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丰公刘仁(1 / 2)
“秦异人,是他逼我说的。后来,所有的人都让我说这个。”
得,范简算是明白了,这词儿一定是出自吕云之口,这是后世昆曲《思凡》的台词。在这个时代出现,肯定是吕不韦说的。
“吕不韦欺负过你没有?”范简问。
“没有,吕相待我最好了。”
赵闲面露感激,“这些年都是吕相在关照我。”
“接下来的日子你就安心修养吧,多和女人接触,尽快将心态调整回来。”
范简给赵闲安排了一群女人服侍他,希望这位能重整男性雄风,不再猥琐。
在历史上,真正害死李牧的不是赵王迁(李朵朵的儿子,而是这个春平君。这货回到赵国后,郁郁不得志的过了七年,等赵王偃崩殂,赵迁即位,这家伙便重新活得了权势,和郭开、倡后(李朵朵勾搭在一起干尽了祸国殃民之事,害惨了赵国百姓,也害死了李牧,更是把赵国推入了灭国的深渊。
如此心理变态的家伙,得到了权势怎么可能好的了。若是好好的将其心理调整过来,或许不能改变赵国的命运,却是能让百姓们少受点苦难。
在赵王迁即位后,郭开、春平君、倡后把持朝政,估计和秦国的支持有关,辛辛苦苦的把长平侯折磨成了变态,他没有成为赵王,也要将他扶植成权臣才行。否则的话,那一番的付出岂不是就白费了。
“还有十年。”
这是项羽出生的时间,范简没用忘记自己的任务,那就是辅佐项羽取得天下。
此时的嬴政也有十七、八岁了,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亲政,秦国的事务都在吕不韦的手中,即便是太后赵姬,华阳太后都被边缘化了。
前一段时间,吕不韦使蒙骜攻伐魏国。而魏国则是向东南用兵,抢占齐楚交界的地盘,沛县、丰邑已经被魏王拿下,封士大夫刘清之子刘仁为丰公。
丰邑,便成为了士大夫刘仁的封地。侯、君、卿、士大夫等都是爵位,是有封地和食邑的,丰邑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是丰都了。
春秋战国时期,凡有人所居之地称为‘邑’,邑有大小,大的建有城垣,有宗庙,这个就叫做的‘都’,‘都’是士大夫的封邑。而君、侯、王所在地,则是叫做‘国’。
七个大的诸侯国,这七个叫做霸(伯主,就是老大的意思,既然是老大,那就必须要有小弟,小弟便是某某侯、某某君,君侯的封地也可以称之为国。
后世人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说,战国的七个诸侯国为何失去了霸主称号,而改为雄主,便是因为他们将所有的小弟都干掉了,即便是还保留了君、侯的爵位封号,但君侯的封地却是不能再称‘国’,当然,也有一个例外,便是隶属魏国的卫元君,他的封地还是可以称卫国的。
刘仁携全家老小,从魏都大梁搬迁到了丰邑定居。此时的刘邦也已十三岁,成为了小小少年。
刘家也是有家谱的,而且能上塑到三皇五帝中的帝尧。自古帝王都要将姓氏起源追到三皇五帝身上,这刘家的家谱里也扒拉出了尧帝,不能不说其家族野心不小。
做为一县之长,在楚地,一般都称为某公,如丰公(刘仁、沛公(刘邦、藤公(夏侯婴、萧公(角等。
丰公刘仁到了丰邑后,便开始学四公子、吕不韦礼贤下士,不仅结交名人贵族,还把小孙孙刘交送到了齐国镀金,拜入了荀卿高徒浮丘伯门下。
浮丘伯何许人也,乃是李斯、韩非的师弟,有名的儒学大师,相当于后世的名牌大学校长级别,不入士,专门从事教育事业。他的门徒有刘交、申公培、穆生、白生等。
不知道刘家的家谱是不是伪造的,可既然刘仁迁往丰邑后,弄出了这个家谱,到后世便成为了史料证据。
刘氏家谱说,帝尧的长子监明受封刘邑(唐县,其子继承封邑、爵位,遂姓刘氏也!传到夏朝有刘累,春秋时属晋,后为魏大夫,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后刘清出生,刘清生子刘仁,刘仁迁丰邑,是为丰公。
这还没有完,刘仁在丰邑的成外又建‘郭城’,就是里外两道城墙,这是都城才有的配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仁的野心了。‘筑城卫君,造郭守民’,丰公刘仁已经把丰邑之民看成他的私有财产了。
“这刘仁为何如此张扬?”墨芷有点想不通了。
“丰、沛两地原本是楚国、齐国之地,魏国抢占后,为了守住两块地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其分给士大夫做封地,让其有归属感,有私人财产的感觉,这样才能真心的守城。”
范简说道:“看看其它城池,在发生战争时,守将丝毫没有归属感,说放弃就放弃,卷铺盖便逃。假如将城池封做其个人的领地,那就不一样了,会被人视作自己的家一样誓死守卫。”
“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刘仁为何敢光明正大的筑城造郭,因为这是魏王的意思,能守住两地,在名义上隶属魏国,这可比白白的送给楚国、齐国要更划算。
“魏王还是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啊!”
墨芷感叹道:“其实现在秦国罢战要休养生息,各诸侯国可以学习魏国把边境的城池封给武将做为私人领地,这样一来,便稳固多了。”
“看不透,也不放心。君王都是多疑的,他们担心,就算是将其封给个人,一样也受不住城池。就拿刘仁来说,若是齐国、楚国出兵攻击丰邑,这位若是顶不住的时候,很难保证他不会投降。只要楚王、齐王答应继续将丰邑归他刘仁所有,投降起来没有任何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