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厉兵秣马(二)(1 / 2)
黄绍弘赶到沽源一带的途中,也曾观察过察东、察北一带的形势,知道孙殿英所说不假,也就不再追究其军纪问题,便问道:“那我怎么听说,你不与敌军接触就向后溃退?”
一提谣传,孙殿英就气不打一处来,涨红着脸抗声争辩:“说我不见敌人就溃退,请部长你去看看,我那些伤兵是那里来的?有人造谣说我受了满洲国的委任,部长你知道,全国都知道,我孙殿英挖了小溥仪的祖坟,即使我去投他,他肯容我吗?岂不是把我这麻子脑袋往刀上送?”
孙殿英挖清皇陵一事,当时不仅国内各界褒贬不一,甚至国际上也曾有不少影响。说地球人都知道那肯定是夸张,但若说列强都知道则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除了海内外一些满清遗老遗少痛哭流涕,咬牙切齿地要当局严惩孙殿英,为其造成不少影响外,还有不少外国的文物贩子闻风而动,使孙殿英的大名蜚声海内外。
当然,就眼下形势来说,孙殿英挖清皇陵一事,也基本上断绝了其投向伪满的可能。而黄绍弘在来的时候,也确实见到孙殿英部伤兵不少,此时听他说得有理,一时沉吟起来。
孙殿英见状,又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我孙殿英虽然是土匪出身,混了几十年,也还知道一些民族大义,即使再笨也知道自己与小溥仪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那些造谣的人无非是想栽我,请部长转报何部长,并且妥为处理。我一定服从命令,绝无二心!”
考察过后,黄绍弘见孙殿英部确实在此前的作战中损失不少,也便打消了疑虑,答应即发欠款40万元和面粉4万袋,并指定孙部在沽源、独石口、镇岭口一带向东面北面布防。
其后,孙殿英部又与伪军打了几仗,撤离沽源后便驻在独石口、镇岭口一带,直到长城停战。可长城停战后不久,冯玉祥又在察哈尔搞事了。
冯玉祥在察哈尔成立抗日同盟军后,便曾派人去与孙殿英接洽,表达合作抗日的意思。孙殿英当初曾在冯玉祥手下混饭吃,自然知道这位当年的上司为人如何,何况现在自己承蒙南京当局关照,日子混得还算不错,也就不想夹在其中为难,便想转往他处。
孙殿英部虽然在此前长城抗战中遭受不少损失,可孙部后来吞并了从热河溃败下来的汤玉麟的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义勇军,总兵力不降反升,达到了7万多人。
这样一股兵力,若是再和冯玉祥搅和到一起,那察哈尔的局势非乱套不可。顾忌之下,南京当局便想将孙部调离察哈尔。但此时,一个萝卜一个坑,华北各省还真没地方安顿孙殿英这7万多人马。最后,也不知哪位出的主意,说是现在青海还有不少地区没落入“民匪”手中,干脆让孙殿英去青海得了,头衔就给个“西北屯垦督办”。
在原来历史上,孙殿英得到的任命是“青海西北屯垦督办”,而现在,则是“西北屯垦督办”,驻地为青海。这看起来似乎孙殿英的权限大了不少,但实际上,由于宁夏、甘肃两省大部,青海河湟谷地一带都落入人民军手中,孙殿英能否如愿抵达青海尚属未定。
接受任命后,孙殿英虽然知道此行恐怕避免不了要和人民军对上,可一想自己连小日本的坦克、大炮加飞机都应付了不少时候,那个人民军又没有这些家伙,总不会比日本人还厉害吧?因此,也就没放在心上,准备经平绥路西行到包头,再转而南行,穿越宁夏西部、河西走廊进入青海。
正好59军傅作义部于6月28日奉命返回绥远,孙殿英便打算跟在傅作义部后头,一起经平绥铁路西行。在孙殿英看来,由傅作义出面和冯玉祥等人打交道要比自己出面好得多,至少,能免去不少夹缠不清的事情。
对于孙殿英亲自前来所表达的意思,傅作义并未拒绝。尽管此前傅作义从心里瞧不起孙殿英这个刨人祖坟的土匪头子,可长城一战孙殿英打的确实不差,念在一同抗日的情分上,傅作义也便答应了孙殿英的请求。
傅作义为了使部队早日返回绥远,曾派人到镇边城、涞源、蔚县、阳原一带侦察路线,准备绕开张家口西行。但后来恐怕引起冯玉祥同盟军的误会,就派赵锦彪前往张家口拜见冯玉祥,说明部队返回绥远的事情。
冯玉祥打着抗日大旗,对傅、孙两支抗日队伍过境张家口的请求无法拒绝。毕竟,冯玉祥所部现在打的不过是伪军,傅作义、孙殿英两部可实打实地和小日本的飞机、坦克死磕过。前番劫车事件刚刚消停,要是冯部现在再闹出阻止抗日部队归路的事情来,那全国的唾沫都能把冯玉祥淹死。
7月3日,59军的先头部队已经顺利通过张家口,其余部队也先后陆续车运回绥远。7月13日,孙殿英部第41军的先头部队也自察哈尔开抵包头。不过,由于现在孙殿英部兵力有7万多人,比傅作义部要多出不少,因而孙直到7月29日才全部抵达包头。
在傅、孙两人途经张家口时,冯玉祥也举行了两场迎送仪式。毕竟,和抗日队伍多走近些也可说明冯玉祥是真心抗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