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卖参(2 / 2)
“还您箱子来啦!”武暖冬把空空的箱子往老大夫跟前一放,摆摆手,“两位爷爷下回见!”蹦蹦跳跳的出了医馆,留下面面相觑的两位老人家。
这两万两是武暖冬准备支付盖大房买地的钱,空守着金山银山不能用的感觉太憋屈,至少能一步到位的时候武暖冬不会委屈自己。
她刚出医馆,武行舟正好买了甜果子回来了,三人来到一家做小海鲜的小馆子,点了店里特色的白水煮蛤蜊、蛋蒸海瓜子、三碗海鲜面和一条清蒸海鱼。
因为是武暖冬想吃,武行舟倒不心疼钱,反而是宋二嘎眼皮子直抽抽,等到小二离开才悄声道:“三碗面即可,何必那么浪费!”
武暖冬但笑不语,大有一种爷有钱敞开吃的心理——俗称暴发户!
等菜上桌,武暖冬每样尝了几口,口味偏清淡,微甜。她对小海鲜兴趣不大,所谓白水煮蛤蜊就是白蛤、花蛤、蛏子、海蛎子等这些带壳的用水煮熟,沾姜醋食用,很大的一盆,看起来经济实惠。海瓜子也是蛤蜊的一种,外形较小,把海瓜子的肉放入打开的鸡蛋里上锅蒸即为蛋蒸海瓜子。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吃个新鲜。
那条清蒸海鱼味道不错,武行舟挑了刺喂给武暖冬,吃了几口武暖冬便再也不吃了。没辙,自己吃武行舟总是怕刺大卡着她不放心,来来回回竟为她忙活了,他自己都没能吃几口热乎的呢!
一顿饭758文,鱼最贵,占了一半价钱。
宋二嘎连称不值,不如自己买来做合适。
吃完饭已申时,宋二嘎带着他们来到一家干净的客栈,要了两间房,武暖冬、武行舟一间,宋二嘎一间。当晚凑合在客栈点了三份米粉。一路奔波,三人早早的回房休息了。
第二日清晨,武暖冬果然赶上了早集,各色海鲜被渔民用竹篓装好,最多的是蛤蜊,像是扇贝、螃蟹和虾还是很稀少的,更多的是腌制好的半成品。
武暖冬买了不少活虾和螃蟹,用木桶放在驴车上拴好固定,沿途还看到了单卖珍珠和珊瑚摆件的摊位。
又圆又大、成色好的稀有珍珠是进贡之物,微有瑕疵亮度不够的在店铺加工也是天价。小摊上的大多是瑕疵明显,或者是米粒珠不值钱。
武暖冬给家里的女人们挑了不少,米粒珠串成手链或者项链,大颗的珍珠尽可能挑大小差不多的或者能用瑕疵打孔的,到时可以摆成花瓣形状做朱钗或者坠子。挑来挑去,仅有的三个摊被她淘了个遍。
逛完早市,武暖冬又去木器店铺转了转,最后选定了四张罗汉大床、四个双门衣柜、四张翘头书案,全是花梨木雕工,由店铺免费送货。
武暖冬完全没想到能买到罗汉床,唐朝初期人们仍是喜欢席地而坐,比如榻榻米这类的卧具全是唐朝传到日本的。后来才由席地卧演变成垂足家具,这时候应该是高矮卧具交替的时代。武暖冬很喜欢古代的那种拔步床,上面可以挂纱帘,可惜那种款式是明清以后才有的。等大伯回来,倒是可以让大伯打一架。据说大伯的木工手艺相当不错,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也拜访过不少老木匠。后来年纪大了,在镇上开了家木器铺,连周边县上的都找大伯打家具。
木器铺有马车,家具散装,等到了地方小徒们会将家具组装起来。宋二嘎带着一桶海鲜跟着木器铺的小徒们先回村里,驴车太慢只能慢哒哒的看着马车扬尘而去。
ps:野山参自古至今价格居高不下,疗效和人工的大相径庭。现今30年的野山参拍卖要1到3万,年头越高越贵。重复:此文银两换算大致为1两金=软妹币2000元=10两银、1两银=软妹币200元=1000文=1贯(吊)、1文钱=软妹币02元,虽然比唐朝银两价格要廉价,但是方便大家换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