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通鉴 > 第九章 唐高祖(1)

第九章 唐高祖(1)(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今天也是想回家的一天 斗罗:星与龙之诗 衣香 当个小民警可我没想破案呀 傲剑狂刀 灿帝 战舰之国 凡人之变爻 镜梦奇缘 论如何带着憨憨拯救世界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降之功,总觉得朝廷对他不够礼遇,常郁郁不乐。唐朝的国宴大典,让李密负责膳食,他深以为耻,于是假意向唐高祖献策:“臣空蒙陛下宠爱,安坐京师却没有功劳。河南之众都是臣昔日的部下,臣愿意前去招抚他们,然后攻取王世充以报圣恩。”高祖早就听闻李密旧将大多不愿依附王世充,欣然允诺,但朝中大臣都不同意:“李密狡猾无常,放他离去等于纵虎归山。”

高祖说道:“帝王自有天命,如果他真要背离而去,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正好让他和王世充鹬蚌相争,朕则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李密前往河南,临行前,赐酒给他说:“咱们共饮这杯酒,就表明是同心,希望吾弟建功立业,不要辜负朕的好意。丈夫一言许人,当值千金。很多人坚决反对你前往,但朕对你推心置腹,不是他人所能离间。”李密受命再拜,高祖任命王伯当担任李密的副使。

出发没多久,军中长史就密奏李密要造反。高祖也有些后悔,于是下旨安抚,命令李密留下军队自己先返回朝中,说对他另有安排。

“无故召我回朝,必是之前说的那些反对我的人起了作用,我如果回去,必无存活可能。不如攻陷周边郡县,收拢士卒粮草,北渡黄河去依靠李世勣,诸君认为如何?”

身边人说:“陛下十分厚待您,且现在天下统一才是大势,图谶预言都说‘李氏将为王’。您既已投降为臣,又生异心,恐难为天下所容。且咱们这边早上反叛,唐军晚上就能赶到,就算攻陷郡县,哪有时间去筹划呢。不如暂且接受诏命,表明忠心,再慢慢等待时机吧。”

李密怒道:“李渊姓李,我同样姓李,都符合图谶的预测,怎知我不是真命天子?而且我一个功臣,却管理膳食,如何能忍?纵使李渊将来占据大半个天下,太行山以东还是我的,天予而不取,势必受制于人。”

手下苦苦劝谏:“现在海内分崩离析,枭雄人人都想自己称帝,谁会主动拥戴您呢?而且翟让被杀后,人们都说您忘恩负义,谁又敢将兵马交托给您呢?忠言逆耳,若不是受您大恩,谁会冒死劝谏呢?希望您仔细考虑。”

李密大怒,挥刀要砍死劝谏的人,副使王伯当等人坚决求情,才放了他。王伯当也劝李密不可妄动,李密始终不听。王伯当叹道:“胸怀大志,不因存亡而改变心意。李密就是为争夺天下而生的,成也凌云之志,败也凌云之志。伯当只有与他同生共死,但只怕终究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李密因而斩杀使者。第二天一早蒙骗县官说自己奉命返回京师,让家人暂时寄居在县里。然后选拔骁勇数十人,身穿妇人衣服,头戴障面巾,裙下藏刀,装作是自己的妻妾,趁机攻下了县城。掠取县城钱粮兵马后,直走南山,越过险要向东而进,派人通知前方旧部前来接应。

当地行军总管盛彦师得知后,笑道:“李密虽然勇猛多奸,但我盛彦师必能砍下他的头。”于是带着几千士兵越过山南,占据险要路径,命令弓箭手在两旁高地埋伏,刀盾手埋伏在下面溪谷,下令说:“等贼人走到一半再进攻。”

“李密明明要去洛阳,咱们为什么进入山地?”有人询问。

“这是他故意放出的风声。李密其人诡计多端,假意去洛阳,实际上是想出人意料地逃往襄城(河南,他的旧部张善相就在那里。只要他们走入这个谷口,我军就从后方追击。这条山路又狭窄又险峻,一人从后面抵住,敌人全军都不好使力进攻。现在咱们先行进入谷口,擒他必矣。”盛彦师气定神闲地说。

李密穿过陕州(陕西后,自以为安全,拥众慢行,果然越过山南而出。盛彦师两面夹击,李密首尾断绝,不能相顾,最终和王伯当都被盛彦师所杀,首级送往长安。

盛彦师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论权谋更是差李密甚远,但在这关乎成败生死的一战中却改变了历史,为什么?因为李密急功近利,逆势而行。当时的情境明显不利于反叛:百姓人心思治,唐朝上下安定团结,周边郡县武装完整,李密手中没有兵马。但他却十分急于求成,分析他的心理,可能觉得这是自己成大业的最后机会吧。还是应了那句“胸怀大志,不因存亡而改变心意”,李密这辈子因之而生,因之而死。

