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入职(2 / 2)
接着轮到榜眼和探花,两人都是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接下来的进士,就需要各显神通,争取好位置。
有关系的找关系,有钱的用钱财开路。
有的能进翰林院做庶吉士,有的能进六部观政。
其他的进士则被分到全国各地任职知县。
有关系的能分到富裕的县城,没关系的只能去偏远的地方任职。
没关系又没钱的只能去一些,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任职。
名次靠后,又没关系没钱的,或者得罪大官的,甚至只混得一个正八品的县尉。
这就是本来该得的官职,被有关系有钱的举人截胡了。
张伟三人成了翰林院的史官,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所以皇帝上朝的时候,张伟三人得跟着上朝,还得在一旁默默记录皇帝说的话、做的事。
皇帝不上朝的时候,他们就负责在掌修国史。
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只是天启皇帝不相信文官,反而宠信太监,使得翰林院的作用完全发挥不出来。
太监中的魏忠贤特别出位,尽然得到天启的信任,将他授职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可是魏忠贤不认识字,天启便再提拔一个太监李永贞为秉笔太监。
皇帝下达命令之后,会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记录下来,然后再转交给内阁,等到内阁大臣们拟定好具体的命令,再转交司礼监。
然后由司礼监的太监转给皇帝,皇帝看完觉得没问题之后,再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盖上皇帝的玉玺,就成为合法合规的命令,可以下达去让各部门执行。
现在的天启皇帝不爱处理政事,一般不下达命令。
内阁的大臣们拟定的命令,得经过司礼监,呈给皇帝。
皇帝不想处理,就会交给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处理。
然后这司礼监的太监,就代为行驶皇帝的权力,拥有核实内阁命令的能力,一时间风头无两。
现在的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是魏忠贤亲自提拔上来的,知道魏忠贤很得天启皇帝的信任,便事事听从魏忠贤的话。
所以现在整个司礼监,都是魏忠贤的地盘。
另外天启还让魏忠贤统领东厂。
东厂是一个特殊的监察机构,他们有独立的牢房,可以绕开刑部、大理寺等机构,单独抓捕大明的官员,然后审案,关押,处置。
只要开明居马跟魏忠贤不对付的官员,无一例外都被他搞掉。
皇上称万岁,魏忠贤称“九千九百岁”。
所以现如今的魏忠贤,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张伟三人授职之后,便去翰林院报道、入职。
来到翰林院先去跟主官报道,翰林院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身兼其他官职的要员,如今都不在翰林院。
张伟三人只好去跟侍讲、侍读四人报道。
轮级别他们只是比张伟高一级,但官大一级压死人,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恭敬行礼之后,张伟三人便开始正式工作。
张伟呆过翰林院,做过编修,和修撰等等,即使不受待见,没有人过来教导他,照样可以正常工作,而且比一般的翰林院官员,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