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估税(1 / 2)
都说年关难过,可大清朝廷刚刚过了年关,先是有英法美俄三国要求修约、传教、赔款、割地,后又是席卷整个大清的应战之声,这些对于朝廷来说,还好接受,至多装装聋子、傻子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即使过不去,拖延一段时间,也是很容易的。。。
嘴上、耳中的责难,这才刚刚有些消停,江南那边就传来了,让人震惊的消息,英法洋夷与长毛贼勾连在了一起,大批的洋枪、洋炮被卖进了长毛贼匪的巢穴天京。
对于这事儿,朝廷起初是不信的,这事儿也很好判断,只有江南的曾左冯说起了这事儿,很可能他们是知道了肃顺的八旗新营,装备了三千火枪的事儿,想要谎报军情,套取朝廷的军费呢!
朝廷本就对曾左有所提防,给湘楚二军买枪这事儿,就是打死朝廷也不会应允的,本以为这事儿只是曾左的手段,可没曾想,一月的时间不到,先是托明阿后是和春,都被长毛贼的火枪队打败,经此一役,托明阿手下原属江南大营的绿营兵算是完全的废了。
和春的江北大营,战后拢起的人马只有战败前的四成不到,许多绿营兵慑于火枪的威力,都半路做了逃兵。
这事儿也不算是朝廷的疏忽,只能算是应对不及时罢了!但原属江南、江北大营的绿营兵,仅剩了四成,这样的结果却是朝廷不好接受的。
苏浙连续的大战,好在有冯桂芬的人马救助,不然这托明阿与和春。就要全军覆没了。但少了托明阿与和春的那几万兵马。苏浙一带的合围之势,已经算是被破了,好在长毛贼战败了和春二人之后,就回师西进了,不然苏浙难保啊!
慑于长毛贼火枪队的犀利,皖赣的局势,也出现了大变,曾左的湘楚二军。撤出了许多地方,只能固守围困长毛贼了。
若不是长毛贼西进,若不是广州的杨猛做出了正确的部署,这铁壁合围的法子,就要功亏一篑了!
而杨猛派出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刚熟悉了一个月枪械的肃顺所属八旗新营。
肃顺入苏浙的时候,也与长毛新秀李秀成过了几招,死伤了三千多新营的人马,而斩下的首级却有七千余,这样的战局在杨猛看来算是败了。这两万余八旗新营的战力,足以对抗四五万的太平军。折损三千人马,只弄死了李秀成七千人,虽不是惨败,但败得也不怎么好看。
但这样的战局在朝廷看来却是大胜了,本来肃顺有完胜的希望,但这厮的运气不好,遇到了杨秀清新组的洋枪队,那三千死伤,多半是由洋枪队造成的。
白白的损失了三千人马,杨猛直接差人去苏浙一带,强行打了肃顺三十军棍,这三十军棍打得肃顺皮开肉绽,过去的杨猛亲随,也狠狠的骂了肃顺一顿,挨了打、挨了骂的肃顺,也是怒火中烧,一下就把杨猛告到了朝廷。
这次损兵折将,罪责不在他肃顺身上,若不是遇到了长毛贼的洋枪队,这八旗新营首战必然是一场大捷的!他肃顺好歹是宗室,当着满营两万余人的面,被暴打一顿,肃顺就是修养再好、城府再深也受不住啊!
身在广州的杨猛也是不依不饶,肃顺告状的折子上去了,杨猛直接就上了请杀肃顺的折子,跋扈的杨老三这几个月可没怎么杀人,只因为肃顺指挥不利,就要宰掉一个宗室,朝廷自然是不会应允的。
朝廷这边不允,但八旗新营的指挥权,依旧在杨猛的手里,见朝廷迟迟不予批示,杨猛差人就到了苏浙,要当营杀肃顺。
这下肃顺知道捅了马蜂窝,带着三千火枪兵,急匆匆的就逃回了京师,至于苏浙的八旗新营,他则是留给了副将代管。
“混账玩意儿,你这一仗,说白了还是杨三哥练兵有方,你肃顺是吃了猪油懵了心,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杨三哥在折子里说的,你肃顺打仗不知避让,害死了三千八旗子弟,打你三十军棍,是想让你记着这个教训,你倒好,一份折子就把杨三哥告到朝廷了,那位可是打过僧格林沁的,你这不是找死吗?
既然回来了,就别回去了,呆在京师再练一支新营,杨三哥的法子照旧!”
匆匆逃回京师的肃顺,可是被杨老三给吓着了,朝廷不许他敢强杀,这次得亏跑得快,不然非死在杨老三的手里不可。
“陛下!奴才之前全无与火枪队作战的经历,在战阵之中出些差错在所难免,可他杨猛不分青红皂白,当着满营两万人的面,扒了裤子就是一顿军棍呐!
这么做,奴才以后还怎么带兵?
陛下,长毛贼的洋枪队犀利的很,朝廷还是要早作打算的,杨猛的跋扈奴才看不上,但他的练兵之法奴才还是甚为敬重的,八旗新营的战力,至少十倍于广州将军所部,面对五千人的长毛贼火枪队,依旧死伤了三千余人,若是湘楚二军对上了,只怕也是惨败呐!”
与杨老三交恶,肃顺也不想的,只是这杨老三治军太过无情了,一军主将说打就打说杀就杀,这也太跋扈了!
当日挨揍、挨骂之后,肃顺也是实在气不过,才发了那份折子的,事后他就后悔了,可不曾想,这杨老三竟敢强行杀人呐!
面对皇帝的斥责,肃顺也知道这次错在自己,加上皇帝对杨老三宠信有加,他也只能就坡下驴了。
“知道是自己的差错就好!杨三哥进广州的时候,当日就差点杀了叶名琛,你怕是不知道吧?
过些日子待杨三哥消消气,你备上一份厚礼吧!这事儿朕给你说和一下,记住喽!轻易不要招惹杨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