李世勣在黎阳(河南,高祖派人将李密的首级拿给他,并告知反叛的情形。李世勣伏拜嚎哭,上表请求能为李密安葬,高祖诏命将尸身交给了他。李世勣备行君臣之礼,盛备仪卫,全军都穿着白色丧服。李密平时深受将士爱戴,许多人为他痛哭到吐血。

王世充将隋朝名士都纳入自己麾下,总揽朝政,事无大小都要向他禀告。在府门口立下三个牌子:一求有文学才识之人,二求武勇智略之人,三求身有冤情之人。于是每天上书陈情的人很多,王世充都亲自接见,殷勤抚慰,收获了许多人心。后来大家发现他说多做少,渐渐不再上书。皇泰主知道他有反叛之心,但也没有能力去制约他。

马军总管独孤武都是王世充的亲信,步兵总管崔孝仁对他说:“王世充只会施些小恩小惠去讨好手下那些愚蠢之人,为人狭隘卑鄙,贪婪残暴,哪像个能成大事的?图谶文字都说李氏当拥有天下,现在“唐”兴于山西晋阳,拥有关中全部土地,军队所至,没有不受欢迎的。且唐王待人真诚,不念旧恶,各路英雄纷纷归附,咱们不如也去归降吧。”独孤武都听从了。后来事情败露,王世充将他们全都杀了。

王世充进攻谷州(河南,任命秦叔宝、程咬金为将军,十分厚待他俩。但二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公气量狭小,没有诚信,并非明主。”于是和唐军交战时,二人领着数十骑,到阵前下马叩拜王世充道:“蒙受您的恩遇,本应好好报答。但您性情猜忌,喜听谗言,不是能托付之人,请允许我们就此拜别。”说完跳上马背,投降了唐军,李世民素闻他俩大名,引为左右。一起投降的还有罗士信和李君羡。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交战,打败了宇文化及,将他逼回了聊城(山东。窦建德四面猛攻,守城将领支撑不住,开门投降。窦建德入城后活捉了宇文化及,然后去谒见萧皇后,说话都自称为臣。穿上白色丧服祭奠炀帝,哭得特别伤心。收好隋朝的传国印玺以及车驾仪仗等器物,最后将宇文化及和其同党在百官面前处死,首级悬挂军门之外。

窦建德每次攻克城池,得到的资财都拿来分给将士,自己丝毫不取。平时只吃菜蔬和糙米饭,很少吃肉,妻子穿得也都是简陋的衣物。打败宇文化及后,俘获仆人上千,全部遣散。有不愿意留下想前往关中或洛阳的人,也听之任之,还供给他们路上的口粮财用,派军护送出境。然后送信与王世充结盟,上表给皇泰主,皇泰主将他封为了“夏王”。

王世充暗中让依附自己的文武官员上不断上奏,催促皇泰主禅位于他:“天命无常,王世充功德隆盛,希望陛下能依从当年尧舜禅位的做法,成为一段佳话。”

皇泰主气得拍案大呼:“天下,是我大隋高祖的天下。假如国祚未亡,你们这些话就不应当讲,假如真要亡我大隋,又何须朕禅让?你们当中,有多少都是朝中的老臣、旧臣,有多少是身居高位的重臣,你们尚且这么说,朕还有何希望?”面色严厉,满朝文武紧张得汗流浃背。退朝后皇泰主偷偷跑到了太后那里默默流泪。后来王世充还是派人伪造了皇泰主的命令,禅位给了自己,将皇泰主幽禁了起来。

619年4月,乙巳日,王世充即帝位,国号“郑”,改年号为开明。

窦建德听说王世充废了皇泰主之后,立马和他断绝往来。自己也开始设立天子仪仗,出行都会清空道路,警戒严备。

王世充每次上朝,言语重复,思绪紊乱,把百官弄得疲惫不堪。礼部尚书裴仁基父子颇有威望,受王世充猜忌,于是密谋刺杀王世充,重新尊立皇泰主。事情泄露,被夷灭三族。手下对王世充说:“他们之所以谋反,是因为皇泰主还健在,应趁早将他除掉,以绝众望。”王世充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赐皇泰主毒药。

死前,皇泰主焚香礼佛,说道:“愿自今以往,生生世世,不复生在帝王家。”说罢将毒药一饮而尽,结果没死成,执行官只好又找来一条布将他勒死——和隋炀帝同样的死法。

长安官员安兴贵的弟弟安修仁,是凉王李轨手下的部将。安兴贵上表希望能去游说李轨前来归降。高祖说:“李轨仗着军威,勾结吐谷浑、突厥,朕兴兵攻打都未必能取胜,你如何用口舌就降服他?”安兴贵请求再三,高祖才答应排他前去。

安兴贵抵达武威(甘肃,对李轨说:“凉州不过方圆千里,土地贫瘠,百姓穷困。而大唐兴起于太原,得到关中,进据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此乃天助,非人力所及。如果您能献出河西,则是顺天而为,将来能够既得富贵,又取功名。”

