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一百四十三章 水师分兵左右翼(1 / 1)
到彦之沉声道:"要做到这点,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也请刘?射三思,在这种时候,分出一万兵马去清扫岭北,是否合?,雷池左里那里才是主战场,可能每一个士兵都是需要的。"
刘穆之微微一笑:"这一万兵马,你能在决战的时候,七天的时间赶到雷池左里吗?你的本部人马只有二千人,剩下的八千,你如何从南康,长沙这些地方装运过去呢?"
到彦之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原来如此,我们没有足够的运输船来装载这八千将士,而且,他们还是分布在从南康到长沙的各郡各地,想集结也需要时间呢,这么看来,我是应该按您说的这样,攻掠荆南之地,打通五岭了,不过,要是我做到了这点,是否可以继续越过五岭向南进攻,先取始兴,再攻广州城呢?"
刘穆之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暂时不要冒险越岭进攻,广州毕竟是妖贼经营了很久的老巢,始兴更是徐道覆亲自经营了多年的据点,城池早就给改造成了要塞,据情报来看,更是有数条十余里长的地道,直通周围的大山之中的蛮夷部落,可以?时得到外力援助,易守难攻,城头之上装列了很多机关连弩,投石机之类的守城工具,城池虽小,但极为坚固,要拿下此城,未必会比打广固容易。到将军,我认为,还是等到大军凯旋后,再一起进攻,比较妥当。"
到彦之摸了摸自己的??,说道:"刘?射说得在理,是我有些?动了,不过,若是大军在雷池和左里获胜,妖贼恐怕也逃不回始兴了吧。"
刘穆之淡然道:"这些是后事了,我们需要?机应变的,到将军要做的,就是带领荆南,南康一带的地方部队,先扫清这些地区,让五岭以北,彻底成为大晋的疆域,为后面大军南下,收?岭南做好准备,这点,你可以做到吗?"
到彦之正色道:"末将必会全力完成,不过,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岭南的妖贼主动出击,增援荆南如衡阳这些还没有光?的城镇,甚至是反攻南康这些地方,我又要如何处置呢?"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的部下,一多半是新近归附的各地地头蛇和豪强们,要他们离境作战,远征几百里外,他们大概是不太情愿的,但要是保护自己的家园,田?,?役,佃农这些,他们会爆发出极为强大的战斗力,甚至是连妇人也会操刀上阵呢。"
朱超石哈哈一笑,点头道:"这点我是亲自见识过的,这次横扫长沙,岳阳诸郡的战斗中,这种事情遇到多次了,为了保自己的利益,真的是全族男女老少齐上阵,连十岁的孩子都上城防守了,不过,只要我出示了大赦令,还按刘?射的政策,保留他们在当地的权益,免税两年,马上,这些准备玉石俱焚的?伙们,就开城投降,以迎王师了,而那些上城的妇人,手里拿的菜刀,也全用来去切菜杀猪,为大军做饭食犒赏啦。"
刘穆之点了点头,说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觉得攻打岭南不太现实,可是横扫荆南,守卫家园,是没有问题的,妖贼不排除为了解救雷池左里的主力,打通粮道,而主动出击的可能,不过,到将军不用担心这些事,守好地盘就可以了。"
说著,刘穆之拿起了令箭,伸向到彦之:"到将军,接令吧。"
到彦之上前行了个军礼,接过了令箭,沉声道:"末将定不辱使命,一个月内,肯定会清理五岭以北所有的妖贼郡县,等候大军的到来。"
刘穆之转头看向了朱超石,说道:"朱将军,你这次刚从荆南回归,按说应该好好休整一下,或者说是在后军行动,不过,全军上下,对於妖贼的水师主力最了解的,也就是你了,而且在我们所有将军里,你水战最强,这次出征,前军大将,非你莫属,要你辛苦再跑一趟。可以吗?"
朱超石微微一笑,说道:"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不过,我的军团现在一半留在荆南地区了,手头只有五千军队,三百条战船,如果遇到妖贼的水师主力全面来袭,可能我要暂避其风头才行。"
刘穆之笑著看向了檀道济:"道济,你觉得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檀道济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面对两面夹击,妖贼如果能尽出水师,击破我们一路,不失为一个好的打法,所以小石头应该不要急著前行,多布哨探,巡查两侧的江岸,尤其是野渡,港湾之类的地方,千万不能中了妖贼的埋伏。此外,江州军团的庾悦,不能完全信任,他的情报未必准?,还是要自己亲自查清楚的好。"
朱超石笑道:"那我等你来接应我啊,有你在我身后,我是非常安心了。"
檀道济勾了勾嘴角:"我自己还不知道是打什么角色呢,刘?射,现在应该给我分配任务了吧。"
刘穆之脸上的肥肉跳了跳,捡起了另一根令牌,看向了一边的檀韶,说道:"阿韶,你率领本部人马,乘二百条黄龙战船,距小石头五十里而行,重点靠大江的左岸,为全军的左翼。要当心江夏一带可能会出现妖贼的伏击。"
檀韶笑著上前接过了令牌:"左翼交给我了,正好你是把江陵的水师分了一半给我,他们多是荆州一带的船工,渔夫,对於江夏这段的航路很熟悉。不过,右翼靠著江州一带的江岸,港湾可不少,又由哪位将军担此重任呢?"
檀道济哈哈一笑:"那肯定是我啊,咱们兄弟各自负责一翼,而刘?射自领中军,大概就是这样吧。"
刘穆之摆了摆手,看向了站在右侧后方的一个将领:"毛德祖毛将军,请上前接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