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引发震动的圣旨(2)(1 / 2)
相比较大明朝廷来说,后金的皇太极,更加的关注这一道圣旨,这一道圣旨,关乎到了辽东的局势,关乎到了大清国的未来。
苏天成已经成为皇太极的眼中钉,他既欣赏苏天成的能力,但也为苏天成的能力所恼火,苏天成担任蓟辽督师之后,采取了稳中有进的战略,一方面牢牢的守住大凌河城,令大清国面对关宁锦防线,望洋兴叹,另外一方面稳固边关,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臣服,成为了大明边关的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客气的说,大清国想要进入到关内,已经没有可以选择的线路了,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苏天成在占领大凌河城之后,开始建设辽东了,江宁营将士和边军,不再是龟缩在城池里面,而是外出巡逻,面对强悍的江宁营,八旗军也不能够轻举妄动,因为江宁营将士和边军的巡逻,辽东的耕地开始被种植,一些老百姓慢慢开始迁往辽东,过不了多久,辽东将完全改变过去荒凉的景象,这一切的努力,预示着大清国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总有承受不住的一天。
表面上,皇太极加强大清国的建设,重视农桑,组建了大清国水师,成立了汉八旗,这表明了他要征服中原的决心,也令整个的大清国显得信心十足,可内心里面,皇太极是异常苦恼的,找不到突破口,长期这样僵持下去,等到局势慢慢发生转变,他也不一定能够稳住大清国的稳定了。
四十八岁的皇太极,正是处于巅峰期,成熟睿智,能够掌控局面,进退自如。这也应该是大清国迅猛发展,逐步击垮大明朝的时候。皇太极也清楚,击垮大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说不定自己毕生都难以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样的规划。总是需要有进展的,这样才有可能看到希望所在,那个令他头疼的苏天成,在二十七岁,通过时间来消耗,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皇太极一直都有些不明白,苏天成为什么会如此的厉害,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能够剿灭大明内部的流寇。而且驻守辽东的时候,令大清国的勇士,不敢妄动,想到自己的大儿子豪格,已经是三十一岁的人了,崇德元年被敕封为肃亲王,掌管户部的所有事宜,按说条件比苏天成强百倍不止了。为什么就是比不上苏天成。
这一次,大明朝廷调陈新甲到辽东。出任辽东巡抚,这究竟是什么信号,皇太极还不是很清楚,苏天成是蓟辽督师,负责辽东以及边关的所有事宜,为什么大明还会派出陈新甲。担任辽东巡抚,这里面是不是有着其他的一些奥妙。
牵涉到大明朝的一些调整,皇太极一般都是听取范文程的分析。
范文程急匆匆来到了大殿之上。
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的事情,令范文程看到了希望,也是欣喜若狂的。若是大清国能够趁着这个机会,突破关宁锦防线,就算是苏天成倾尽全力来挽救,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看见范文程脸上轻松的神情,皇太极也有些高兴了。
“文程,这一次,你给朕带来什么样的分析啊。”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啊。”
“哦,那你说说原因吧,详细一些。”
“皇上,奴才曾经说过,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志大才疏,总是想着振兴大明朝,却不愿意相信下面的文武大臣,如今这句话应验了,崇祯必须要依靠苏天成,当初剿灭流寇,是苏天成的功劳,稳定辽东的局势,占领大凌河城,也是苏天成的功劳,这苏天成的功劳太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功高震主啊,崇祯派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目的就是要削弱苏天成的权势,奴才可以肯定的说,从现在开始,辽东就是陈新甲做主了。”
皇太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文程说的很有道理啊,若是苏天成权势再大一些,直接与那个崇祯发生冲突就好了,可惜朕知道,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的,这个苏天成,一定是想到了这些问题的,对了,那个陈新甲是什么情况,朕不是很清楚,记得当年的大凌河之战之后,陈新甲好像是到过辽东的,其余的情况,朕就不知道了。”
“皇上,奴才专门打探了陈新甲的底细,获得的情报颇丰,这些情报,刚刚到奴才的手里,奴才准备整理一下,禀报皇上的。”
“嗯,你现在就说说,这个陈新甲如何啊。”
皇太极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陈新甲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辽东的局势,苏天成不再管辖辽东的事宜,这就是不错的机会,可如果陈新甲也有着不一般的能力,这次的调整,大清国依旧难以得到好处的。
“皇上,从情报上面的情况来可能,陈新甲还是有着不错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