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刘备的底牌?(1 / 2)
这一次出征,秦霄依然选择了亲自出战。
主要是手下个人武力方面堪称顶尖的猛将太少。
张辽、岳飞都是很出色的统帅,但个人武力方面要略微逊色一些。
张辽还好一点,好歹能排在“三国二十四猛将”之中。
岳飞的个人武力,在这种级别的战场上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甚至在指挥、调度大军方面,更多的都是凭借经验和智慧,而不是单纯靠着面板属性来提高胜率。
与张辽这种“面板流”有很大的差别。
打仗,不必过多考虑文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只谈武将的话,刘表手下算得上能“独当一面”的猛将有甘宁、黄忠两人。
刘备手下则有关羽、张飞。
这四人的威胁性都不小。
单靠赵云、张辽两人,哪怕再加上刘三刀和芙蕾尔,也未必应付得过来。
秦霄必须要亲自坐镇,以防万一。
仔细考量了两边的实力对比之后,秦霄让张辽负责对付荆州刘表那边,带上刘三刀、赵云,以及三千陷阵营。
而岳飞这一路,则由秦霄和芙蕾尔亲自出手,对付关羽和张飞。
对于这两位猛将,尤其是关二爷,还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的。
当然,如果有的选的话,恐怕关二爷并不会想要这份“尊重”就是了。
整个中原都是秦霄的地盘,大军一路畅通无阻,仅仅只是不到十天的行军,就陈列在豫州北部的颍川一带,分列东、南两个方向,准备应对刘表、刘备的入侵。
而这个时候,刘表这边的战争动员都还没有完成。
刘备虽然准备得更快,但为了等刘表,也只能按兵不动,错失了最佳的战机。
在众多顶尖文臣的协助下,秦霄麾下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其它诸侯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而且“猪队友”的功劳也不小。
要不是刘表这个猪队友拖了后腿,刘备起码能在秦霄的大军赶到之前攻破几个县,占据一小块区域。
不过,几县之地,比起整个战略的大局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抢先去争夺这点巴掌大的地盘,还不如养精蓄锐,等刘表那边一起行动,反而能给秦霄施加更大的压力。
毕竟刘备手下兵少将少,这次“攻坚”的主力还是刘表。
若是刘表的大军迟迟未到,刘备一家动手,说不定要被秦霄揍的妈都不认识。
现在的姿态虽然紧张,但并未真正开打,没有给秦霄出兵的借口,等到刘表的十几万大军准备完毕,双方联合进攻,更加容易取得理想的战果
不得不说,刘备这家伙在原本的历史上能成大事,面厚心黑是一方面,战略眼光也是不错的。
对方没有主动出兵,秦霄确实是不太好先行挑起战争,只能将大军陈列于边境,每日大张旗鼓地操练,做出一副大兵压境的姿态,但却并不会真正跨过边境线一步。
除非对方先行挑衅,给了秦霄出兵的借口。
但刘备在这方面非常的谨慎,哪怕秦霄手下的士兵每天隔着边界叫骂,问候遍了对方族谱上的女性亲属,也坚决骂不还口,更不要说主动攻击了。
反而是南线刘表那边先打了起来。
以其侄子刘磐为首,又任命魏延、黄忠等大将,总计十几万大军,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跨过边境线,对颍川郡发起攻击。
张辽率军迎敌,在没有动用陷阵营的情况下,和刘表的大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双方互有胜负,谁也没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若是出动陷阵营,不说一举击溃刘表,但获得一定的优势,将刘表大军击退还是不难的。
但张辽并未这么做,而是故意示弱,与刘表大军纠缠,寻找一击致命的机会。
刘表麾下大军不算太强,人数虽多,但四五阶的二线部队占了大头,实际上战斗力还不如张辽手下的十万大军。
唯一的优势在于将领比较多。
单单只是在三国演义中留名的,就有刘磐、李严、蔡瑁、黄忠、魏延、甘宁、邢道荣、文聘、黄祖九人。
不过,刘表这个人,在演义中是出了名的不善用人才,一手好牌打的稀******如说甘宁,他是江上水贼出身,投奔刘表之后并不受重视,扔在了黄祖手下,颇受冷遇。
后来甘宁投了孙权之后,反杀黄祖,一战成名,成为了吴国最顶尖的几名大将之一。
此外,文聘也是打败过关二爷和孙权的猛人,但也是到了曹操帐下才被挖掘出潜力,在刘表帐下的时候并不受到重视。
反而是邢道荣这个和刘三刀差不多的武将——这里指的是没有得到尸骨脉之前,只有d级武将的刘三刀——成了刘表手下的“代表性名将”,可谓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了。
刘三刀、邢道荣、潘凤,三国三大“战神”,也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老梗了。
能把邢道荣当成宝贝,多少也能看出刘表的眼光怎么样。
至于秦霄也把刘三刀当成宝贝这事……
呃,刘三刀不是已经“进化”了吗?
