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祭天祭地仪式(2)(1 / 2)
皇后娘娘必须从南门进入京城。
本来在五城兵马司的军士看来,皇后娘娘进入京城,京城里面肯定是需要戒严的,若是有人威胁到皇上家人的安全了,那岂不是天大的事情,何况京城里面刚刚出事情了,前任的大明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尽了,周皇后和最为忠心的大太监王承恩也跟着自尽了,这件事情,在京城里面,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这样的特殊时期,安全方面还是注意一下的好。
想不到朝廷压根就没有戒严的打算,只是安排五城兵马司注意警戒。
这一下子令五城兵马司军士的头都大了,他们感觉到激动,但更加感觉到不安,责任太重大了,从三月二十五日子时开始,五城兵马司就开始了布置,需要经过的道路上面,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排的严严密密的,还有不少的军士,素装混在百姓之中,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形,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要马上动手的。
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大部分都是留守的军士,这些以前属于大明朝廷的军士,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晋朝廷的雇员了,按照朝廷的规矩,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不属于军队序列,直接归应天府管辖,维护地方上的治安,军士本来还以为,这一下肯定是被冷摆到一边去了,想不到朝廷和应天府赋予了他们这么大的责任。
至于说应天府府尹的人选,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原来的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后来担任新成立的浙江省巡抚孙泰出任的,至于说浙江巡抚的职位,有原来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出任了。
从这一点上面,就可以看出皇上的气度来了。不是用最心腹的人来担任应天府府尹,依旧信任原来大明朝廷的官吏。
至于说孙泰,在朝廷之上的时候,曾经与诸多的丞相争议,认为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进入京城,必须要戒严。绝不能够让皇后娘娘受到惊扰,但朝廷做出来了决定,不能够戒严,再说皇后娘娘也需要亲民,作为国母,连老百姓都要回避了,像什么话。
孙泰知道,这肯定是皇上的意思,故而只能够服从决定。
从知道决定的那一天开始。孙泰几乎没有说过囫囵觉,每天想到的都是安全事宜,好在他得到了洪承畴、卢象升等人的支持,江宁营抽调了大量的斥候,包括部分的亲兵,混杂到人群之中,随时注意动静,毕竟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众多的丞相也是非常紧张的。
就在丑时的时候,孙泰得知皇上要和皇后娘娘、贵妃娘娘一同进入京城。他就更加的紧张了,寅时就到五城兵马司坐镇了,给大家下了死命令,必须要绝对保证安全,若是出了问题,所有的军士和他一起。准备掉脑袋吧。
和孙泰等人不同的是,京城里面的老百姓,一大早就赶赴大街上,他们发现,除开有守卫的军士。没有采取戒严的措施,老百姓是可以随便上街的。
这一下京城里面轰动了,几乎所有人都出门了,他们要目睹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仪仗队,若是能够看到皇后娘娘,那就是三生的运气了。
朝廷这样的举措,令很多人感慨,什么是自信,这就是自信,这就是相信老百姓,将老百姓视为真正的子民。
很多商贾是清楚朝廷的宗旨的,总体是要为老百姓办事,从这件事情上面,可以真正的体会到,朝廷是真正将老百姓放在心上的,皇上是真正亲民的。
尽管说大街上两边挤得水泄不通,但秩序非常好,众人都是站在原地等候,脸上带着兴奋的色彩,是不是有人窃窃私语,议论将要看到什么样的情形。
队伍之中,也有一部分的人,随时都在走动,时不时看看四周的情形,这些人明显就是五城兵马司派出来的暗探了,至于说江宁营斥候和亲兵,早就散落在老百姓之中了,但根本看不到他们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差别,若是依照五城兵马司军士这样的表现,在侦查情报的时候,尚未弄到情报,自己早就暴露了。
辰时,整齐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出现在南门方向了。
这表示皇后娘娘要进入京城了。
南门周围一里地的距离,是不能够有老百姓围观的,这也是便于仪仗队摆开阵势,做好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的。
令所有军士吃惊的情形出现了,皇上居然在队伍的最前面,而且是骑着战马,皇上的左边,大晋朝廷的丞相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洪承畴、渠清泽、张溥,吏部尚书鹿善继,兵部尚书、都督卢象升,户部尚书苏天浩,礼部尚书周延儒,工部尚书李觉斯等人,全部都骑马跟随,最令人吃惊的是,苏明劼也骑着马,跟在皇上的右边,若是预料不错的,这个苏明劼,马上就可能成为皇太子了,后面就是皇后娘娘的御辇,御辇四边的遮掩全部都拉起来了,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后娘娘,至于说后面的贵妃娘娘,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京城的老百姓可以清楚的看到皇上、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包括皇上的儿女,大晋朝廷的丞相,六部尚书。
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了。
道路两边的军士,瞬间站的笔直,这一下他们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了,生怕因为自身的疏忽,导致了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