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风向变了(2 / 2)
“太后会不会反对,臣妾岂能知道,这要陛下去问太后才行。”张皇后笑道:“不过,太后知道陛下与阿母的情意,想必不会太过阻挠。只是陛下也要体谅一下太后的难处,要先行安排才好。”
“嗯,皇后你说得对,这件事,还真得好好筹备一下。”刘禅深以为然,兴奋的与张皇后讨论起来。说实话,他虽然有热情,却没多少手段,张皇后同样如此,好在夏侯徽之前给她拟好了方案,现在拿出来一说,刘禅顿时对张皇后高看了几眼。
在夏侯徽的遥控下,刘禅着意亲近吴太后,找了个机会,把这件事对吴太后说了。宫里本来就没什么利益可争,皇帝陛下又难得这么认真的来商量,吴太后也没为难他就松了口。一见吴太后点头,刘禅非常高兴,又陪着吴太后亲亲热热的说了一阵子话,把吴太后逗得合不拢嘴,连带着看张皇后都多了几分欢喜。
搞定了宫里的事,刘禅一门心思就等着诸葛丞相来请旨。他可不敢主动去问诸葛亮,在相父面前,他连呲个牙都不敢,只能耐心的等着。
然而刘禅虽然没有主动问诸葛亮,可是他想要的结果却通过董允的嘴传到了诸葛亮的耳中。听完董允的转述,诸葛亮沉默不语,脸色却非常平静,非常得董允有些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说得迟了,丞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失职了。
会是谁呢?向朗,还是郭攸之?
“威公,你觉得如何?”没等董允猜出答案,诸葛亮打破了沉默,率先向长史杨仪发问。
杨仪连忙欠身致意:“丞相,愚以为不妥。”
“说说你的理由。”诸葛亮摆摆手,示意杨仪放松一些。马谡去了关中以后,杨仪重新任丞相长史,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杨仪现在谨慎了许多,这件事又牵涉到魏霸父子,他不得不加倍小心,以免被诸葛亮认为是公报私仇,以私碍公。一有顾虑,难免有些拘谨,这份拘谨落在诸葛亮的眼里,却是性格收敛的象征。是以诸葛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严厉,反而让杨仪放松一些。
“喏。”杨仪感激的看看诸葛亮:“丞相,愚以为,这次战事,孙权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对我们产生威胁,教训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正是进行安抚的时候。这时候逼孙权送回孙夫人,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不管是孙权现在就拒绝,不是迫于形势,暂且接受,将来再图报复,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的敌人是魏国,这时候和孙权结仇,实在不怎么理智。”
诸葛亮微微颌首,鼓励的看着杨仪。杨仪心中一热,又接着说道:“且魏霸此举,亦有用心不良之处。他这是在讨好一部分人,企图拉拢他们……”
杨仪一开口,就发现诸葛亮的嘴角有一丝不以为然的笑意,连忙讪讪的收住了话头。
“你说的没错。”诸葛亮收起了笑容,淡淡的说道:“魏霸的确有些借这件事拉拢冯进、张威那些人,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从在房陵时与潘濬发生冲突时,我就看出了这个苗头,现在不过是变本加利罢了。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冯进、张威等人会支持他?他们以前可没什么来往。”
杨仪皱起了眉头。
“因为你们一直觉得他们是武人,不肯降尊纡贵,看不起他们。”诸葛亮变得严厉起来,“都是荆襄人,却不能同舟共济,现在被魏霸钻了空子,与其说是魏霸的高明,不如说是我们的失策。威公,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丞相所言甚是。”杨仪本能的回答道。
诸葛亮追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强行打压魏霸,还是与冯进、张南等人搞好关系,把他们争取过来?”
杨仪愕然的看着诸葛亮,对诸葛亮说出这些话,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主动和那些武人搞好关系?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以前可是武人主动套近乎,他们都不愿意搭理。谁在压制这些武人?说到底,还不是丞相你吗,怎么现在突然掉了个?
“你们不要忘了,魏霸也是荆襄人,他和伟度(胡济)、龚袭(董厥)还是同乡。古有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对武人廉颇多有忍让,这才能文武共济。如今我们欲以一州之地兴复汉业,是不是也应该放开胸怀,求同存异?如果连同是荆襄人的魏家父子都不能容忍,又谈什么与吴人联盟,难道孙权君臣比魏家父子更近吗?”
杨仪目瞪口呆,他看看蒋琬,却发现蒋琬无动于衷,仿佛早有预料一般。他不由得暗自悔恨,早知如此,应该事先和蒋琬通个气,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丞相这不会是故意让我难堪,要再次罢免我,让蒋琬做长史吧?
董允眉头微锁,眼神中闪过一丝惶恐和疑虑。
ps:加更到,求月票!让老庄挤进分类前十混混吧,只差几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