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月圆又是中秋夜(1 / 2)
堀田正俊和松平清武在南京住了好几天,姜承志陪着他们游览了秦淮河和紫金山,松平清武兴致盎然,流连忘返,堀田正俊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这也难怪,堀田正俊支持的德川纲吉没能当上幕府将军,自己又被打发来大明充当使臣,实际上就是暂时驱离权力中心,等回到江户,想必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皇帝朱慈炤再也没有提起过召见日本使臣的事情。毛渊明猜测,那是因为日本幕府将军执政的形态让朱慈炤产生了不快,觉得自己也会像日本天皇那样成为一个傀儡。当然,毛渊明只能装作不知道,既然皇帝不召见,所有礼仪性的事情就由招讨大将军郑克臧出面。
反倒是那帮遗臣官员们,又开始起劲,说日本使者没有称藩纳贡,甚至没有递上国书,实在是藐视天朝上邦,不如予以斥退。毛渊明知道这些人一向如此,无事也要争谏三分,不予理睬便是了。
好在没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皇帝例行宴请群臣和使节,就算朱慈炤不出声,堀田正俊和松平清武也在邀请之列。
今年的中秋节特别早,按格里高利历算只是9月7日,南京又是出了名的“火炉”,天气显得格外热。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中秋节已经是秋凉的日子了,晚间需得穿上厚实的礼服才能参加中秋祭,但实际上大家都只穿单衣。堀田正俊和松平清武惊讶之余,也入乡随俗,只穿了单衣。
宴会就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进行。虽然奉天殿还没有修复,但殿前广场已经重新平整,损毁的砖面都换了新的。皇帝和皇后、妃嫔在中央就座,皇长子朱和尭已经十四岁了,坐在了皇帝的左手边,六岁的皇次子朱和?坐在哥哥的旁边。四岁的公主朱紫薇和三岁的皇三子朱和圳还离不开母亲,各自倚着母亲坐着。
晚宴并不铺张奢华,先是群臣向皇帝恭贺中秋佳节,然后是礼乐齐奏。朱慈炤特别喜欢童声合唱《八月十五月儿圆》,每年中秋节都要求羽林苑孩子们演唱,今年恰好羽林苑还在杭州没有搬过来,于是由教坊司的声乐队代替演唱。虽然成年人唱这首歌缺少一份儿童的稚趣,但教坊司声乐队的演唱水平更为专业,给人以别样的感受。
礼乐奏罢,开席吃饭。中秋晚宴比较素淡,每桌都是皇帝赐给月饼、毛豆、芋艿和鸭子——一小碟鸭肉和一小碗鸭汤。
朱慈炤看上去兴致不错,毛渊明于是趁机让堀田正俊和松平清武向皇帝道贺。朱慈炤似乎也想通了,反正和日本人较劲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现状,倒不如和和气气地与两位日本使者随便说了几句客套话。
胡皇后对两位日本使者非常有兴趣,问起日本的风俗,如何过中秋节等等。松平清武便回答说,日本人在中秋之夜也会赏月饮酒,所吃的食物有些与大明相同,比如毛豆和芋艿,也有不同的,比如栗子,但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月见团子。
胡皇后不知道月见团子是什么东西,松平清武的通事又解释不清,姜承志连忙走到皇后身边说道,月见团子是一种用江米打制的团子,仿佛大明江南地区常见的青团。
胡皇后一听是与青团相仿,便笑着说自己也十分爱吃,可惜现在不是时候,若是日本使者春天再来,便能请他们吃青团。松平清武连忙表示感谢,也说希望有朝一日能请大明皇帝夫妇吃月见团子。
朱慈炤也来了兴致,问起日本文人在中秋佳节,是否也会吟风弄月。堀田正俊便答道,日本自隋唐以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文人大多喜好诗词歌赋。
朱慈炤于是又问,能不能吟一首日本人颂月的诗来听听。
堀田正俊想了想,便念道:
首を翹げて東天を望めば
神は馳す奈良の辺
三笠山頂の上
思ふ又た皎月の円なるを
姜承志听完,觉得有些耳熟,再仔细一想,总算想起是哪一首了,于是朗声翻译道: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思又皎月圆。
“这诗是何人所作?叫什么题目?”朱慈炤听完连连点头,一脸期待地问道。
“陛下,这诗是唐代日本人晁衡所作,叫作《望乡》。”姜承志连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