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名家~黄老学风——尹文(1 / 2)
尹文(前36年-前28年,尊称“尹文子”,齐国人。中国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兼儒墨合于自家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是战国时代的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并且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是当时有名的名家,能言善辩,“白马非马”为代表性的论点,以诡辩著称。尹文的学说,当时很受公孙龙的称赞。
尹文与宋钘齐名,属稷下学派。战国时代的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
尹文对老子的“道”即是“气”思想进行阐发,明确提出了精气说。
1、“道”就是“气”“气”的精粹、精微部分就是精气。老子已经有了“道”就是“气”的思想,曾经提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的观点。道中有精微的东西,这个精微的东西真实而有实效,包含着精气说的萌芽。宋钘、尹文常将“道”、“气”并提,并且发挥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2、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宋钘、尹文继承了老子的“道”是“至大”与“至小”统一的观点,认为精气“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内业》),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小到不可分割,大到没有边缘,都包含有精气。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内业》),构成宇宙万物。
3、精气构成人体,产生生命和智慧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材料,但主要是赋予人体以生命和智慧。
尹文的思想是战国时代的道家学派的前驱,其学说兼儒墨合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因其思想来源及内容与宋钘联系密切,后人将其与宋钘并称为“宋尹学派”。宋尹学派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斗争,取不随仇”,“见侮不辱,救民之斗”。他们主张在国与国之间“禁攻寝兵,救世之战”,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据《孟子》记载,秦楚构兵,即宋钘曾要往秦楚二国“说而罢之”。他们“救民之斗”、“救世之战”的目的,是“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们提倡“以情欲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因此,荀子批评他们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又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只知人欲寡,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
宋尹学派提出“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认为只有破除了见侮为辱、以情为欲多等偏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除荣辱、誉非、美恶的界限,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荣辱等等是属于外在的东西,不应以之妨害内心的平静,即使身陷牢狱之中,也不以为羞耻。庄子认为他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普天下人赞誉,他们并不因此更受鼓励;普天下人非议,也不因此更加沮丧。他们认为,如能做到人人“见侮不辱”,虽然被侮,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宁了。
宋尹学派“以情欲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明显是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尹学派思想带有不少墨家特点,以致于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将墨翟和宋钘并列。
认识论
宋钘、尹文在认识论方面是有贡献的。《心术》、《白心》、《内业》等篇,主要是讲认识论。也就是《庄子·天下》所说:“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它对战国诸子认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宋钘、尹文强调“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说:“人皆欲知,而摸索其所以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1即人们都想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没有去考察正确认识是怎样获得的。“知“就是对被认识的对象的认识,获得这种认识就要靠心。宋钘、尹文所说的“心术“,就是讨论心如何获得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办法。他们提出了以心知物的思想:“心之在体,君之位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2即是说,“心“在人体处于统帅的地位,耳朵、眼睛这类感觉器官处于从属的地位。宋钘、尹文说:“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3就是说,“心“如果为物欲所扰乱,则感觉器官耳朵、眼睛就会失去它们的功能。他们认为:“不修之此,焉能知彼。“4即不修养心,怎么能获得正确认识呢?
因此,宋钘、尹文提出了“虚“、“静“的养“心“之道。他们说:“修之此,莫能(如)虚矣“。5即修养“心“的办法最好是心“虚“。他们解释说,“虚“就是“无藏“。即是说,已被认识了的事物,不要藏在心里,要把它抛在一边,否则就会影响对新事物的认识。所谓“静“,就是使心安静。宋钘、尹文认为,“心“如君一样,应该“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6“心“本身动摇不定,就无法观察事物。只有心静才能“一意专心“,从而正确认识事物。“心“认识事物,宋钘、尹文认为应如“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7即好像照镜子一样纯粹客观地反映事物。
基于这种认识,宋钘、尹文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名“、“实“论。
他们认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就是说,事物的“名“要与“实“相称。他们说:“正名自治,奇名自废。“名副其实的叫正确的“名“,这种“名“就自然被人们采用。而“名“不符其“实“的叫不正确的“名“,这种“名“就自然被人们所淘汰。宋钘、尹文的唯物主义“名实“论,在战国时期是比较早的。
宋钘、尹文的认识论还提出了“别囿“说。所谓“囿“,是指知识的狭隘性或局限性。他们主张“接万物以别囿为始“,即认识事物要从克服人的主观片面性开始。《吕氏春秋·去宥》中保存了宋钘、尹文的“别囿“说。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说:齐国有个人想得到金器,清早起来披上衣服就到卖金器的人那里去,把金器从主人手里夺了过来,当场被主人抓住,把他捆绑起来。主人问他:“明明有人在这里,你竟敢抢走金器,这是为什么?“这人回答说:“我没有看见这儿有人,只看见有金器。“这个故事对理解“囿“很有帮助。宋钘、尹文认为,这个齐人由于特别主观,才如此妄为。所以,他们说:“人必别囿,然后知。“
宋钘、尹文的认识论,承认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很明显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但是,他们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反映,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带有机械主义的性质。
不过,宋钘、尹文的认识论在先秦哲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形成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但有忽视理性认识的片面性。宋钘、尹文克服了墨子经验论的片面性,强调了“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但过分强调纯客观地反映事物,无视于认识的主观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把宋钘、尹文的认识论引向了唯心主义。后来,荀子继承了宋钘、尹文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孟子的唯心主义,同时又吸取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因而荀子的认识论就能最后达到先秦哲学史上的高水平。因此,宋钘、尹文《管子》卷十三《心术上》的认识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钘思想中有丰富的形名内容,他也在先秦名学思想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荀子在《正名》篇中批评宋子“见侮不辱”是“用名以乱实”,“情欲寡”是“用实以乱名”,就是从形名的角度批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