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他竟然是同行!(1 / 2)
10月9日。
王仲江邀请几个商界朋友来家里聚会,结束送走朋友后回到空旷的挑空大客厅,坐在沙发上,眼神有些阴鹜。
今天他邀请了七个人,只来了四个。
他在金惠名晚宴上吃了个蹩的事,在有限的小圈子里人尽皆知,尤其是这两天蔚来的大动作,引发了许多讨论,自然也有好事者提起晚宴上王仲江问蔚来董事长爸爸是谁的事。
有人说他王仲江有眼不识泰山。
这句话是今天来的一个朋友说的,当时朋友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荣辱与共,义愤填膺,真假难辨。
但朋友说的这个“别人说的”,到离开时也没告诉他这个“别人”是谁,是真的有这个别人,还是朋友借“别人”的口对他调侃,不得而知。
而且这几个朋友,到离开时也没对他的窘境表示什么实际的支持。
“我王仲江在上海滩20年”是他的口头禅。
他80年代倒卖摩托车拿了第一笔钱回到沪上开始做二手房东,搞包工队起家,皮具火那段时间,还做过一段时间的皮包生意。
他的生意能干到今天,全靠一个“吹”字,这阵的人淳朴,前前后后,吹到了不少生意,也吹出了不少的官场朋友。
早在他没有靠山没有关系的那些年,他当科长的爹王保全在他的嘴里,是个早年间跟过大领导,拒绝了领导贴身秘书职务回家养闲的人,背后关系通天。
很多人居然也信,敬着他,让着他,他也凭着莫须有的关系,交到了不少朋友,也真的拥有了一些实力,就这么一步步真吹大了。
随着时代发展,他靠着吹牛也算是把事业干到了一个瓶颈,他自身水平有限,而他这些年结交下的社会关系也无法给他提供支持再上一步了。
92年南巡,一大帮“92派”,高学历的公务员,顺应“仕而优则商”的形势下海经商,陈东生,朱新理,郭广倡等,名动全国。
敏锐的他发现商人开始有了地位,而且本地迅速崛起了一批老贵族。
他自觉身价不菲,自然也想当个老贵族,商界论历史论辈分,他怎么也是个老前辈。
他不再把眼光盯着政府那些能够给他点帮助的小领导,渐渐巴望上了一批早期开始做生意,有根有底有关系的老沪上圈子,格局再次打开,捧着老人,压下新人,他的生意终于又开始有了起色,沪上的医药,地产,都有了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也算是国内首批自行领悟了西方经济学维护阶层思想,并且忠实践行的人。
时至今天,他也是个在沪上站得住脚的人了,他的人生发展史,全靠俩字面子。
所以看到钱才那种小年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踩两脚,没想到,这回扎着脚了。
王仲江很想把这个面子找回来,所以今天找了来几个有根底朋友,想诉诉苦,沪上的老前辈们该互相给个面子,压一压这个张狂的年轻人。
现在都有几家老牌企业率先动手,他们这些搞房地产的,也该给蔚来施施压嘛,三天两头给他搞搞检查,甚至有点安全事故,停了工,也能让他顾头不顾腚。
但是他又想错了,很多“朋友”不像他一般靠面子过活,大家都开始搞实际,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人家又不是活雷锋。
他此时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步昏招,作为一个老前辈,搞不定一个年轻后生,还要四处求援,以后人家可就不想带他玩了。
王仲江正在望着天花板发呆,王连仲已经客客气气把几个叔伯送上车回来。
王仲江看到这个越来越老成的儿子,心里还又有了几分宽慰。
他是假贵族,他儿子可是真的。
王连仲争气,现在已经借助他的声望,和很多家里有权有势的孩子打成一片,在沪上年轻人里也算是个有威望的。
待到日后,他王仲江给儿子挣下的家业,迟早会在他儿子手里发扬光大。
“把你吴叔他们送上车了?”王仲江回过神开口道。
“嗯。”王连仲有些心事重重道。
王仲江心不在焉,也未曾发现,只是自顾自道“你爸我走到今天不容易,他们那些人,家里有亲戚,有朋友,你爸我呢?从光杆司令干到今天,给伱攒下的东西,够你用了,你得想着比你老子强,懂吗?”
“爸。”王连仲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今天你们说那个蔚来集团,老板是不是姓钱?”
王仲江眼神一凛,反问道。
“你认识?”
王连仲看了看他,有些忐忑道“认识,你最好别想着整他,他和胡常务的女儿…关系匪浅。”
说罢,王连仲细细跟王仲江说了去g省的事,连他对瞿白茶心生好感,又被拒绝的事,也交代了个干干净净。
王仲江听得内心翻涌,恍然大悟。
原来根底在这。
那是不得不低头了。
王仲江听完未发一言,转身上楼走进卧室。
胡常务那里,他还是有条线能联系上的,他认识胡道远一个表弟,叫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