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太子睿智(2 / 2)
若是觉得嗣男不够多,那就再等两年。十五个子嗣里嗣男的数量,足够侄儿从中挑选继承者了。
他们之间最多就相差四岁。无论是培养他们还是考核他们,相对都简单一些。”
李世民道:“原来你是有着这样的把握啊。那看来,乾儿他们...”
殷清风道:“乾弟的品性与才能,都不愧是叔叔与婶婶的子嗣。再经过叔叔的言传身教,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继承者。”
这一点李世民是认同的。
乾儿自幼就受爱妻的精心教导,师从这小子后,心智更是沉稳周全。
也正是这样,他才担心乾儿受这小子的影响太深。
杀与不杀,这两个念头他始终悬而未决。
杀了他,可以消除所有的隐患。
可若是杀了他,会有很多人寒心。而这些人里除了乾儿他们,还有那些与这小子接触过的权贵与世家。
他注定是一个要超过秦皇汉武的圣人,不能因这小子而留下骂名。
可若是不杀他,谁又知道他是不是第二个司马懿?
还好,他今日说起了如何培养群臣的谏言。
只要他不去笼络文臣武将,就让他继续活着吧。
李世民道:“既然立嫡还是立贤不急,那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去培养佐臣。”
殷清风道:“叔叔力主削弱世家,宰辅的人选尽量在世家子弟之外选取,而群臣则可考虑一半世家子一半寒门子。”
李世民点头,表示认同。
“如何培养佐臣,首先要定下一些标准。
第一,他们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
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得势就把仇来报。
也就是说,品行操守必须是高人一等的。
第二,他们治政的想法要与叔叔趋同,不要仅仅着眼于他们的任期之内的政绩,而要放眼未来的百年两百年。
第三,他们要做到上效君王下安民心。
第四,朝堂的稳定与否,也在于官员更换是否频繁。所以,犯一事之错的佐臣可谅,允许他们戴罪立功。
最后一点侄儿认为最重要:不能结党营私、朋求进取。
自从有了世家之后,世家要保持门楣不缀、寒门子要想尽一切建立一个世家。
哪怕以后大唐的世家将名存实亡,但世人对权势的渴望却是阻止不了的。为了得到权势,乡党、朋党将会层出不穷。
这一点,君王是必须掌控得体的。
而另外,从君王的角度去看,官员是联系君王与百姓的桥梁。若桥梁腐朽了,则万民心中无君王。”
毛老人家在一九六十四年谈到培养接班人有五条标准,现在他抓过来改头换面一下。
“以往的朝代,除了朝堂上的官员外,君王很少任命中下级官员,基本都是吏曹或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无论是出仕,还是原官起复之人均由吏部铨选。
在实行科举选士后,每科进士的考第品评不但要在吏部兵部备下档案,君王的宫殿里也要留存。虽然不一定要时时翻阅,最少要心中有数。
虽说六品以下文武由吏部和兵部负责、六品以上的文武由宰相主管,但在实行新的培养制度下,君王也可以体现自己的意志。
其次,有序选用官员的关键是实行任期制。
实行任期制的第一点是重启退休制。
《礼记·曲礼上》中,有“大夫七十而致仕”的记载。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
人到了耳顺之年就再难有进取之心。这个年岁的人更多想的是为后人铺路、为家族谋取利益。即便他们依然效忠与君王,私心也会慢慢增加。
在开科取士后,更多的官员等待着君王的选拔。
若是定下一个退休制,那些年长的官员就要想着能否全身而退不要留下骂名,而壮年的官员就有了升迁的希望,把精力都尽量多的用在官职上而不是钻营上。
当然,那些能力杰出的官员不能到了六十或六十五岁就不再为君王效力,完全可以筹建一个咨政堂。君王每有难事都可以请他们来问政的。”
李世民再次点头,这个想法周全可行。
“实行任期制的第二点是把官员的任期年度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官员任期的规定,但因朝代更迭。政局不稳等原因,执行力度并不严苛。
到了隋唐,哪怕每年有大量的进士等待铨选,依然没有实行任期制。真正的任期制要等到北宋才开始的。
宋朝官员的任期制分两种。
进士出身的官员,按磨堪规定是“一年一考一迁转“。也就是一年考核一次,达标就可以升官,不达标留任、或者平级调任。三年必定升一级。也就是最多在一个地方任职三年。
非进士出生官员,规定是“三年一考一迁转”。三年有一次升迁的机会,达标就可以升官,不达标留任、或者平级调任。最多九年,一定升迁。也就是最多在一个地方任职九年。
这就是为什么宋朝的进士受青睐的原因。
混得好的,一路正常升迁,考中进士,任职十年就能当上副宰相的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枢密都承旨等一级的高官。
“可以是两年一任或三年一任,连任两任。
两年或三年一考一迁转。考第品评达到要求就可以升官,达不到要求的,说明他们执政能力平庸,不要给他们什么平级调任的机会,直接罢官。反正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仕子参加科举考试,不愁官员不够用,也不愁没有能力出众者。
只要全大唐的官员都能做到能者上不能者下,每一位官员都会尽心尽力的治理地方或为君王谏言,不但君王不用担心吏治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某一位继承者短寿、平庸等状况出现。”
关于官职,他还有很多想法,但他认为时机不成熟,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