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曹沫(1 / 2)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也有一说,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
宋桓公不顾五国盟约,于五更登车离去。
齐桓公闻宋桓公背会逃归,不禁大怒,准备派遣仲孙湫去追。管仲道:“追之不义,可以奉请王命出师讨伐,方为出师有名。可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呢。”
齐桓公问:“何事比此事更重要?”管仲答:“宋国离我国远,而鲁国离我国近,鲁国还是王室宗族,不先让鲁国屈服,何以服宋?”
齐桓公道:“伐鲁应当从何处着手?”
管仲答曰:“济水东北有遂国,是鲁之附庸国,国小而弱,才四姓。若以重兵相逼,其必屈服我国。拿下遂国,鲁必惊慌。然后,派遣一使臣去责其不参加会盟,再派人给鲁夫人送信。鲁夫人希望其子结好于自己娘家,自当极力怂恿。鲁侯内迫母命,外怵兵威,必将求盟。待其来求时,可以答应他。平鲁之后,再移兵于宋,以王臣之名兵临城下,此乃破竹之势啊。”齐桓公点头:“好。”
于是,齐桓公亲自率师至遂城,一鼓而下。因齐驻兵于济水,鲁庄公果然害怕了,召集群臣问计。公子庆父道:“齐兵两至吾国,未曾得到什么东西,臣愿出兵抵抗。”
臣中一人站出来道:“不可开战!不可开战!”鲁庄公视之,是施伯。庄公道:“你有什么计策吗?”
施伯答:“臣曾说过,管子天下奇才,如今掌管齐政,出兵有理有节,这是一不可;北杏之会,齐以奉尊王命为名,如今,是我等违命,理不在我,这是二不可;公子纠之戮,君有功,周王姬之嫁,君有劳,弃往日之功劳,结将来之仇怨,这是三不可。为今之计,不若修和请盟,齐可不战而退。”曹刿道:“臣的意见也是如此。”
正议论间,宫外报道:“齐侯有书至。”
鲁庄公启信,大意是:寡人与君并事周室,情同昆弟,况且,我们还是姻亲。北杏之会,君不参与。寡人请问是何原因?若是怀有二心,寡人也只能惟命是从了。
齐桓公又另拟书信通于文姜,文姜召来庄公说道:“齐、鲁世为甥舅,就算齐国恨我,我也要请求和好,况且,他们还是来请你参加盟约的呢?”
鲁庄公唯唯听命。于是,派施伯答书,略曰:孤实有疾,未能遵命赴约。君以大义责我,孤知罪矣!然而,城下之盟,孤实耻也!若退舍于君之境上,孤敢不捧玉帛以从。
齐桓公得书大悦,传令退兵于柯。
鲁庄公将前往会晤齐桓公,问道:“群臣中有谁能做寡人的随从?”
将军曹沫请求随往,鲁庄公说:“你曾三败于齐,难道不怕齐人笑你?”曹沫道:“正是因为有三败之耻,所以愿往,将一朝而雪耻。”
庄公道:“如何雪耻?”曹沫答:“君当其君,臣当其臣。”
庄公道:“寡人越境求盟,犹如再败。若能雪耻,寡人全听你的!”
于是,鲁庄公带曹沫随行,来到柯地。齐桓公预先筑土为坛,等候鲁庄公。鲁庄公先派人谢罪请盟,齐桓公派人人确定会期。
是日,齐桓公将雄兵布列坛下,手执青红黑白旗,按东南西北四方各自分队,各有将官统领,由仲孙湫统掌。
土坛台阶共七层,每层都有壮士,执着黄旗把守。坛上竖大黄旗一面,绣出“方伯”二字。旁边放置大鼓,由王子成父掌管。坛中间设香案,排列着朱盘玉盂,盛血歃盟之器,由隰朋掌管。两旁案上设有金尊玉斝,太监貂掌管。坛西立石柱二根,系著乌牛白马,屠人准备宰杀,司庖易牙掌管。东郭牙为傧,立于阶下迎宾。
管仲为相。气象十分整肃。齐侯传令:“鲁君若到,止许一君一臣登坛,余人息屏坛下。”
曹沫穿甲,手提利剑,紧随鲁庄公。庄公一步一颤,曹沫全无惧色。将次升阶,东郭牙进言:“今日两君好会,两相赞礼,怎能带凶器?请去剑!”
曹沫睁目视之,两眼喷火。东郭牙倒退几步。
鲁庄公君臣沿阶而上。两君相见,各叙通好之意。三通鼓毕,对香案行礼。隰朋将玉盂盛血,跪而请歃。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齐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管仲急以身体遮挡齐桓公,问道:“曹大夫这是要干啥?”
曹沫道:“鲁国连次遭受兵祸,国之将亡。齐君以济弱扶倾为盟会,唯独不为敝邑着想吗?”
管仲道:“请问曹大夫有何要求?”曹沫答:“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今山东肥城、岱岳、宁阳三县交界处之田,今日请归还,吾君就可歃血为盟!”
管仲看着桓公问:“君王可以答应。”桓公道:“大夫休得乱来,寡人答应你!”
于是,曹沫释剑,代隰朋捧盂以进。两君皆歃血。曹沫道:“管仲主政齐国,臣愿与管仲歃血。”
齐桓公道:“何必要仲父歃血?寡人与你立誓。”于是,向天指日道:“如果不归还汶阳之田于鲁,有如此日!”
曹沫受歃,再拜称谢,宴酬甚欢。
事毕,王子成父诸人,愤愤不平,都向桓公请示,打算持劫鲁庄公,以报曹沫之辱。齐桓公道:“寡人已答应曹沫了。匹夫约言,尚不失信,何况君王呢?”众人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