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北林军,入伍(1 / 2)
叶闻劫离去后,张大邱在一处营帐中,与罗知因交待各项事宜,“小罗兄弟,要注意的事情我已与你说明,平时多观察多想即可。”
“按叶师的安排,你先编入辎重营,方便以小见大,了解这军队运行之规律。”
“好,那便多谢张校尉了。”罗知因抱拳道。
“小罗兄弟,在外你要这样称呼我,但私下无人之时,咱俩还是兄弟相称。”张大邱笑道:“叶师对你欣赏有佳,说你不出三个月便可建立功绩,到时候我再稍微运作,将你调入前锋营。”
张大邱左右张望一下,使了个眼色,“小罗兄弟,你给老哥交个底,你现在什么境界?”
“三尸境。”罗知因想了想,补充道:“以上。”
“好小子,年纪轻轻就已进入三尸境,还以上!你可比老哥我强多了,要不是叶师指点,我可能还是个一元境顶阶的小兵头。”
“张老哥,你的武学,难道是叶师传授?”
“小罗兄弟,我可不是武士,而是修道者。”张大邱释放出一丝灵力,“军队之中,可不都是武士,其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修道者,不能光以外形判断。”
“如今人人都可以修道,修道者偶尔也兼修武技,以备不时之需。说起来,这一切还得感谢叶师之父,叶老。”
“叶老?”罗知因修道未入门,并不知道这在道家如雷贯耳的名字。
“对,叶师之父叶辙台,二十多年前感悟‘物之理学’,传授给众多平民。虽然前朝皇帝武烈帝血洗叶家,疯狂镇压牵连之人,但物之理学仍如野火燎原般传播开来。”
“对平民而言,能够修道,便能改变一生,即使要以生命交换,也在所不惜。”
“尤其是本朝天子,在得到一股平民修道势力相助后,终于取武烈帝之宝座而代之。在那以后,平民修道不再受限,宗族不再一家独大,而是与平民分庭抗礼。”
本朝天子刘启原为前朝文慧帝皇子,文慧帝死后,其弟刘睿篡位,自号“开天大帝”,实行血腥暴政,民不聊生。
刘睿登基后,血洗皇宫,文慧帝十一子均被杀害,唯有刘启假死逃脱。
开天五年,刘启举兵杀入昶安城,终结刘睿之暴政,赐其恶谥为“烈”,史称武烈帝。
刘启登基之后,取年号为“慈新”,意为“以仁慈待世人,换帝国之新生”,其登基之初广为推行仁政,减免税赋,使天下休养生息,在百姓间口碑颇佳。
“原来如此,创出物之理学,乃至牺牲生命传播之,叶老可谓大哲、大贤。”罗知因叹道。
“不错,也正是因为物之理学,军队实力明显增长。如今新入伍之人,不用多久便能进入一元境,比常人力量要大上不少。”
如此……罗知因陷入沉思,既然帝国军队日渐强盛,贸易繁荣,十年间,帝都民房甚至没有走过一次水,百姓可以说是安居乐业,人人感恩皇恩浩荡。
为何偏要在此时,诛灭罗家三族?
罗知因之前猜测,是父亲上书触及皇家利益,但不知以仁慈著称的刘启,为何此次却如此暴虐?
一切根源,竟似乎隐隐约约从二十年前开始,指向这军队之中。
“好了,小罗兄弟,军内十人一什,五人一伍,设什长,伍长,帐外就是你的伍长董林。咱们出去吧。”张大邱道。
“好。”
罗知因跟着张大邱出了营帐,帐外站着一个身材魁梧高壮的中年男子。
张大邱一脸严肃,命令道:“董林,罗知因收兵归队,按军规训练。”
“是!”董林应道,带着军士特有的利落,“罗知因,跟我走。”
董林领着罗知因来到一个简陋的营帐,掀起帐门,顿时里面传来一句句怒骂:“哎呦,哪个龟娃子走了风了!”“关门关门,冻死老子了!”
“哦,原来是伍长来了。伍长,给咱带了啥好酒没?”
“酒酒酒,就知道酒!”董林怒不可遏,走到那通铺前,一脚把个军士踢下床,“娘的,都日上三竿了,还不给老子爬起来!”
那摔在地上的男子看似瘦弱,却也不怕冷似的趴在地上,懒得挪动一下,“伍长,我这可是军伤,起码得修养三日。”
“三你个头!”董林抽出一根皮鞭,“刁在冲,再不起来,看我不抽你!”
那被唤作刁在冲的男子“腾”的一下跳了起来,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不过他看到通铺上,还有两人正在闷声看戏,不由怒从心来,手如闪电般把另外两人被褥掀起。
天寒地冻,床上那两人穿着贴身棉服,突然来这一下,顿时浑身一个激灵,赶紧手忙脚乱找回被褥盖上,一边纷纷骂道:“冲哥你不地道啊!”“刁在冲,你给我记着!”
刁在冲哈哈大笑,“叫你俩看戏,这下老子也看个猴戏。”
“啪!”的一声鞭响,董林喝道:“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