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咸丰不容易(1 / 1)
果兴阿一直自认为有金手指,自以为掌握着大局的发展方向,所以杂务科只关心与果兴阿有关的情报,对于朝廷大政关注的并不多。朝廷的动向,都是从皮润民等人特意托关系弄来的邸报上看到的,而这些邸报很多都不全,再有就是已经过期了好久。所以果兴阿一直都不知道,在他被人弹劾之前,朝廷其实还有一场风波。
咸丰跑到承德来,完全是出自僧格林沁的建议,肃顺等人也就是认可而已,其实朝廷里大多数官员都是反对的。承德虽然有第二政治中心的地位,但是其实从嘉庆二十五年开始,就已经不再被重视了,并不是非常好的选项。僧格林沁让咸丰到承德来,其实多少也有些私心,承德毕竟离蒙古近一些,咸丰久驻此地对于蒙古各部在朝廷上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咸丰在承德只是巡幸而已,和议已经达成,咸丰就该回京师了。不仅奕欣联合了桂良、文祥、胜保等一批中央官员奏请御驾回銮,如河南巡抚庆廉等外省官员也都上奏请御驾返京。战事刚刚消弭,国家正在动乱之中,咸丰作为一国之君还是早点回家的好,起码可以安定人心。不过咸丰可不这么想,洋人虽然从北京退兵了,但只是退到了天津,并没有完全撤离。而且奕欣在北京已经做大了,咸丰才不会回去送死,他得先处理了奕欣在北京的势力,然后再研究返京的事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文武百官正式分裂成了两大集团,一是奕欣为首的北京派,一是肃顺为首的承德派。奕欣也有人在承德,肃顺也有不少干将在北京,两派只是以首领所在的位置命名。
当然大部分官员不属于任何一派,他们不是中立,而是中庸。全都只准备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事都不想搀和而已,但是奕欣还有高招。咸丰自认是“且乐道人”,准备在承德以美女醇酒自尽,死也不肯回京,奕欣是看清楚了。但是天子久驻于外,势必会引起中外浮议,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奕欣使出了连消带打的一招,再将了咸丰一军,而且把看热闹的一部分官员也给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奕欣的高招便是釜底抽薪,咸丰不是不肯回北京嘛!奕欣直接建议迁都西安。
奕欣的奏折可谓是有理有据,没看清自己弟弟棋路的咸丰大为动心,差点真的下旨朝议。奕欣先是分析了承德的劣势,其一是承德地处塞外,气候寒冷物产稀薄,长期供养朝廷十分困难,而且向承德输送物资也极为不便。其二是承德的地理位置也不好,临近山海关等地,似英法联军这样的敌人可以从海上登陆辽西,进而攻击承德。而且这地方距离蒙古和东北都近,也就是说离俄国人也不远,实在是非常的危险。而西安则没用上述的问题,首先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有四塞之险要可守,不像在北京要天子守国门。而且中国虽然眼下狼烟遍地,整个国家都快打烂了,但是无论是洋人、太平军、捻军都没有侵扰到陕西,陕西几乎是大清唯一的一片净土。西安又是多朝故都,在中国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咸丰如果迁都西安,一样可以收拢人心。而且西安交通便利,朝廷迁移或者物资转运都十分的方便,不会有太大的靡菲。奕欣甚至搞了一个出来,把迁都西安的全盘计划都给安排好了。
奕欣这招很辣至极,如果不是肃顺在旁边提点,咸丰差点中招。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早已向东南倾斜,西安虽然有着无数的好处,但是已经属于偏远之地了,咸丰如果真的冒冒失失的跑到西安去,可就是自绝于天下。而且一旦咸丰西迁,奕欣肯定会进一步控制北京和咸丰分庭抗礼,到时候政治经济命脉都在奕欣的手里,又可以在北京勾结洋人,咸丰这个天子就与傀儡无异了。虽然咸丰没有中计,但是还是有大批的官员下了水,归附到了奕欣的麾下。这些人原本都是看热闹的,本不准备参与奕欣与咸丰的兄弟之争,但是西迁涉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也就纷纷下场搏杀了。
久驻承德、回銮京师、西迁避敌这三种意见中,西迁的呼声最高。久驻承德这一现行方案,直接被大臣们给否了,蒙古派势力本来就是少数派,僧格林沁战败之后更是大不如前,所以承德只能是权宜之计,根本没有长期维持的可能。回銮京师大臣们到是没意见,可是咸丰和肃顺不答应。不搞定了奕欣,肃顺自然不肯回去,咸丰则还要多考虑一个不跪之臣的问题。所以就只剩下了西迁一个选项,不过肃顺当然不会顺了奕欣的意思。
