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还想一次两个!(1 / 2)
转眼到了三月初,江西战场的形势有了明显的变化,清军简亲王喇布所部,彻底击溃了占据吉安一带的吴军将领韩大任,韩大任带领残兵向宁都方向逃窜。
不过,此时刘国轩已经自韶关进入江西,攻取赣州府,护住了韩大任的侧翼,因此喇布不敢继续向南进军,仅在吉安驻守,韩大任也就因此得到喘息。
而项绍宽方面,仍然是在防守的基础上,四处出兵骚扰清军。由于贵溪县实为交通要隘,清军要从省城南昌增援江西东部各处都必定要经过贵溪县,贵溪县掌握在明军手里,安亲王岳乐实际上已经对整个江西东部失去了控制。这段时间里,郑克臧和白显忠各自领军收复了饶州府的全境,陈世凯和牟氏三兄弟向南攻取建昌府和抚州府,项绍宽则利用朱议浙熟悉南昌附近地理的特点,派他不断以小股兵力骚扰各县,并且传檄各处义军,袭扰岳乐的运粮线路。安亲王岳乐已经渐渐只能龟缩在南昌附近,不敢再向东进取。
很快,杭州军机处得到了一份刘国轩送来的军报,内容是吴三桂的使臣方光琛从湖南衡州绕道赣州,准备前往杭州面见延平郡王郑经,刘国轩因此先派人来报告。
吴三桂的这个举动,常镇业觉得非常搞笑——不说来见大明天子,却要见延平郡王,显然是作出了一副“不认大明皇帝,只认郑经”的态度。也就是说,吴三桂不想放弃这个已经很具规模的盟友,却又拒绝承认对方的正统性。
不过,孙广越却认为,这个使臣还是有讲究的。方光琛之父方一藻曾任大明礼部尚书,经略辽东期间,方光琛随父生活,认识了“膂力过人又娴熟骑射”的小将吴三桂,二人“缔盟为忘形交”。方一藻去世后,方光琛遂入吴三桂幕府,参与决策。到了康熙初年,吴三桂经营西南已经多年,势力庞大,引起清廷不安,凡吴三桂题补之官员,清廷多不如请。方光琛提醒吴三桂“朝廷疑王矣,王当为自全之计”。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与耿精忠先后疏请搬家归辽东,清廷慨然应允,派人前往查算家口数目,以便沿途给与夫马口粮。方光琛等人建议吴三桂也上疏如尚、耿之请,以试探朝廷真意。不料朝廷迅速答应,并派员来查算家口。至此,吴三桂知道朝廷的撤藩之举是势在必行,反意遂决。
总之,方光琛是吴三桂最重要的心腹智囊之一,在吴三桂起兵作乱这件事情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时吴三桂派方光琛为使臣前来,怕是有要事商议。
仅一日之隔,项绍宽也有军报送到。这一份军报的内容就有些令人惊讶了:有一个叫杨来嘉的人前来投奔,还带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说起杨来嘉,郑军上下有很多人和他是相识的。杨来嘉是福州人,早年在郑成功麾下,担任亲丁镇都督,郑成功收复东宁,杨来嘉也有战功。郑经即位之后,杨来嘉被调守金门,因为与郑泰来往甚密,引起郑经猜忌,便选择了跟随郑缵绪降清,被授湖广襄阳镇总兵官。三藩之乱爆发后,杨来嘉与副将洪福据谷城起兵,并接受吴三桂的将军衔,几年来盘踞襄阳一带,与清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据杨来嘉自己说,去年年末的时候吃了一个大败仗,不但谷城失守,而且副将洪福也阵亡,只得带了几百部下,一路掠劫向东南逃窜。本来想进入湖南投奔吴三桂,但走到岳州的时候,听当地有传言说,明军已经到了赣北饶州,军中的大将军是郑经之子郑克臧,于是改变主意,冒险穿越清军的控制区,前来投奔旧主,希望有个容身之地。沿途遭到了几次袭击,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人,到达贵溪县城。
而这个导致谷城失守、洪福阵亡的大败仗,是被从西北增援的清军突袭所致。这个消息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清军的主帅是图海。
图海这个人,在现代社会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只是,一部以康熙为主角的鸿篇巨制电视连续剧,把图海塑造成了周培公的副手。但事实上,在三藩之乱开始之前,图海已经是中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地位远远高于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当中,初期图海出任信郡王鄂札的副手,参加了对布尔尼的战斗,后来被调到西北战场,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节制西北诸军,对抗王辅臣。
图海出现在襄阳,说明西北战事已经结束,王辅臣或者被杀,或者向清廷投降,反正对清军的牵制作用已经消失了。而图海的大军加入湖广、江西战场的战斗,势必改变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后续就会有更加艰巨的战斗要打。
项绍宽在军报里还附了一份作战构想:如今清军兵力加强,更增添了图海这样的悍将,需要刘国轩和自己协同行动,争取在近期打出一个巨大的胜利。具体的做法是,以部分兵力继续坚守贵溪,阻止清军东进,而以主力通过饶州进入徽南地区,直取安庆。同时,要求吕宪华从北线组织攻势,夺取南直隶长江以南部分的土地,压缩杰书的战略空间,攻取芜湖。当然,最重要的是派遣水师,溯江而上,绕过江宁城,逆流而进,与陆军在芜湖会师,继而再向上游进发,与项绍宽部主力在安庆会师,然后再进一步向上游进攻,夺取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