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诸经之首(1 / 2)
什么!
“小师弟有危险?”
眼见夫子不似开玩笑,卫国忠勃然色变,一步踏出,残影顿生,音爆声起。
只是须臾之间,卫国忠白衣烈烈,人便已来到竹林村那石头大屋大门口。
夫子早已立于此间,负手而立,静静望向眼前大屋,忽然一声长叹:
“国忠,你去山里砍些翠竹过来,村里恐怕需要再盖新房了。”
什么!
轰!
卫国忠如雷轰顶,“夫子,这……这决计不可能,我不信小师弟会死!”
竹林村本就是祖龙和老秦兵卒的执念所化,本就非真实存在,而这里的所谓房舍,都不过是一座座孤坟罢了。
说为盖房,自是立新坟之意。
夫子一语决断,断定周长生必死无疑,卫国忠自然是无法接受。
“非为师想长生出事,而是那大夏连山,竟主动吸引长生,难怪于这一百年内,为师能在易经数术上有所突破,难怪这竹林村地脉沸腾,群山移位,山林间隐有金人显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言辞此处,夫子眼中不禁满是羞愧。
暗道,若非自己一心见猎心喜,推衍这群山连绵之势。周长生便是被大周连山所惑,亦决计不可能如此快出事。
只是事已至此,多说亦是无用。
“大夏连山?夫子,此乃何意?”
卫国忠一脸愕然。
“自盘古开天之后,太元圣母自天地之间应运而生,太元圣母和盘古通气结精,生天皇氏!”
“天皇氏兄弟十二人,每人寿元一万八千载,统帅人族,合著《连山》,此乃易经之起始。”
“后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再往后的子孙后裔之中,有伏羲、神农和五帝。”
“这其中,又以神农对《连山》参悟最精神,故而神农氏,亦称之为——连山氏!”
“又因夏商二朝之前的大夏王朝,以《连山》为定国之术,故而《连山》此经书,又被称之为——大夏连山。”
竟是如此?
卫国忠如闻天言,不禁大惊失色,“夫子,这《连山》如此博大精深,小师弟沉迷其中,又岂能脱困?”
“正是如此。”夫子颓然而叹道,“《连山》为易经上卷,高深莫测,也唯有夏朝之时,禹王后人能勉强参悟,却只参悟了皮毛。”
“及至前前朝大商之时,《连山》便已彻底失传,商人收集大夏流传的《连山》著作,汇聚整理,这便有了易经中卷《归藏》。”
“及至前朝大周,《归藏》亦是失传,周人收敛商朝遗泽,汇聚整理成书,而后周文王以此为凭,写下参悟心得,这便是为师参悟六百年的易经下卷——周易!”
顿了顿,夫子再叹,“周易仅是易经下卷,于那《连山》而言,周易不过是沧海一粟,为师却仍只参悟了皮毛罢了。”
“长生此子天赋不高,却胜在坚韧,这孩子不懂《连山》之奥义,贸然参悟,却忽觉参悟不透,少年人定会激发好胜之心。”
“如此一晃百年弹指而过,长生早已是沉迷其中,便是想脱身而出,那亦决计不可能。”
唉!
言罢,夫子眼神越发忧伤。暗道,难道这就是天命?
老夫这一生自负不弱于任何人,缘何所收的三个弟子,皆不得善终?
便是这刚收不到外界一日的小弟子周长生,竟也避免不了这等命运?
呜呼!
哀哉!
夫子一时间意尽阑珊,拂袖边走,不愿留此伤心。
然而刚走没几步,卫国忠却忽然惊呼道,“夫……夫子,门……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