这不一样,不一样!
咳咳!
总之,因为刘表这个对手比较废的缘故,尽管手下能人不少,但连一半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张辽藏了赵云和陷阵营这张“底牌”,依然可以和对方打得有来有回。
至于不出动全部力量,一方面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用赵云+陷阵营的组合,一举取得最大的战果。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刘表拖在战场上,吸引刘备参战。
对于秦霄来说,刘表的威胁无关紧要,真正算得上对手的,只有未来的魏蜀吴三国,以及现在的袁绍、袁术。
若是能提前按死刘备这个威胁,哪怕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但,必须要让刘备先动手,给自己开战的借口,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汉室宗亲”这个名头,虽然信他那一套的人不多,即便是信了的人也未必在乎,但对天下舆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若是刘备不主动打过来,秦霄先去打他,虽然能提前消灭掉一个潜在的大敌,但却也未必真的划算。
至少在自己的“发育期”结束之前,名声和人心这两样东西,对秦霄还是很重要的。
刘备虽然谨慎,但毕竟是和刘表达成了攻守同盟的协议。
刘表那边久攻不下,便连番催促刘备尽快出兵,给秦霄施加压力。
终于,在刘表的连番催促之下,刘备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出兵了。
六万大军,号称十万,趁夜疾行,试图绕开秦霄的防线进入沛国。
但岳飞统兵,重在一个“稳”字,怎么可能犯这样明显的疏漏?
刘备率领大军渡过微山湖的时候,正好被极速赶来的轻骑兵堵住。
见河对岸的骑兵已经集结好阵型,刘备担心大军登岸的时候遭受骑兵冲击,极有可能溃败,于是立即下令撤军。
岳飞也没有追击,双方隔着微山湖遥遥对望一阵,便各自撤离。
“刘备用兵这么谨慎吗?”
收到岳飞的汇报,秦霄皱眉,有些烦闷道:“这样下去,得拖到什么时候?”
“你顾虑那么多干嘛?”
芙蕾尔很奇怪:“既然敌人不强,直接打死他就好了呀!干嘛非要让别人先动手?”
芙蕾尔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童年”,因为幼年时被学者法师灵魂寄生的缘故,实际上相当于是被母巢“催熟”的。
虽然靠着恶魔大领主的血脉传承,在战斗方面天赋惊人,但在其它方面就近乎于一张白纸。
以深渊的习惯,谁的力量强,谁说话就更有力度。
但在人类世界,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是芙蕾尔所不能理解的了。
“这里是人类世界,一个正面的形象更有助于获得外交上的优势。我们现在没办法和全天下所有人为敌,所以名声还是很重要的。这个刘备身份特殊,虽然实力很弱,但我们不能主动去打他,必须要让他给我们开战的借口才行。”
秦霄对她解释了几句,又有些苦恼地抱怨道:“刘备再这么折腾下去,说不定我真的要忍不住先下手为强了。”
虽然在面对一些事情时,秦霄会显得很有耐心。
但其实,秦霄并非是一个耐性很强的人。
毕竟,秦霄成长的再快,也不过才二十多岁,又只是普通家庭出身,并未接受过所谓的“精英教育”,怎么可能真的像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一样行事沉稳?