咸丰无力招架奕欣的西迁高招,肃顺却反手就反将了奕欣一军,肃顺的办法同样是釜底抽薪。奕欣主张西迁,肃顺也派干将出马主张西迁,不过地方可不一样,奕欣主张西迁西安,而肃顺则安排人主张西迁太原。不仅一下子就割裂了奕欣刚刚收罗的官员队伍,而且还把另外一部分没下水的官员给拉了下来。大批山西籍或者与山西有千丝万缕关联的官员,全都下了场,大力支持西迁太原。双方都有丰富的理由,但其实不过争的是个利字,大言炎炎之下,夺的不过是个权字。关系到了权利根本,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团和气变成了赤膊上阵。一时朝廷好像进入了党争岁月,两派人马反复绞杀,吵吵嚷嚷之中,奕欣西迁的妙招便搁置了下来。原本通过西迁之议壮大起来的北京派,一下子内部又分裂成了西安派和太原派,肃顺则以一招拖字诀,保着咸丰稳坐钓鱼台。
朝议这一套走不通,奕欣便换了一种方式来反击,便是弹劾果兴阿事件,不过这次他的剑锋偏的太厉害了。攻讦果兴阿一事,虽然是宝鋆提出来的,而且是以获取果兴阿军火生产工艺为诱饵才说动了奕欣。但其实奕欣自己未尝没有这种想法,他和咸丰的政治斗争陷入了困局,咸丰占据了皇权的优势,拖得越久对咸丰越有利,而奕欣则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急于打破这种僵局。当一切常规手段都无法取得效果的时候,奕欣只能兵行险招,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果兴阿。
果兴阿少年得意,性格中又有一种怪异的强硬,所以一旦咸丰对果兴阿采取激烈措施,果兴阿的反弹一定会更加激烈。奕欣非常了解自己的皇帝哥哥,他没有做一个有道明君的资质,肯定会以激烈的方式来处理果兴阿,宝鋆对果兴阿的攻讦必然会导致两人的全面决裂。支持宝鋆不仅又可能获得强军的秘技,还可以进一步的笼络宝鋆,但最关键的便是刺激果兴阿,奕欣无数次的幻想着果兴阿与咸丰开撕的画面。果兴阿根基太过浅薄,自身部属的结构也很成问题,所以果兴阿没有自立的能力,一旦与咸丰决裂,果兴阿除了支持奕欣别无选择。
密切监视着承德的奕欣,终于等到了果兴阿与咸丰兵戎相见的场面,但是他万没想到果兴阿会如此强悍。春佑的热河驻军以及咸丰的护驾兵马,在果兴阿的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果兴阿居然在一瞬间就把咸丰给制住了。而且宝鋆的事情办的非常不利索,给了咸丰和果兴阿和解的机会,大好的机会再次溜走了。
春节双方到是过的很和气,不过咸丰也不是吃素的,过了年便马上对奕欣还以颜色,而且他拥有一击毙敌的能力。奕欣虽然党羽众多,但是朝堂之争,咸丰是掌握着绝对主动的,除非所有的官员都坚决的支持奕欣,不然奕欣永远也别想在朝堂上战胜咸丰。奕欣想要赢咸丰,只有行险,以雷霆一击解决咸丰。而京师唯一能帮奕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掌管着京畿防务的胜保。与果兴阿的对抗,让咸丰深切体会到了军队的厉害,所以胜保便成了咸丰的首要分化打击对象。
胜保麾下最核心的部队,便是他从八里桥带回来的五千多人,以及在主持京师防务时期收拢的万余勤王兵马,其他的杂牌部队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刚一开春,咸丰立刻命令胜保分所部精锐五千给僧格林沁,前往山东剿灭捻匪。没到撕破脸的时候,胜保也不敢抗旨不尊,只能乖乖的交出了五千精锐。胜保是文人出身,这些部队虽然与他亲厚,但绝没有特别深厚的情谊。胜保有可能裹挟着这些人作乱,但是这些人绝不会在知道内情的情况下与胜保同生共死。僧格林沁是军中宿将,威望素来很高,压服这些部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分了胜保的兵还不算完,咸丰根本就不能容忍胜保继续留在京师,所以僧格林沁才拉走了胜保五千精锐。咸丰便马上下旨,命令胜保滚出北京,前往直隶与山东交界地带设防。正是胜保被调出北京之后,咸丰才安排了果兴阿去东北的事。本来咸丰的一番布置,已经解决了奕欣和果兴阿两个隐患,但是可惜变化总是比计划快。
常败将军胜保居然走了狗屎运,刚刚垂头丧气的出了北京,一个五百万大奖就砸在了他的头上。兵困鲁西的宋景诗烟旗军一万余人,穷极思变全伙接受了胜保的招安,归顺了胜保。胜保未动一兵一卒,红口白牙的白话了两句,就克复了丘县、馆陶、冠县、莘县、朝城、观城等六座县城,更是收编了万余精兵。
咸丰一步步把胜保赶去江南的图谋彻底被打乱了,原本准备打发去北大荒的果兴阿,当然就不能走了。咸丰相信在自己与奕欣之间,果兴阿还是支持自己的,现在胜保莫名其妙的做大了,咸丰需要果兴阿留下给他护驾。有果兴阿的固安军在,任何的武力威胁都将变成笑话。果兴阿在邸报上找到的消息,便是胜保拥兵数万,于直隶和山东交界耀武扬威的情况。
只想早点脱身的果兴阿,正在犯愁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走,宫里却又来了人,懿贵妃要请他单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