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汉王战略(1 / 2)
这是表面现象,在私下里怕是项它传授了刘邦不少逃跑的绝招,刘邦则是藏私保留没将自己的绝招传给项它,心里过意不去才给项它封了侯。
打刘邦不着急,汉王刘邦也是这么想的。两军对峙,暂时停止战斗。
项羽则是在练兵,练特种兵,能偷上广武山的野战兵。
这支野战军由萧公角带领,钟离眛和龙且、虞子期之辈不行,缺乏聪明灵活的头脑。龙且够猛,算是项羽的延伸,适合做先锋;钟离眛稳重,始终都是项羽的侧卫;虞子期用兵灵活,则是偏师侧翼。
而萧公角人太滑,领兵不行,打仗也不行,这样的人也就只能去组建野战军了。
至于第二梯队的还有季布、项庄、项它、项声、曹咎等等,则是龙且、钟离眛等人的偏将,互补主将的不足和性格方面的缺陷。
在用人方面,项羽也是一把好手,不然的话,也不可能百战百胜。
“君权、公权、法权,三权并立相互制约,对于这个比有什么看法?”
“我为君,亚父为公,法权呢?有谁能胜任?”
项羽问:“亚父整出个道教出来,拿捏我这个霸王算是够了,可能压制亚父的人可就不好找了,就你的脾气能允许别人制你?”
范简道:“这个不存在问题,只要确定这价值观,君、公、法三权得到认可,不管是谁都不敢擅自逾越。”
“绝对的实力呢?”项羽问。
“那就是秦始皇了,这是很恐怖的,会激起所有人的反对,一人之力对抗天下,等待他的将只有灭亡。”
“是郡县官僚制还是分封制?”
“都一样,只要是三权分立,哪种制度就不重要了。封建和官僚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范简说道:“两个制度是阴阳对立的,封建能最大保护人们的只有个独立,官僚则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反过来,一个的优点就是另一个的缺点。
最好的办法就是折中,各诸侯国交出军事权力,委托给君主。君主则最大保护各诸侯的安全和利益。
但这个很难实现,没有了军事权的诸侯国就不是国了,相当于被阉割的宦人。我个人是不赞成这个的。我更喜欢诸侯们不断地打仗,不管怎么打都无所谓,只要不出现一家独大侵吞天下便可。”
范简的视角跟古人不同,在他看来战争如同牌局的洗牌,这个是很有必要的。长久的和平真的不利于发展和进步,时不时的大一仗,才更精彩。
人是有心的,心灵的放松就是打仗。
“亚父,楚国交给你了,不如联合巢国、江国、吴国、梁国、代国先在内部试行君公法制度,若是咱们成功了,邻国觉得好自然会加入进来。”
试行,当然是交给项伯了,范简是懒人,对治理国家没兴趣。
项羽也一样,他只喜欢打仗。
其实楚国的管理一直都是项伯在管,陈婴、共熬、吕青都是项伯的助手,这些人不喜欢战争,在后方治国都有一身的本事。后方还有一位大司马周殷,这位善于防守,一直被项羽留在彭城看家。
“先生,这三权的最高职位怎么称呼?”项伯问。
“君权也是军权的谐音,称霸王,主战事、征伐、国防;公权称首相,除治国外,还掌钱、粮、府库、军备等;法权称御史,掌律法、刑狱、监察、治安。”
范简说完,留守在彭城的楚国高层开会决议,最终选出项羽为大楚霸王,范简为首相,吕青为御史。
因范简不管事,项伯为假相(副相,行使首相全部权力。
大司马周殷归到吕青,任刑部侍郎;共熬在项伯手下,出任礼部侍郎;陈婴出任工部侍郎;吕臣户部侍郎;项伯掌吏部,出任侍郎,假相算是兼任。
梁王彭越、江王英布、吴王虞子期、代王李安、项伯则是联合起来组建了长老会,也召开了第一次议会,初步建立了同盟协议。
梁王彭越最是热情,看向代王李安,道:“汉王已着韩信为大将军伐魏,魏王软货一个,再加上项它,两人必然会不战而逃,将魏地拱手让人。中山王张耳于汉王交好,赵王歇与陈余也是昏庸之辈,必然会被其迷惑,三方联手取你代地。”
李安苦笑,道:“安将何从?望诸公助之。”
“助你不难,我若渡河伐赵,必然会坏其计划,但后续麻烦依旧不能尽除。”
梁王建议道:“不若代王迁往岱国如何?齐王田荣觊觎岱地久矣,既然咱们结盟,自然不能便宜了那小子。”
“代王,岱王好!”
李安也不是顽固不化之辈,代地为边陲,岱国则为华夏腹地,两相比较,哪个好自然能分的清。
此时巢湖也早就虚位以待魏王了,许望本为魏臣,听说魏豹要到巢湖避难,自然是提前准备了起来。
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