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畏豪强勇少年(1 / 1)
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南兖州,京口郡。
已是初夏,一片片青翠碧绿的水田之上,短衫露腿的农夫们,在弯腰劳作着,微风拂过,水稻低垂,时不时地现出架着犁的水牛,一边甩着尾巴,一边慢慢悠悠地前行,一条三丈多宽,黄土铺就的乡间大道,夹于田垄之间,昨夜小雨,大道之上还是坑坑点点,遍是小洼。
大道之上,一条八尺大汉,土黄色布衣之上,缝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形壮硕魁梧,正背着一捆足有丈余高,小山也似,看起来起码有两百来斤的柴禾,向前走着。
这一捆柴太高太宽,几乎大半个大道,都被完全遮挡住了,连后面的路上行人,都无法看到。
更吓人的是,尽管背了如此一大捆柴禾,这个大汉依然健步如飞,套着一双破草鞋的大脚,每一次踩下来,都会在地上留下个寸余深的小坑,连这大道两侧沟渠里的水面,都在微微地晃动着。
两个农人从农田里直起了腰,对着这条大汉笑道:“寄奴哥,怎么今天又来南山伐薪了啊,没去渡口那里当值吗?对了,听说,咱们的京口又要来新刺史了啊,你见过他吗?”
这位名叫寄奴哥的大汉转过了头,一张十七八岁的脸露了出来,天庭饱满,墨染浓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精光闪闪,鼻梁高挺,下颌如岩石一样坚硬,一身健实的肌肉垒块,把这身补丁加补丁的布衣都撑得棱角分明,而这一身乡间樵人的打扮,完全无法掩盖他那过人的英武之气。
寄奴哥微微一笑:“上午先打柴,下午再去渡口转转,上头来了命令,最近有不少伧子(南方人对于北方中原来人的蔑称南下,要我们去招呼一下。不过,我总得先养家嘛,就靠里正这点禄米,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啊,不管新刺史旧刺史,咱里正的本份,总得做好。”
这位绰号叫寄奴哥的大汉,本名刘裕,乃是东晋末京口人士,自幼父母双亡,由继母一手拉扯长大,曾经因为家里太过贫穷,母亲又因为难产而死,一度被父亲送到了舅母家,甚至落得了个寄奴的外号。
五岁左右的时候,小刘裕总算被父亲接回了家,当然,这得归功于父亲后来续弦的继母萧氏心地善良,主动提出接刘裕回家,但很快,刘裕的父亲也因为劳累而死。
大概是老天也不愿意看到刘裕如此悲惨,让他从小就天生神力,好斗凶悍,连这以民风强悍的京口人也为之侧目,很多从小嘲笑他的孩子,都在他的拳头之下,成了伤残级别不等的人士,缺牙的,断鼻梁的,比比皆是。
也正因此,在这个拳头即是王道的乱世中,他被朝廷擢为里正,更是因为其黑白两道通吃的豪侠气质,被家乡父老尊称一声寄奴哥,而今天,新任刺史即将上任,作为蒜山乡里正的刘裕,按例,也要进城去拜见一下新任的刺史,当然,这也是因为南兖州作为侨置州,即专门划出一块地方以安置南下流民的地区,其主要区域也不过这京口一地而已,相对而说,本地的几十个里正,几乎就是这位新任刺史所能直接面对的基层吏员了。
刘裕盘算着打完了这捆柴后,就到渡口的集市上卖了,顺便当值,没准,新任刺史使君(汉晋年代大人这个称法几乎没有,叫刺史或郡守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一般称使君还会先巡视下最近人流量很大的渡口呢。
另一个农人指着前面的官道说道:“寄奴哥,那边来了一队人马,排场好像不小,一路敲锣打鼓的,还拿着根劳什子节杖,说是天子的,见人就要向这节杖下跪,不跪的有好几个都挨了打,你最好去看看是不是刺史来了。”
刘裕的剑眉轻轻一挑,看向了前方:“我这就去会会他们。”说着,他的脚步加快了。
谁也不知道,在刘裕这个高大威猛的身躯之中,却是潜藏着一个后世的灵魂,真正的刘裕,在出生的那一刻,就随着其母亲而去了,一个2世纪新中国的农家子弟,成为了这具躯体的主人。
受限于教育,他没有很高的理工科知识,甚至对这段历史课本也基本上不提的时代,几乎一无所知,但和所有的汉族人民一样,他有着强烈的家国与民族意识,十九年来耳濡目染了各种北方汉人受欺压的惨剧,更是让他早早地立了志,一定要不负这副好身板,在这个乱世中,为汉人失复大好河山!而不幸中的万幸是,他出生在京口这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也有一副天生的好身板,注定会在这个时代,不会平凡。
而刘裕自己也不知道,随着他穿越千年,来到这个世界,原有的历史轨迹,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了。
前方百步左右的官道之上,一队人马,前呼后拥,先头的一人,二十出头,个子中等,青衣小帽,颧骨高耸,大眼薄唇,面色冷峻,吏员打扮,可是其眉宇之间,却是有一副难言的阴鸷之气,而其周身发达的肌肉,健壮的体格,也绝非普通的文吏,而他的手中,则持着一根节杖,上面挂着一个上好貂毛所制的球状旌团,饰以锦段绸带,配合杖尾挂着的兽状铜铃,一路走来,响动不断。
在他的身后,一个穿着上好的锦纹绫罗袍子,戴着逍遥巾,玉带厚靴,贵公子打扮的人,三十多岁,脸上搽着厚厚的白粉,昂着脑袋,坐着一副肩舆,八条壮汉子扛着四根舆杆,稳步前行。
这个贵公子身后和两侧跟着的二十余人,个个五大三粗,满脸横肉,手里持着棍棒,腰间缠着皮鞭,却是穿着缮丝劲装,上绣飞鹰走狗。
在这个高门世家的天下里,一看即知,这些人是某个达官贵人的家丁恶奴,他们一边走,一边高声吆喝着:“天子假节,贵人出行,闲杂人等速速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