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 《暗战 中》(1 / 2)
至于去李家的那封密报,则是由王峻遣着心腹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回秦都的,因此这封信到了李罡手上时,足足比吕道然那封渡鸦短信慢了一昼夜。
但慢也并非全无好处,李正罡手中的这份密报乃是王峻亲笔,足足用了三张纸。其中详细地讲了事情的始末,而且还有些至关重要的信息,不论是朔阳还是吕道然都是不清楚的。
免去头尾的客套话,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振武将军至胜林卫后,遇我军捕获唐密探一人。经审,除来历及任务外,另交代传闻一则,极为惊人。言朔阳城内曾发大火,唐太子淳当场焚死,虎贲帅白化延重伤,仅侍中黄琬及部分残兵生还。江原都统褚天度请令往朔阳侦察,振武将军领斥候七人与其同往,峻领五百精骑沿睦水西岸周转,以作接应。
睦水至朔阳五十余里,谨慎往来需四个时辰。依计划,次日卯时至午时为九人返归之上下时限。我等戌时抵达睦水西侧林地,遇斥候二人奉振武将军命于此处接应。二人见我等已至,便自请渡河进探。及至子时末二人旋返,言河东五里村中有伏兵,但未见战斗痕迹,料想七人已经深入唐境。
寅时正,十人巡旗于睦水西南回报,言对岸丘上似有人影闪动,疑是唐军便未敢近。峻自探之,果见有人在对岸半里之外岗上踉跄逡巡。身后队中有能夜视之人,言那二人步履踉跄胡乱,不似唐军,故自请以麾下二十人渡河再探。
及众返,吾等皆大惊,人影乃振武将军及褚天度是也。二人被发潦草,创及满身,已近迷离而不能言。在下分兵护送而返,令营中医官稳其伤情。直至辰时末褚天度方醒,言与振武将军遭明月楼高手六人截杀,将军力斩四兄弟,遭另一单姓人偷袭,右眼中箭后怒而击之,震碎其浑身经脉后昏厥不醒。褚天度与最后一人缠斗许久,斩之返还。待寻到振武将军,将其拖回睦水岸边时,自身亦因受创颇重,无法寻至来时路途,便于岸边踟蹰,恰被游骑发现救回。
巳时三刻,振武将军转醒,因目创颇深,暂不能视。但于怀中取出一皮卷,此物原藏于那单姓人身上,不知作何使用,上书朔阳城内机要秘闻二则:
一者,闻朔阳内真明别院遭焚,其因颇疑,其势极猛,应有助火之物。吾等查之,于后殿残骸处见朱红粉末于碎瓦之下,闻之似硝磺,质酥细。吾等眼拙,此物已过火,难以知其原貌。
二者,据传当夜乃侍中黄琬救驾,以大车载太子及白化延将军出城,但再无人见二人尊容,情状未明。除此外,入城七百虎贲俱还营,此乃又一存疑之处。料想太子若如传言身亡,将军若如传言重伤,黄琬怎可毫发无伤?七百军兵怎可全而退之?
引火物若能查清,便知出于何贼之手,贼之动机为何。而太子及白化延之实情虽难考证,可据黄琬及七百军兵情况来看,此人嫌疑最大,若有可能,应捕而刑之,则事必大白。
依峻之意,应将振武将军护送回京,寻名医诊治。但将军不从,且严令吾等必须将他和褚天度重伤的消息作为绝密,对所有知情者必下封口令。否则两军对垒,秦国大将折损的消息一旦传出,势必重创士气,后果不堪设想。除非探明唐太子及白化延之实情,否则他就在这前线督战,一步不退。
除以上外,在下还有三点疑问不得解。一是振武将军今日方到,怎地夜间行踪就被明月楼探知?若是胜林卫中有通敌奸细,即便立时传信,那些明月楼高手也不可能如此快地赶来截杀。二是从那皮卷上看,朔阳之事状若谋反,只是具体情状若何,为何连明月楼此等高手都不知晓内情?三是唐军屯兵日久,大张旗鼓为先王报仇,却迟迟不见进攻之意。恕在下多言一句,其中是否有另外阴谋?
翌日清晨,彻夜未眠的李正罡在朝会上当众上奏了前线军情,只不过经过了一夜的深思熟虑,他是挑拣着那些“该说的”部分开口的。
“臣接千霞关守将王峻自胜林卫发来六百里报,探明朔阳城内有重大变故,数日前城内行宫突发大火,太子赵淳与虎贲主将白化延至今已有数日未曾公开露面,传言赵淳已死,白化延亦已濒死。此邸报臣已命人抄送兵部归档。”
如此一个惊天的消息如同霹雳一般,在大殿中顿时引起了阵阵嗡嗡回声。这些声音有的是在惊叹,有的是在质疑,还有一部分武将则是站在李正罡身后,面带喜色地认为接下来将是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太后高高在上,眯着眼睛瞧下面的景色。她此刻思考的并不是李正罡汇报的前线军情,毕竟打仗这种事,朱家王室向来是信任李氏一门的,全然没必要操心。可这样一个“传言”,李正罡为何要在朝会上如此广而告之?难道只是为了一振多日以来的畏战阴云?以她对李正罡的了解,此事定然没有这么简单,因此才一任众臣议论而并未发声。
除了奏毕入列的李正罡和沉思不语的太后,此时殿上还有一人既无动作也不发声,那便是位列文臣之首的吕道然。只见他面不改色,垂手而立,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似乎不管是李正罡的惊天消息,还是文武众臣的鼎沸之论都不能对他造成影响。他并不是无话可说,反而因为早就得到了前线的消息而胸有成竹,此时他不过是故作深沉等待着太后的发问而已。
“小吕子,此事你怎么看。”果不其然,太后如期地问出了这一句。
“回太后陛下,臣一介书生,于军机要事不甚精通,故不敢妄言。一切以太后及老将军命是从。”吕道然在太后和李正罡面前一如既往地恭顺,几乎是一躬到地回道。
“说说不打紧,不必谦虚。”
吕道然听得太后如此说,便深施一礼,又侧过身去,对着李正罡躬身道:“既然太后吩咐,道然便唐突了,若哪里说得不对,还望四叔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