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坞堡主们(二)(1 / 2)
见众坞堡主神色突变,夏侯焘不免有些吃惊。
他这番话并非完全是桓宣教他说的,倒是很大程度上出自真心。毕竟他这个太守才当不到一个月,就感到了各种不适:政令不出谯城且不说,而且没法摸清手下的胥吏到底在想什么。
这次夏侯焘能被桓宣从谯城劝出来,也正是因为受够了那些阳奉阴违的胥吏。
从前每一任谯郡太守都被他抱怨过,但现在自己当了这个谯郡太守之后,他才明白做事的难处,远不像儒家经典里说的那么清清楚楚。所以还是先顺着桓家兄弟的意思,至少先把赋税搞定。
但士族坞堡主们不满也是有道理的。
毕竟樊雅前脚才被赶出了涡水南岸,这时候夏侯焘居然又提起赋税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这和之前樊雅又有什么区别呢。
坞堡主们不免有些丧气,望着眼前的好酒好菜都没什么食欲了。本来他们还觉得夏侯焘是“自己人”,一旦担任太守,就可以对他们放任自流,现在却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我没有强迫你们交税的意思,只是打个商量,征求意见罢了。”见众坞堡主面露不悦的神色,夏侯焘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于是赶紧补充了一句。
这句安抚没有起到效果——众人见他立场不坚定,说明有机可乘,抗议声反而愈发大了。
夏侯焘手足无措,不知所为,只能急得冒汗。
“我可以作证,夏侯太守和谯郡从前的太守都不一样,他是真心希望大家能够过上一个安定的生活。”见夏侯焘压不住场子,桓景拍拍他的肩,从他身后站出来。
“我们自己就是坞堡主,自然是站在坞堡主的地位来为大家考虑。岂有我反我自己的道理?”
岂有我反我自己的道理?话是这么说,但桓景心里想的却是,将来一定要狠狠地从这些一毛不拔的坞堡主身上薅一把羊毛。只是暂时先用口舌之辩稳住这些人,等会他还有大招。
众人见东道主站出来说话,现在又正吃着他家的饭菜,多少消停一些。他们都觉得征税是夏侯焘的主意,还以为桓景是来打圆场的。
“兵荒马乱的时节,没有兵马,如何能保障你们的安全”,他继续解释,“而兵马,是要吃饭的。如果你们不能提供足够的赋税,那你们的安全恐怕难以保证,你们难道愿意谯郡的军队自行解散吗?”
他先以退为进,看看坞堡主们会有什么反应。
“解散就解散,你那支军队,我们根本不稀罕,自家的坞堡足够保障安全了。”一个坞堡主白了一眼,不屑地回应。
桓景感到有些好笑,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候,居然还幻想仅凭自己就能渡过难关。也难怪,这个时代信息并不顺畅,之前全赖苟晞庇佑,这些坞堡主没有见识过王弥他们是如何劫掠的,所以低估他人力量是常有的事。
“现在正是麦熟的时节,如果统治谯郡的是王弥,他根本不会像我这样和你打商量,直接直接割了你家粮草就跑。你扪心自问一下,遇到这种情况,你们的家丁还有用吗?守着坞堡,能够保住坞堡外的田地吗?”
那坞堡主词穷了,面对这种情况,坞堡确实再坚固也没有用。
“一分钱一分货,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是如何知道你们不只是借机聚敛,而是把赋税用到了实处?”一个寒士提出了他的质疑。
这个问题其实挺关键,之前几任太守都是借着赋税的旗号收受金银,实则中间贪墨了不少。而樊雅则更是把自己当做谯郡的土皇帝,赋税全部被他截收了。
“很简单,你们赋税直接送上粮草就好。铜币金银之物,我们不需要,也不方便你们监管。”
要养一支人马,铠甲武器都可以靠缴获,唯独粮草不可或缺,现在只有粮草才是真正的硬通货。而且这样也堵上了士人的嘴,至少他们不会再说什么桓景是借着赋税的名义敛财。
见众人暂时没有更多质疑,桓景心里清楚,他们只是口服心不服。
毕竟赋税本来就是应尽的义务,道义上可以被攻击的无非两个点,一个是必要性,一个是执行时是否能做到清廉。现在这两点都被桓景用言辞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