫妻二人相视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正象黄韵芝猜到的那样,杨朔铭设计这面旗帜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给“人和”公司当招牌,而是想要让这面旗,成为中国的国旗!
他给这面“红蓝黄三色人字旗”所赋予的含义,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时代以及后世的相关设计。
当时的中国,各地设计和使用的国旗可谓五花八门,在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所使用的旗帜是共进会的“铁血十八星旗”,十八星代表当时中国的十八个行省;上海、江苏独立时用的是宋教仁、陈其美主张的“五色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中国五大主要民族,取“五族共和”之意;广州独立时用的则是孙中山设计的“青天白日旗”;陈炯明在惠州起兵时用的是“井字旗”,以周代“井田制”喻“平均地权”之意;除此之外,更为雷人的是还有用白旗(取“以明涤去污染,光复旧物”之意)和“金瓜斧钺旗”(代表“尚武强兵”)的!
在民国成立后,国会参议院就国旗制定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采用的是沪军都督府所用的五色旗为国旗,以铁血十九星旗(由于东三省代表的强烈抗议,又加了一星)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为他设计的青天白日旗只能作为海军旗而不能作为国旗而一直耿耿于怀,但在杨朔铭看来,青天白日旗的设计其实是非常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