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袁青山带兵赴边,陈星河封藩凉州(1 / 2)
大谦的朝会分早朝和小朝,早朝时皇帝见文武百官,处理全国政务,小朝时皇帝见丞相、兵马大元帅与各部主官,商议机要政务。今日的小朝会人数较多,三品以上官员均参加,皇帝特意在金銮殿召开,待各官员至齐,皇帝才在随驾太监的引领下到场。
接受各大臣拜礼后,昌平帝直入主题,说道:“众爱卿,举兵复凉一事,今日需确定下来,大家各自发表意见吧。”
丞相徐安国率先出列,说道:“陛下,臣已与各部长官商议,目前京都与各地方府库充盈,一应军备供应充足,只待陛下下旨,即可征调民夫,向秦州运送军备。”
大谦尚处于鼎盛时期,物资军备一事昌平帝心中有数,但还是需要知道具体数量,便又问道:“秦尚书、龚尚书,目前府库存粮几何,此战消耗如何?”
户部尚书秦如海出列回答道:“禀陛下,目前国库存粮五百万担,存银一千万两,此战预计需征调民夫十万人,先帝举兵北辽南都时曾向秦州运粮,目前秦州存粮仍有一百万担,完全可供应军粮,拟再从京都运粮一百万担,出银二百万两,可保秦、凉两州民生及一应运送消耗无虞。”
兵部尚书龚蓝出列答道:“禀陛下,秦州军需防卫南都,确保京都无虞,此战主力可从京都调兵。”
兵部尚书龚蓝说完缓缓回到队列,大谦文武共治,有兵马大元帅掌全国兵马,调兵多少、将领安排等具体事宜,自然不会由他决定,他只负责按皇帝旨意征调兵马、发放印信即可。
昌平帝看向兵马大元帅王辽,王辽立马出列,道:“陛下,北辽举兵十万入凉,此战需投入三十万大军,右、前军曾多次出战北辽,可调两军出战。”
“好,朕意调两军出战,众位军侯,谁愿领兵出战?”昌平帝见王辽与之意见相合,便直接确定下来。
……
陈星河回到府邸后,便立即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凉州。
待得信使离开,老管家权爷爷才不解的问道:“殿下,凉州之局,现在启用是否为时过早了?”
陈星河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一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消息:“那个疯道士早在五年前就去凉州了,这次北辽能够势如破竹打进凉州,若说没有他的功劳,谁又会信呢?”
权爷爷瞳孔一震,大感意外,努了奴嘴,喃喃地说道:“早知道当年就该直接宰了他,否则也没那么多事。”
陈星河并未理会,只是看着墙上的舆图怔怔出神。
老管家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想去猜。他那位武道巅峰、位极人臣的老主人,一辈子神神秘秘,永远都让人看不懂,而这位本来阳光活泼、悠闲自在的小主人,在老爷子去世后,一夜之间也变得深不可测,让人捉摸不透。
陈星河回头看着这位不知道说什么的老管家,吩咐道:“权爷爷,这两天我会去一趟书院,封藩的圣旨这两天便会下来,你让人准备一下。”
老管家瞳孔一震,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恭敬地答应下来。
……
一天后,皇帝明旨天下,北辽大破凉州,朝廷让定国将军袁青山带兵三十万赴边破虏。
圣旨一出,天下哗然。自先帝破辽,三十年来大谦无战事,虽然人人都知道与北辽开战只是时间问题,但从心底深处觉得大谦已处于绝对优势,即使开战,也应是大谦出兵北伐才对。
前往书院的路上,到处都是文人骚客高谈阔论,剖析天下局势,发表定边意见,仿佛若自己亲临,必能解凉州之局。陈星河听着这些从天下大势入题、深剖两国国力军力、最后得出大谦必胜的言论,也是深感无奈。这些个文人骚客自诩才高八斗,言语出处却尽是些人尽皆知的事情,说的好听点叫民心所向,说的难听点就是盲目自信。
看着书院气势恢宏的大门,陈星河又想到了那位神神秘秘的老爷子。当年自己仅有三岁,本以为老爷子会在书院找个先生给自己启蒙,谁知道他竟带着自己来找院长打架。那一战,将那座与文渊阁齐名的文渊崖给削成了平地,导致这十几年来,书院彻底断绝了与他们这一系的关联,甚至有人公开放话书院与之势不两立。
还没来得及深刻回忆,一道声音便打断了他的思绪:“你不应该来,至少不应该亲自来。”
陈星河骑在高头大马上,俯视着眼前穿着一身洗的干干净净的补丁麻布破衣白面书生,咧嘴一笑,道:“如果你没出来,我还真要纵马书院,好歹也可以跟老爷子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