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义利之间(一)(2 / 2)
也就是说,最终日本还是要扩大侵华战争,所谓的谈判不过是个幌子,用来迷惑中国和堵日本国内一些人的口罢了!
而日本所拟订的谈判条件,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中国军队撤出河北、承认满洲国。令人无语的是,即便是这样苛刻的条件,日本人仍认为是“优厚”!
不过,老蒋根本就没见日本那个所谓的谈判代表,便断然拒绝了日本的条件!通过日军不断增兵华北的事实,老蒋清楚地判定:日军此番绝不会止步于平津或河北,其目的是整个华北甚至是整个中国!
至于眼下日军暂时的止步,那不过是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并趁机确定主攻方向罢了。日本人所宣扬的那些东西,只能骗骗宋哲元之流,是瞒不过现在已对日本意图有较为清醒认识的老蒋的。
截止8月1日,日军在华北兵力从原来的1个师团、3个旅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从关东军抽调过来的1个半旅团,总兵力已达10万多。再加上日军配备的飞机、坦克等重武器,不光是防御平津足够,就是防御整个河北省也足够。但眼下日军却仍从其国内向华北增兵,这只能说明日军无意就此罢手,而是想进一步升级战争规模,扩大侵略范围。
实际上,在7月29日,日本军方已经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其中明确说明:中国驻屯军以4个师团为骨干击溃该河北省的中国军队,以1个师团占领青岛地区,同时以一部兵力占领上海。
而在此前,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从国内急调第5、第6、第10共3个常设师团开赴华北。这3个师团总兵力也有10万左右。也就是说,等这部分兵力抵达后,华北日军兵力将达到20万!
20万日军,其针对的目标绝非损兵折将的29军!也绝不会止步于河北!日军所图谋的至少是整个华北!也正是有了如此认识,老蒋才接连发表讲话,给各界吹风、打气。
对29军在平津一带如此快的败退,最感到心惊肉跳的是阎锡山。尽管此前通过贾景德所转述赵振中的话语,阎锡山听过“29军顶不过一星期”的说法,可当这一判定变成现实后,他还是愣怔了半晌。
日军占领了北平之后,距离山西已然不远。阎锡山相信此前赵振中的分析,一旦日军拿下平津,那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沿平绥线、正太路攻击山西。尽管这其中还有察哈尔和河北地区做缓冲,可阎锡山明白,宋哲元等人这几年把老蒋拨付的国防建设费用全部揣进了腰包,根本就没有半点工事的影子,在日军的飞机、大炮面前是顶不住的。
“西北有大能啊!”心绪复杂地赞叹了一声后,阎锡山又自语道,“今后晋绥的祸事可就要到了。”
按照阎锡山本意,他是极想去西北同赵振中洽商有关抗日事项的。虽然西北奉行独立自主,可哪怕是联而不合,引西北以为臂助,也将对晋绥今后的抗战有莫大的益处。但南京那边已经来了电报催促,要阎锡山务必于3日前赶到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军事会议,他也只好将去西北的念头暂时按下,等回来后再说了。
对平津战局的发展,西北自然也在关注。
虽然此前已经明白现在的29军是将熊熊一窝,可得知平津一带在短短6天时间就彻底易手后,李济深和蔡廷锴、翁照垣等人仍难以接受。
“要工事没工事,要指挥没指挥,兵力又分散四处,畏畏缩缩的,这打得什么糊涂鸟仗?!宋哲元该上军事法庭!”生性耿介的蔡廷锴禁不住拍案怒道。
“是太不象话了!打这样的仗,让人憋闷得慌!”翁照垣也愤然说道。
“照这个样子,日军下一步应该是沿平绥、或平汉、津浦等铁路,向西或者向南推进。”多年历练,城府渐深的李济深叹了口气后,没有加入对29军的指责,而是分析起日军动向来。“向南有黄河天险,在入冬之前,日军最多占领河北,不可能取得太大进展。而沿平绥线或自平汉路、正太路向西推进,就应当是日军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了。”
说到这里,李济深转头问蔡廷锴:“贤初,若是由你指挥平绥线防御,你怎么布置?又能顶多久?”
蔡廷锴先是一怔,既而思索着说道:“这要看双方兵力多寡、火力配置和后勤状况了。不过,若是按照刘汝明部、阎锡山部,以及南京中央军在平绥线及周边一带的兵力,利用冀、察、晋交界地带的山势,再加强土工作业,将20多万大军形成梯次配置,在后勤能保障的情况下,抵挡住日军10万兵力3、4个月应该没问题。若是布置的兵力是20万人民军,我都有把握消灭掉日军!”
