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有一种力量叫文物(2 / 2)
光萱
于宁州市文庙紫藤萝下
信纸上还印着酒店的logo,就这么短?李坛把信封倒了倒,几张照片落了下来,全部都是她当天拍摄的展品。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是陶抚瑟女俑。照片背后整齐的写着:
她头发后挽,身着曲裾深衣,双膝着地,上身前倾,眉目清浅,神态安详,我数次凝视着她,她坐在西汉的时光里与我一墙之隔,有时我觉得她离我很远,有时又觉得她离我很近。陶瑟中空,首部有25个弦孔,尾部有4个弦枘,弹奏时置放于地面。当年的琴弦早已不在,当年的美人也终成永恒,穿行在手指之间的,是来自遥远王国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
那时琴瑟起。
如今笙箫默。
李坛又拿起第二张,拍摄的是一对精致的银簪,照片背后写着:
花朵正在绽放,甜蜜的香味引来快活的雀鸟,第一次看到这支唐簪我想到一句诗。
红杏枝头春意闹。
我曾长久的凝视着它,沧海桑田,它依旧散发着温和的光泽,我想象着它们曾被一位丈夫小心的簪在爱妻的发髻中,一千多年前,这两支银簪共同装点了一位女子的云鬓花颜,也点亮了历史的时空。
那时的美人终归尘土,唐宗宋祖终成记忆,然而记忆中的女子莲步轻盈,依旧行走在美好里,行走于日月星辰间。
与之对视
那是超越语言的心动
繁华韶首
不过转瞬
李坛又拿起第三章照片,拍摄的是一把剑,照片背后写着:
这把铜剑长63厘米,被发现时,它静静在漆盒内等待了两千多年,漆盒已朽毁,剑茎呈圆柱形,剑格呈菱形,剑身前窄后宽。
它是百刃之君,最适合一击毙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西汉的铸剑师采用了最上乘的材料。在最有实战价值的地方打磨,让两千年后的技术都为之汗颜。当年血气方刚的男人用它守护一方安宁。远离花哨,归于质朴,以小博大,不欺老幼,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勇士的信仰。
最后一组照片标着号码方便阅读,是一处李坛不知道的地方,不是古物馆,甚至不在吕洲市,是一处挖掘现场,背后写着:
李坛:
最近我频繁出去看各种展览,有书展画展摄影展,当然还有文物展。我现在在宁州市古城北侧一处汉墓,我今天有幸来到现场观摩,我望着年轻的考公工作者,他们衣着简朴甚至简陋,用精密仪器细致的探索着过去,像发出一声声长久的叩问。
这里是汉墓、这里是博物馆,这里死亡中孕育着新生,
阐述着生命不过是一个不断代谢的过程。
千百年来,人类一次次地发出悠长的疑问,也一次次地溶解在沉重的泥土。
那是根源于对生和死的思考。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些注视和抚摸这方土山、这座城池的人都变成博物馆的一部分,有人曾经亲眼目睹这座城一次次在战火中凤凰涅槃,也有人见证了滔天洪水也摧不垮的城门,这座古墓用他低调的方式承载了人类前行的脚步。
两千多年前的战火早已止息
滔天的洪水也归于平静
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
静静的依靠在那里,阐述着一个道理
我们短暂的来到这个世界,但文明不死、精神不死,终将在这里成为永恒。
我为自己曾经的悲春哀秋而惭愧,我为自己在历史中的渺小而感慨,我为自己的执着而自豪,现在,我为自己的洒脱而庆幸。
谢谢你,我学会放过自己了。
ps:纠缠我的人,我已经报了警,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