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清丈结束,大明田亩!(2 / 2)
然而,当时其实已经存在着大量隐田,并且户部掌握的鱼鳞册也多因过时、混乱而不实,实际上的民间田亩肯定要多出很多的。
果然,等到万历朝,张居正进行全国性大规模清丈田亩之后,户部所辖耕地数字直接激增到7万顷!
若再加上4多万顷的军屯田地,那边是一千一百多万顷!
在万历三十一年,出现了历史上大明田亩的最高数字——1161万余顷!
需要注意的是,张居正改革并不彻底,且人亡政息,清丈田亩说是全国性的,实际仍有许多地方未实施,诸如皇室、藩王、勋贵之类的特权阶层也避开了清丈。
所以,当时大明的实际耕地面积肯定要更多。
万历之后,天启、崇祯加在一起的这二十几年间,南方还好,也就贵州遭受了奢安之乱,可北方却是天灾人祸不断。
待到朱媺娖登基称帝时,北方许多土地都被抛荒,百姓或死或逃,十不存一。
这种情况下,藩王、勋贵、地主都活不下去,跟着逃往南方,自然是没多少趁机兼并土地的。
所以,经过朱媺娖发动的这一次清丈田亩,北方如河南、山东、山西、山西、北直隶、甘肃六省,虽然也通过清丈多出了一些土地,但并不夸张。
可南方的几个省份看起来就很过分了。
其中以浙江通过清丈增加的田亩最夸张。
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记载的浙江田亩多达51多万亩,建文时期缩减到47多万亩。
不了解的人,可能会疑惑,刚不是说明初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吗?怎么建文时期耕地面积反而减少了?
这是因为,所谓耕地指的是种植粮食的田地。
洪武时期重农抑商,以生产粮食为主,即便是浙江号称“七山一水两分田”,可如果官府要让在山地上种粮食,那山地自然也就算是耕地。
随着承平日久,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开始其他方面的物质追求,在加上官府管制变得松弛,乃至政策更改,耕地改种经济作物,或是直接种树,这耕地面积自然就减少了。
事实上,在后世大夏国浙江的耕地面积在219年仅为2万亩左右——不是开辟耕地的能力不如明初,而是不需那么多耕地了。
不过,朱媺娖不需要跟后世大夏国对比,只需跟万历朝对比即可。
至于天启朝、崇祯朝,数据都是照抄万历朝的,根本没有对比的意义。
万历朝清丈之前户部典籍记录的浙江耕地面积为39多万亩,清丈之后则是43多万亩,也即是清查出了4多万亩隐田!
此番清丈队伍,先是汇总浙江各府县鱼鳞册,计算耕地总数,发现浙江耕地直降到了37多万亩!
最后经过清丈,实际耕地面积为41万亩,再次清查除了4万亩的隐田!
如果算上因改种桑树等经济作物成为林地的2多万亩天地,说明在万历十年之后,浙江土地兼并及隐田固态萌发,仅用了六十年左右再次变没了6万亩耕地。
气愤之余,朱媺娖又不禁深思其中原因。
觉得和崇祯年间浙江的几次大天灾,以及朝廷征收三饷等苛捐杂税太重脱不开关系。
在天灾及沉重的税赋下,不知多少百姓被逼得卖田地,自然就给了地主阶级兼并及隐匿田地的机会。
说起来,浙江清丈查出的隐田面积只是相对浙江的总耕地面积来讲较夸张而已。
真正清查出隐田多的还是南直隶、湖南两省。
就这,还是南直隶分出了江北,湖广被分为湖北、湖南的缘故,不然在湖广和原来的南直隶清查出的隐田只会更多···
浏览一番后,朱媺娖翻到了后面,终于是瞧见了如今大明的耕地总数——135万余顷!
即135亿亩!
看到这个数字,朱媺娖不禁柳眉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