“凉州河山坚固,唐虽强大,能奈我何?你居然敢替唐来做说客?”李轨怒道。

安兴贵赶忙解释:“臣全家都在凉州,世代为豪门望族,弟弟又是陛下您的亲信,荣华富贵都是您给的,我怎么可能归附唐呢?只是将想法说出来,是非对错全由您决定。”

说完便退下和弟弟安修仁商议,暗中结交外族蛮兵攻打李轨,李轨出战失利,退守城中。安兴贵对众人说:“大唐派我前来诛杀李轨的,谁敢帮他就夷灭三族。”城中百姓争相出城投降,李轨无计可施,最终兵败被俘,河西全部平定。

这一战可以说是唐朝最早的“一人平定一城”,之后还有数次类似的壮举。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翻翻历史,这样的英雄还少吗?

七月,唐朝开始设立府兵十二军,以天上星辰为名。每军设置将军、副将各一人,以素有威望之人担任,平时督导耕种,战时督导行军。唐朝逐渐兵强马壮,所向披靡。

高祖派遣李靖进攻南梁萧铣,李靖到达峡州(湖北后受到南梁军队阻挡,久久不能前进。高祖恼怒他延误军期,加上对他一直以来的成见,暗中下令刺史许绍杀了他。许绍爱其才能,接连向高祖求情,才赦免了他。这是李靖第二次从高祖手中死里逃生。

易州贼帅宋金刚,善于用兵,为窦建德所败,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早闻其名,特别高兴能将他纳入麾下,将军事全部交给他掌管,还把一半家财分给了他。宋金刚献策刘武周向南争夺天下,开始进攻山西各郡。刘武周迅速攻破了介州(山西,高祖立刻诏令周边守军进攻他,又被打败。高祖因为刘武周的进犯而担忧,右仆射裴寂请求率军抵抗,于是任命他为晋州行军总管,征讨刘武周。

尚书刘文静,最早提出起兵建议并迎立高祖之人,自以为才能功勋都在裴寂之上,官位却低于他,常愤愤不平。每次朝廷议政,必与裴寂唱反调,多次侮辱欺凌他,曾喝醉后拔刀砍柱子说:“看我早晚砍下裴寂的头。”高祖深知他的不满,对他也很不满。

刘文静有个小妾一直不受宠,后来竟密告他造反,高祖顺势将他交给有司治罪,让裴寂来主审。向来实话实说的直臣李纲、萧瑀都上奏说刘文静根本不会造反,李世民也坚决为他辩护:“最早在晋阳,确实是刘文静先定好非常之策,我们才告知裴寂的。现在二人地位待遇都相差悬殊,刘文静心有怨恨是正常的,但怎么会因为这点事造反呢?”裴寂对高祖说:“刘文静才能卓著,但性格粗鄙凶暴,留他必为后患。”高祖一向和裴寂亲善,沉默思虑了许久最终同意:“刘文静分明是想要造反,理应判罪处死。”可怜刘文静,本应作为“开国功臣”光荣而活,结果成了“判国逆贼”窝囊而死。

但这件事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高祖明明知道刘文静不会造反:首先,兵马在哪?没有军队如何造反?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任何刘文静的募兵行为,再说他要真有那个带兵打仗的实力,在太原做县令时就自己干了,何必鼓动高祖起兵?且当时唐朝在关中根基已稳,百姓爱戴,精兵猛将也多,刘文静作为一个管理户籍的尚书跑去造反不是送死嘛。

至于为什么杀他,还得从唐朝内部讲起,任何政治团体都是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李”家朝廷也不例外,暗中涌动着两股势力,相互冲击,那就是“得天下派”和“取天下派”。高祖李渊就是“得天下派”,这也成了他最大的软肋,根本原因就是他心里清楚——这个天下不是他“取”来的:起兵全靠李世民的逼迫,刘文静的献策,他俩才是“取”天下的功臣。而畏畏缩缩的李渊,未曾主动做过什么决策,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丰功伟绩,天下却最终被他“得”到。所以作为“得天下派”的李渊、裴寂,包括日后的李建成、李元吉,内心是不踏实的,因为他们清楚夺“取”天下的不是他们。于是对“取天下派”的威胁感就越来越重,敌意也越来越大。所以当刘文静带着“取天下”的不满来到李渊面前时,点燃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积压的那团火。而李渊就是要通过对刘文静的制裁,敲山震虎——震的其实是背后的李世民,要让他知道我李渊还是大唐的主君,还是你老子。就算你功高盖世,也不能乱了君臣父子、主次先后之纲常。

可惜,历经此事的唐朝,内部斗争也没有缓和,最终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冲突和伤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皇孙凶猛 真千金太霸总,大佬秒变娇夫 她被活活烧死后,全家后悔了 重生到四合院不当恶婆婆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阅读最新更新 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