有时候,秦霄甚至都想要不管后果,直接去收拾掉刘备算了。
但想到“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以及杀死刘备的后果,秦霄还是忍了下来。
若是刘备再这么一副想动但又不动的样子,秦霄真不确定自己还能忍多久。
“主公若是按捺不住,恐怕正中刘备下怀。”
随军做军师的郭嘉提醒道:“根据末将分析,刘备并非不想打,而是希望我们先行进攻,占据大义的名分。”
“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秦霄有些不能理解:“难道他就这么有把握打败我们?”
别看秦霄很忌惮“杀死汉室宗亲”的负面名声,但真要把秦霄逼到这份上,即便有再大的后患,到时候刘备一旦败亡,人都死了,秦霄的下场怎么样,和刘备还有什么关系?
秦霄可不信,刘备会是那种“舍己为天下”的人。
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对刘备有诸多的粉饰,但谁都知道,本质上刘备是一个薄凉无情,面厚心黑之辈。
就和他的老祖宗刘邦一个尿性。
——如果刘备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是真的的话。
“或许……”
郭嘉提出了一个可能:“与刘备结盟的不止是刘表?”
秦霄此前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但郭嘉这么一提,秦霄忽然警觉起来,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你是说,刘备已经与其他人约定,一旦我忍不住打过去,便会有人支援?”
“从刘备的行动来看,不说十有八九,起码也有六成的把握是这样。”
郭嘉一改平日里玩世不恭的姿态,认真道:“以刘备谨小慎微的性格,若是没有底气,应当不至于做如此挑衅的姿态。”
“刘备……谨慎吗?”
秦霄有些纳闷。
对于演义的剧情,秦霄早就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刘备是那种面厚心黑的性格。
但究竟谨慎不谨慎,还真想不起来。
想了一会,秦霄就将这个疑惑抛到一边,仔细思索着刘备另有底牌的可能。
越想,就越觉得郭嘉的分析有道理。
刘备又不傻。
六万大军对十万,哪怕再怎么自信,也不可能不去考虑万一打不过的后果。
何况,刘备之前就被吕布按在地上揍过一顿。
秦霄又打败了吕布,要说刘备会小看自己,秦霄是不信的。
刘备能在未来成为一方枭雄,肯定不会是那种大意轻敌的性格。
既然不敢保证必胜,还反复挑衅,多半是另有底牌。
这个时期的刘备,虽然和原本的历史上不一样,但拥有的势力其实也没强到哪里去。
他手上的牌几乎都是明牌,有多少将领,有多少钱粮、兵力,都是明摆着的。
真要说隐藏起了多少大军,秦霄不太信。
最大的可能,确实是如郭嘉所说,另有盟友。
只是……
这盟友会是谁呢?
“离我们够近,又能支援到刘备的,恐怕只有袁术和袁绍了吧?”
秦霄在记忆中搜索了半天,有些不太确定道:“好像原本的历史上,刘备投靠过袁绍?会不会是他?”
