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祐樘的压力(1 / 2)
城外,京营演武场。
张周走在前,身后跟着研武堂二期学员,安远侯柳景和遂安伯陈韶,二人皆都是英宗时期就已经嗣爵的老家伙,而柳景更是靠皇帝的特赦才回到京营,也因为柳景跟周太后的关系,被周太后特别关照,令其成为二期学员。
相比于一期学员选拔时的严谨,二期学员“歪瓜裂枣”更多,基本全都是关系户,也使得研武堂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公爷,您派的人,已经把新铳都送来了,有一百支,至于您弄的那个什么叫子弹的东西,装了满满一匣子……”
张周本还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跟柳景和陈韶闲扯。
这些老勋臣,别的不会,说到吃喝玩乐的事情,一个个都不输给年轻人,简直都是个中翘楚。
张周道:“让孙千户带人演练。”
一旁的陈韶问道:“莱国公,敢问一句,这火铳跟以往的,有何不同吗?”
此时从下面上来一人,正是今日负责陪同张周来演武场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韦彬,接下来韦彬很可能要执掌东厂,而他现在所做的事,更多是接替萧敬。
韦彬笑道:“遂安伯问得好,这火铳咱家看过了,说是只要一勾手指头就响,射程甚至能到二百步,端的是厉害,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穿过鞑子的铁甲。”
“呵呵,怎么可能呢?”柳景在陪笑着。
正说着,唐寅也上到高台上,先前负责运火铳过来的人,正是他唐寅。
在唐寅身后,还带来了刚从宣府回来的工部主事林庭,张周的大舅子,二人也都将作为研武堂二期的教官,随着他们上来的,还有京营里几位指挥佥事级别的将领,他们今日也是来观摩学习的。
“开始吧。”张周对一旁的唐寅下令。
之前研武堂由王琼负责日常的演炮等事,而今张周就指望不上有太能耐的人,唐寅都被拔擢到日常训练官的位置上。
由唐寅拿出令旗,给下面的将领发号施令。
……
……
“砰砰砰……”
排枪,讲求的是连续不断。
制式的子弹,一次运来几箩筐,由四十名锦衣卫排成两排,第一排二十人负责模拟排枪,第二排二十人模拟装弹。
在大明,火铳往往是靠三排甚至是四排,才能完成火绳枪的发射,因为在面对骑兵时发射的窗口期并不长,以两排枪发生最合适,等发完了……也不用填装丹药了,基本就可以进入到肉搏状态。
可现在不同了。
二十人排枪,一人发射两次,以一百五十步之外的靶子为目标。
两排枪发射,间歇非常短,在发射结束之后,对面的靶子基本都有命中的情况,观礼台上观礼的众人,也都用望远镜看到了实际的情况。
随后二十人回撤,第二排枪手上前,随即再进行两轮排枪。
等第二轮再撤回,随即第一轮装弹也结束……
就这么来回六七趟之后,周围无论是观礼的勋爵和将领,还是在旁边维持秩序的普通士兵,都看得目瞪口呆。
“完毕!”
下面排枪结束,随即由孙上器亲自举起小旗,锦衣卫收枪,随后有善后的人去清理靶场。
韦彬笑着问一旁的柳景道:“安远侯以为如何?”
“着实厉害。”别说柳景是真的觉得厉害,就算不厉害,他也不得不去恭维。
韦彬道:“若是以后大明的将士都可以配备这种燧石铳,以后平草原的大业可成。”
陈韶问道:“这不点火,怎么就发射出去了?不会炸膛吗?”
张周笑道:“点火就是靠燧石撞击,但也不是很稳妥,以后还会改进。炸膛还是会有的,只是安全性能得到了保障,所用的铸造钢管,效果都还一般,如果再进行改造的话,可以再提升一些射程,把射程提升到三四百步的模样,比一般的弓箭射程要好很多。但跟远炮还是没法比啊。”
“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哈哈。”柳景在旁边带着恭维的笑容。
韦彬道:“张先生,听说这燧石挺不好开采的,成本也很高,需要到南方去开采,比之一般点火折子用的燧石标准更高。这东西……以后如何能量产呢?”
“过渡而已。”张周指了指下面正往前推的火炮,“以后我连火炮也打算用上燧石炮,随时点火随时发射,免除了火绳点燃的时间,密闭性也能提高,也会加强射程。我们继续看演炮。”
……
……
当天不过是例行的火器演示。
看完之后,在场的勋臣和将领,每人都需要写一篇“观后感”,由韦彬带回去给朱祐樘看。
新学员因为还要从各地调过来,又马上到寒冬,开课的时间可能还要延后,张周从演武场下来,就见到张锐和张仑父子俩,陪同着兵部右侍郎杨谧押送着一批黄火药到演武场来。
因为张周并没有去过兵部点卯,他跟杨谧之间也只是认识,谈不上有什么交情,而杨谧作为兵部右侍郎,所行的基本就是左侍郎之事。
礼数上,二人还是要客气一下的。
“莱国公,兵部已跟工部有过交涉,年末之前,将会从湖广、江赣等处,调一批硝石到京,说是直接运到你私下的工坊,再由工部行采办,目前各地的矿藏开采基本都已停滞,所能交接的硝石恐怕也不能足数……”
杨谧显得公事公办。
不够数,提前告诉你,别说是我们给你找麻烦。
但其实就是……朝廷在想方设法给张周于西北的备战制造困难。
说故意,也不算是,因为张周的备战更多是需要用到钢铁和黑火药、黄火药,炼铁这件事张周基本已经能做到自产自销,但剩下那些稀缺的半成品,则需要从各地的矿场来征调,采购的费用需要朝廷来调拨。
哪怕皇帝给一路开绿灯,但只要随便一个“地方产出不足”、“调运损耗过大”的简单理由,就能卡火器制造的脖子。
卡的还那么理直气壮。
张周笑道:“无妨,有多少运多少,最近我也打算在北直隶周边开点硝石矿,希望能做到不缺吧。”
“好。”杨谧并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你爱开不开,反正对我又没什么损失,最好你什么都别伸手跟朝廷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张锐问道:“莱国公,听说这两天,辽镇将会有战事发生,陛下会经常召上听处官员议事,家父最近染恙在身,不会耽搁了什么大事吧?”
张周道:“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京师能过问的很少,让令尊好好养病。”
张老头生病,也不管是真病还是装病,反正从皇帝到张周,没人觉得张懋能对辽东跟朵颜三卫的战事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
杨谧安排人手,把黄火药都送进军营内。
柳景和陈韶也过来跟杨谧见礼打了招呼,却是杨谧又从怀里拿出一份由兵部尚书马文升签发的手谕,交给张周。
“莱国公,兵部在接收各地调来的火药物资时,并无先例可循,既然你平时要用到这些东西,涉及到调遣等事,还是你亲自去交接为好,所涉及到的运送成本等,核算等事也一概要与工部、太仓沟通,不能假手于兵部。”
杨谧作为按部就班爬上来的兵部右侍郎,做事将求个公事公办。
除了给你张秉宽制造原材料上开采上的麻烦,在运送和交接方面,也别指望我们帮你完成,运费的核算,还有交接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交给你亲自去办,你研武堂不是牛逼吗?自己的事自己完成!
如此一来,让你开采也采不完备,运输也运送不全,接收的时候麻烦事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