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怒骂范仲淹(1 / 2)
赵益也没有想到,对方已经认出了自己,竟然还敢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一个这样训他的人,还是刘娥!
随即,赵益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忍不住朝青年投去了怪异的目光。
“这家伙该不会是故意想用直谏的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吧?”
因为内心的固有印象,赵益对于大宋的士大夫群体并没有多少好感,所以自然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对方的动机。
虽然未必所有的士大夫都是“水太凉”、“头皮痒”之类的货色,但是有陈世美的例子在前,赵益实在是很难相信这些家伙。
再加上面前的青年刚刚明确表示,不赞成赵益习武,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赵益的心中的不满。
“呵!虽然你是晏先生的学生,但是想用这种方式出名,就要做好承受反噬的准备!”
想到这里,赵益顿时忍不住在心底冷笑了一声。
“论打嘴仗,老子两辈子加起来还没有服过!”
紧接着,赵益面带微笑地朝青年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道:“兄台的话确实有道理,我受教了。
以兄台之才,恐怕足以比肩上古贤臣,伊尹、周公等人了吧?”
“不敢!”
青年闻言,顿时脸色稍缓,拱手朝赵益行了一礼道。
“在下才疏学浅,如何比得上古之圣”
然而,还不等青年继续开口,赵益的脸色又瞬间沉了下来。
“既然兄台之人比不上古代的先贤,又凭什么大言不惭,讲什么‘圣天子垂拱而治’那一套?”
“啊?”
青年顿时一愣,眼神诧异地望向了赵益。
赵益没有丝毫退让,直视着对方的双眼,继续说道:“伊尹之能,奠定商汤六百年基业;周公之贤,开拓周朝八百年江山。
以此二人的能力,也无法让后世继任之君做到垂拱而治,你又凭什么?”
“我”
青年望着慷慨激昂的赵益,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赵益深谙吵架之道,自然不会给对方开口的机会,又一次打断了对方。
“退一万步说,纵使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也该由相关的人员负责出面规劝,何时轮到兄台来指手画脚了?”
“如果所有人都像兄台一样,想着靠直言犯上来获取高位,朝廷岂不是乱了套?”
“这样一来,还要各位相公干什么?”
“还要各部堂官、以及各州府官吏干什么?”
说到最后,赵益也顾不得再隐藏身份了,直接将心里话一股脑抛了出来,语气严厉地喝问道。
与之相对,赵益眼前的青年则是被问的哑口无言,深深弯下了腰。
“呼!”
赵益望着一言不发的青年,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而看在晏殊的面子上,赵益也没有再继续给青年难堪。
只是最后扫了青年一眼,便又将目光移到如同雕塑般站在原地的晏殊身上,拱了拱手。
“学生刚刚心情激动,一时失礼,还请先生见谅。”
“公子言重了!”
晏殊闻言,顿时回过神来,放下搭在胡子上的手掌,拱手回了一礼。
“老夫只是没有想到,公子还有如此辩才,稍微吃了一惊罢了。”
说完,晏殊又不动声色地扫了眼身旁的青年,不禁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眼神。
接下来,赵益又和晏殊闲聊了起来。
直到远处的官船上下来一名小厮,通知晏殊船快开了,二人才结束了交谈。
“此后千山万水,学生祝先生一路顺风!”
赵益望着面前的晏殊,心中突然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悸动,忍不住弯下腰,朝对方行了一个弟子礼。
“哈哈!”
晏殊微微侧身,拱手回了赵益一礼后,直起身笑道。
“公子的心意,老夫收下了!”
说完,晏殊又一脸认真地望向了赵益。
“江湖路远,开封城内的风雨同样也不小,还请公子珍重!”
“弟子明白。”
赵益点了点头,目送晏殊登上了官船。
直到船只缓缓离岸,沿着水流彻底消失在视线内,赵益才收回目光,转身朝马车走去。
“回去吧。”
可能是受到了离愁的影响,赵益的情绪明显不高,也没有再理会一旁的青年,直接对张茂则等人吩咐道。
“是!”
张茂则应了一声,抬脚跟上了赵益的脚步。
然而,就在赵益即将登上马车的刹那,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轻一死而重万代之法,此乃忠臣之分。
不敢以一朝之责,而忘平生之志,抱德之心。”
“自古公理在心,非在其位!”
“譬如大江东流、四时更迭,此乃万古不变之理。
纵有能人测绘天下地貌、或是确定历法,也无法令江河倒流、颠倒时序。”
“在下做的,不过是将正确的事情告知公子而已,绝对没有沽名钓誉!”
“”
现场再次陷入了安静。
张茂则等人纷纷回头望向身后,又一次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色。
只见青年目光坚定地望着赵益,浑身散发出无形的气势,竟是完全不下于前不久的展昭!
“儒门的浩然正气!”
杨文广瞳孔微震,忍不住低声惊呼道。
“浩然正气?”
赵益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望向了身旁的赵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