“刘备投靠过的人可多了……”
岳飞对这些“历史”如数家珍,盘点道:“陶谦、孔融、公孙瓒、刘璋、刘表、袁绍、吕布、曹操、孙权,甚至据说还短时间投靠过袁术,只是未见正史记载,只有野史有过传闻,不知真假。”
不愧是三国交际花,这人脉……
秦霄忽然有一种无语的感觉。
若是按照“历史”来推算刘备可能的底牌,那变数也太多了。
几乎三国时期稍微有点名气的诸侯,都曾经“收留”过刘备。
再加上秦霄来此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个时期的刘备,连“老巢”都换了地方,根本没办法推算他有可能和哪个,或者哪些诸侯达成了盟约。
“从大势上来推断更靠谱一些。”
郭嘉忽然开口道:“请主公命人拿地图来。”
秦霄连忙吩咐下去,立即有人抬着地图送到营帐内。
地图并不算详细,地形方面的标注就非常的粗略,但对每一座城镇,以及各方势力的归属倒是都有所标注。
“荆州刘表,已经和刘备结盟,正在颍川一线与我军交战,不可能有充足的兵力支持刘备,暂时不去提他。”
郭嘉站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先是指向中原东南的方向,说道:“袁术此时正在与孙坚纠缠,孙坚虽势弱,但麾下将士敢于拼命,袁术自己分身乏术,若是敢于分兵支援刘备,恐怕正面会扛不住孙坚的压力,因此不太可能是他。”
至于孙坚,那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袁术的强势进攻,孙坚只能勉强抵抗而已,哪可能在这关键时刻分兵去帮刘备?
刘备的交际能力就算再怎么强,也不可能让别人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的情况下,还来给刘备撑场面。
秦霄思索片刻,赞同了郭嘉的判断,开口道:“袁术、孙坚可以排除。”
“再说西边。河内张扬、南阳张绣,只能算是小诸侯,且与徐州相隔甚远,出兵无路。要说与刘备遥相呼应,共同瓜分中原,或许有可能。但要说支援徐州,这说不通。”
郭嘉指了指西边,一南一北两处领地,紧接着摇了摇头。
皱着眉头思索片刻,郭嘉看向北方,开口道:“这里,袁术、公孙瓒、曹操三方纠缠,混乱不堪。根据我方的情报,这三人当中,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再加上公孙瓒、曹操手中兵力不多,需要两方联手方可抵御袁绍大军。要说有分兵支持刘备的可能,恐怕也就只有袁绍或许有这个余力了。”
根据秦霄获得的情报,吕布似乎是投靠了曹操,并没有独立出去成为一方诸侯。
北方战场,秦霄所期待的“四方混战”局面并没有出现,大战不休的依然是三家诸侯。
其中,公孙瓒和曹操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如袁绍,只能采取守势,再加上他们位于幽州一带,相隔遥远,支援刘备的可能性很低。
唯一有条件支持刘备的,也就剩下袁绍了。
秦霄想了想,以袁绍的性格,或许真的可能为了招揽刘备,而派一支精锐部队帮忙。
或许人数未必太多,但只要能打破战场的平衡,就足够给秦霄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过,我却认为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郭嘉话题一转,又说道:“袁绍性格自负、多疑且犹豫不决,为一个刘备而得罪主公,我不认为袁绍有这样的魄力。若是袁绍真的打算与我们为敌,至少也要等到平定了北方之后。否则,无论刘备、刘表给我们造成多大的麻烦,终究不可能将我们打死、打残。一旦我们转过头来对袁绍开战,与公孙瓒、曹操两面合击,袁绍未必撑得住。”
这个推论,倒也算有几分道理。
袁绍是出了名的犹豫不决,尤其在关键时刻缺乏魄力。
如果说刘表是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典型,那么袁绍就是捏着一手王炸,结果非要将大小王拆开来出,活生生把自己给玩死。
只是……
秦霄看着地图上的标注。
所有的诸侯都被郭嘉给排除了一遍,那刘备的底牌,究竟从何而来?
秦霄问出了这个问题。
“主公忘了,在徐州还有一支力量。”
郭嘉指向徐州的位置,说道:“徐州黄巾贼,据闻有二十万之众。其中的壮丁估计也有五六万人。为了防备这支黄巾贼,刘备至少留了两万大军在此。此次联合刘表攻打豫州,刘备只能调动六万大军,便是因为这支黄巾贼。但,主公是否有想过一种可能,若是徐州黄巾贼已经被刘备收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