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父子(二)(2 / 2)
朱慈烺虽是厌恶周奎,但终归是自己的外祖,总不能让母后为难,只得满口答应下来。
在这期间,朝中还收到了两封公文,惹了朝野上下的争议。
永昌王李自成允了崇祯的发兵请求,由权制将军李过出兵汉中,朝重庆进发。
在群臣的眼中,即便李自成封王裂土,毕竟是贼寇出身,求助于李自成,等于是向贼寇低头。
同样让群臣气恼的是,原山东总兵刘泽清以身子有恙为由,停留在山东兖州府,拒不奉诏进京。
刘泽清此举,分明是在挑衅朝廷权威,内阁却无可奈何,只得劝崇祯下旨勉励。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朱慈烺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马车行驶在京中的街道上,发出辚辚的响声,和周围的马蹄声混杂在一起,颇有一番气势。
自朱慈烺记事以来,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每出宫,总会朝马车外看,见到街上鳞次栉比的商铺和宅第,心中莫名的兴奋。
然而在今日,他却没有什么看的兴致,因为马车里,还坐了一个让他无比烦心的赵云蘅。
他在一早拜别了父皇和母后,准备出宫之时,乾清宫大太监王承恩却将他拉到了一边,给他下了一道密旨。
崇祯只说南京的宫中许久没人长住,怕朱慈烺孤单,须带上太子妃赵云蘅一齐南下,也好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这,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一时错愕,不由腹诽起自己的父皇,自己的这个太子妃,不过空有一副皮囊而已,哪里会照顾人?
此去凤阳,他身上可是背负着重任,说不定还会遇到险象环生的场面。
带上赵云蘅这个累赘,岂不是处处拖他的后腿?
再说,南迁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就让自己把家眷也带过去,若是教朝中的大臣知晓,怕不是要闹翻天?
难怪范景文临阵推脱,看来是对父皇的安排极是不满。
但旨意已然下了,任凭朱慈烺如何不喜,他只得乖乖遵从。
他也知道父皇的脾气,如果他打定主意抗旨,那个随行的锦衣卫同知李若琏,照样会把赵云蘅强行塞入到他的马车里,然后再顺手把他的言行禀报给父皇。
与其惹父皇发怒,倒不如顺从父皇的意思,两京相隔千里,让这个惹人厌的女人随着他一起奔波,吃些苦头也好。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自觉的看向了坐在他斜对面的赵云蘅。
赵云蘅神色极其平静,手里正拿着一本书,聚精会神的看着。车窗上的布帘随风而动,窗外的日光透了进来,正映照在她的侧脸上,显得那张脸格外的明媚灿烂。
这一刻,朱慈烺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发觉到朱慈烺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停留,赵云蘅扬起了脸,举起了手中的书晃了晃,笑问道:“殿下,你要看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