在原本历史上,蔡廷锴等人指挥的上海抗战就曾以少打多,顶住日军一个多月的攻击。而在赵振中的暗中襄助下,蔡廷锴等人更是比原本历史上多顶了20多天。虽然时间上没长太多,但十九路军自身伤亡明显减少,给日军造成的伤亡却大了许多。若是真个让蔡廷锴来指挥平绥线作战,以两倍优势的兵力,顶住日军3、4个月是完全可能的。而若真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20万人民军给他指挥,加上人民军空军配合,消灭掉10万日军也并非不可能。
点点头后,李济深沉思了一会儿,又和陈其尤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便对赵振中说道:“赵主席,昨天我们收到了陈主席自兰芳发来的电报,我们想组建10万志愿军到山南接受贵军的严格训练。若有可能,希望能让他们到国内抗日战场上经历一番。这样,等将来兰芳有战事发生时,他们回去也能发挥更大作用。”
顿了一下,李济深看了看蔡廷锴、翁照垣,又道:“陈主席已经签署命令,兰芳志愿军司令员就由贤初出任,副司令员由照垣出任,思华为参谋长。恳请赵主席同意。”
“我们这边接受是没问题,可兰芳一下子把蔡次长、还有翁、李两位司令员都派到这里,又抽调10万兵力,那兰芳国内的有关建设怎么办?”没想到李济深竟提出这样的请求,赵振中有些诧异。
兰芳国内现在总兵力才30多万,现在竟一下子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到山南或西北受训,加上还有参谋次长和海、空军司令员在内,这规模也实在够可以的。
蔡廷锴、翁照垣、李思华听了李济深的话后也是各自一楞,这到西北来参观访问,没想到竟要就此常驻。
“兵力上,兰芳那边将派5万人过来,另外5万人将从抵达西北的兰芳眷属中招募。这样一来,对兰芳国内影响不会太大。”李济深解释道,“至于贤初,若让他呆在兰芳,估计他更憋不住。照垣和思华,虽说担着兵种司令员的职务,可空军和海军都刚刚组建,而且还都依赖于民众党同志的支援,让他们在这里也好就近学习和掌握有关作战理论和实务。恳请赵主席勉为其难。”
“既然陈主席有这个意愿,我可以同意。但还要看蔡次长和翁、李两位司令员的意思。”赵振中看了看有些兴奋的蔡廷锴、翁照垣、李思华,又道,“我可先说好,既然到西北接受训练,就要放下以前的包袱,在训练完成之前,你们可就是新兵或学员的角色。可不是什么次长、司令。”
“只要能提早上战场打日本鬼子,赵主席就是让我做个小兵都成!”蔡廷锴毫不介意,哈哈大笑着答应道。
翁照垣、李思华也各自笑着表示没问题。
“看看贤初的劲头,我都羡慕得想留下来。”打趣了蔡廷锴一句后,李济深又遗憾地摇头道,“兰芳那边还催我回去落实赵主席此前所提的布局方案,真如和憬然已经开始着手忙碌了。”
陈炯明此前接到李济深等人所发的长电后,就连连赞叹:“这个赵兄弟可越来越让人钦佩了!远隔万里他竟然对兰芳这边的形势如此清楚,竟又做出这样一篇绝妙文章来!”
陈铭枢、蒋光鼐也是老与行伍之人,自然知道赵振中这种布局对兰芳所带来的好处。通过封锁相关海域,等于给兰芳凭空增加了纵有1200公里,横有1400公里的纵深。有了这个纵深做缓冲,加上兰芳今后几年积攒的物资,以及战时后方基地的产出,兰芳即便与外界断绝物资往来,也肯定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而且,兰芳能够借以打造出足够的武装力量用于战略反攻,并最终确定兰芳四外边界。
“东海龙宫曾有定海神针,我们这可是镇海自雄啊。”陈铭枢也赞叹道。
“真如说的不错,我看这个方案就叫‘镇海’!”陈炯明笑道,“镇住了大海,我们也就能赢得胜利!”
“但这么庞大的工程,人力、物力耗费上可是惊人。”蒋光鼐皱眉说道,“物力方面,我们还可通过接手的华美公司想办法。可这需要的人力单凭我们目前是难以解决的,总不能把工农业生产都停下来专门搞建设吧?”
“我们这边是人力不足,可南边的爪哇却人满为患。想法招募一些人来修建道路之类的并不成问题。”陈铭枢却嘿然笑道,“既然爪哇人口太多,我们不好打那里的主意,可弄上一些劳力过来做工总不成问题。”
爪哇岛面积有12万多平方公里,可这里的人口数量却很大。在后世,爪哇人口有1亿3千多万,即便在这个时代,也有超过4千万的人口。这样大的人口数量,令兰芳难以对爪哇岛打什么主意。否则,即便攻占了爪哇,以华人为主的兰芳也难以消化这样庞大的异族人口,甚至很可能会背上沉重的负担。
“这应该可行。”陈炯明点头赞同,“等和敬贤研究一下,看怎么运做合适。”
陈炯明等人在兰芳敲定了“镇海”方案后就准备着手落实。同时,陈炯明又致电身在西北的李济深、陈其尤,对蔡廷锴几人的行止做了安排。并由李济深、陈其尤出面与赵振中沟通协调。
对于兰芳所提的要西北帮助培训10万人的请求,赵振中并未有何为难。毕竟,这等于增加了10万可靠的友军。这样一支力量不但会在将来给进入南洋的日军以沉重打击,甚至有可能加入西北将来的战略反攻行动。
在和西北确定了有关合作事项之后,尽管李济深、陈其尤、陈厥福几人对国内抗战形势心有牵挂,又对西北有些难舍,可也到了该返回兰芳的时候了。8月4日,赵振中等人送李济深几人上了飞机,目送他们向拉萨方向飞去。从那里,他们将转道吉大港,再乘货轮回兰芳。
西北与兰芳之间的合作开始全面展开,而既平津抗战失利之后,南口战役也即将打响。但令老蒋愤懑的是,尽管他心切南口作战,可有令难行,有禁不止,老蒋的精力不得不被牵扯到对华北各军头关系的协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