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效果(1 / 2)
老子之后,就是熟悉的孟子和荀子。
儒家是当前的主流,儒家的先贤自然也要排在前列。
但到了第七名,却不再是儒家先贤,而是墨子。
墨子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连孔家也出言反对,因为墨子的墨家学说跟儒家正好相反,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儒家讲究纲常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代表的是统治阶级;而墨家讲究兼爱、非攻,代表的普通百姓。
儒家和墨家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斗争了数百年,直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墨家彻底失败,最终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墨家虽然隐没,但墨家的精神一直在流传,墨家的手艺也还在。
因此,当墨子出现在第七名时,立刻引起了儒家的警惕。
然而,李世民却坚决不改,丝毫不为舆论所动摇。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李想坚持加上去的,他当然要支持。
不过,关于墨子的争议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后面几位圣贤的争议更大……
第八名,法家商鞅。
第九名,农家许行。
第十名,医家秦越人(扁鹊。
看到法家、农家、医家纷纷出现,再加上之前的道祖、墨子,儒家学者们纷纷醒悟过来。
陛下这是……又要引起百家争鸣了呀!
要是天下再次进入百家争鸣,那我儒家这几百年岂不是白干了?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好处,岂不是要没了?
想到这里,儒家的官员们都慌了,纷纷站出来上书,希望李世民能收回这份圣贤碑排名。
然而,李世民却告诉他们:“众爱卿莫慌!圣贤碑只是为了表彰先贤的功绩,又不是要将百家学说引入朝堂,科举该考什么,还是考什么……”
他的意思很简单:儒家依旧是主流,学习儒家之术,依旧可以当官做宰。
得到这个回复,儒家的官员们终于松了口气,暂时放下心来。
前十的圣贤确定之后,后面的圣贤就没有太多的争议了。
比如管仲、孙武、庄子、董仲舒、乐毅、诸葛亮等等。
三十名之后,就不再排名,而是混杂在一起。
但里面的名字,却开始逐渐脱离了主流,比如张衡、张仲景、范蠡、鲁班、王羲之、司马迁等等。
这些在主流看来,根本不是圣贤的人物,纷纷出现在圣贤碑的副页。
看到这些名字,许多人忍不住开始猜测李世民的心思……难道陛下要进行某种变革了?
事实上,就连李世民也十分疑惑,为什么先生一定要把这些名字加进去。
比如王羲之,除了字写得好之外,本身的才能十分平庸,做官也做的不好,最后无奈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
这样的人,也能称为圣贤吗?
还有鲁班,就是个木匠。
张仲景只是个医官,张衡也只是太史令,司马迁更是个刑余之人。
更让他奇怪的是,里面竟然还有贾思勰和郦道元……
面对李世民的疑惑,李想的回答很简单。
“因为他们都是在某个方面有极高成就的人,哪怕是千年之后,依旧被后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