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堂(2 / 2)
难道我缺乏相信虚构的能力?《今日简史》说,人类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靠创造和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
记得我第一次体验vr眼镜的时候,在“两幢高楼间的独木桥”上走了几步后,就直接“迈下去”了。没有丝毫害怕,因为我知道那是假的。
我之所以要迈下去,一是好奇,想看看“掉下去”是什么效果;二是担心,怕“扮演”独木桥的那根踩上去晃晃悠悠的长条木板崴了我的脚。
不过,这倒没太影响我看小说,乃至写小说。而且,我发现,认为别人“胡编”的时候,比较纠结;等到自己“乱造”的时候,就不以为意了。
现在,我对虚构的感觉好多了。
我这样安慰自己:说通俗点,故事可以提供消遣和常识;说深刻点,故事是历史和生活的寓言;说理论点,艺术真实不等于现实真实。
而且,故事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巴尔扎克也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同理,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人生活的秘密。
另外,作为一个写作者,质疑“虚构”总是说不去的,还是要端正态度,补台不拆台——“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嘛。
说回宗教之“信”。所谓“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出于对一切未知的敬畏,我愿意更准确地把自己界定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向中士看齐。
“你觉得怎么样?”走在外面,紫陌问我。
“挺正规的。你会信吗?”
“不知道,参加一下活动而已。”
我邀她蹲在地上,用一颗小石子在一处水泥台面上画了个树状图,大概讲了一下各教的起源和区别。
犹太教、基督宗教和***教都源自同一个宗教——古犹太教,这三个宗教都信仰共同的神,只不过是“一个上帝,各自表述”。
基督宗教分为三个教派,分别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中国,一般所说的基督教指的是新教。
新教又分为路德宗、加尔文宗、圣公会等派别。各派别在教义、礼仪、组织等方面有所不同,有点“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的意思。
这些东西,是我突发神经,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百度百科上的各个词条间来回跳转了解到的。
“有部电影里面的台词,我觉得能说明一些问题,不知道你看过没有。”我们继续走路。
“叫什么名字?”
“人人都说,”我稍微停顿了一下,“我爱你。”
“嗯?”她扭头看我。
“伍迪·艾伦的。”
“没看过,他的电影好像特别多。然后呢?”
“那台词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上帝存在,他的工作做得如此糟糕,人类应该联合起来,对上帝提起集体诉讼。”
约赛连也有类似看法。要举就举美国人的例子,毕竟上帝对美国人格外垂青——美国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有道理。”她笑着说。
“在这个基础上,有个笑话你听过吗?是上帝让我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
“哈哈,这个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