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大唐南征(2 / 2)
“愿尊陛下法旨!”
李察说完后,在场的众多将领和大臣齐齐跪下高呼道。
148年2月,筹备了大量粮草物资的李察带领唐军应贾士凯之约,大举南下。
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全员出征,共计12万战兵。
除此之外,李察还带上了近卫骑兵第一师和御林军,共计一万两千名左右战兵。
再加上数万名维持后勤和做杂役的民夫,随军出征和来回转运的人员超过2万!
剩下的近卫军则用来守家。
足足五万多武装到牙齿的近卫军,足以保证西亚地区不会出现大乱子。
更不用说在小亚细亚大区、波斯大区和阿拉伯大区还有数万名与当地势力割裂的城卫军和保安团,这些部队对大唐帝国的忠诚度还是能得到保障的。
唯一不稳的就是突厥大草原占据主要部分的北亚大区,不过剩下两个骑兵师都被安排带北亚大区镇守,突厥人的精华又都被切割,在突厥人下一代没有成长起来前,是不可能对大唐帝国产生威胁的。
唐军南下不光兵多将广,列装的火药武器也让当初最先开发出火药武器的贾士凯为之震惊。
李察带领的南征大军中,火绳枪的覆盖率达到了三分之二!
其中超过三成都是需要支架的大口径火绳枪,由于这种火绳枪的支架类似斑鸠脚,所以被俗称为斑鸠脚火绳枪。
这种大口径火绳枪的有效射程并不远,但破甲能力和杀伤效果十分出色,专门用来猎杀兽人大兵。
火枪的数量并没有让贾士凯感到惊讶,他手下的部队已经做到了全员列装火绳枪,那种大口径火绳枪也有不少列装,尤其是与兽人军团接壤的战区,配备的数量甚至多于普通火绳枪。
但唐军携带的火炮数量就很吓人了,南征大军几乎将大唐帝国所有的现役火炮包圆,数量高达上千门!
李察在短短几年内拥有如此多火炮,主要是因为他手下的火炮工匠根据李察的要求,打造出一款短管大口径有效射程很近但重量很轻的小炮。
李察将其命名为虎蹲炮,因为这本就是李察根据自己的记忆要求彷造出来类似功能的小炮。
这种小炮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是最大的优势。
虽然射程很近,但虎蹲炮可以发射大量的小石子和小铅子,是专门用来发射葡萄弹的火炮利器。
并且虎蹲炮还带有一定的曲射角度,十分适合山林和复杂地形作战,属于非常优秀的中近程火力支援武器。
虎蹲炮首尾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36斤。
虎蹲炮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枚,上面用一个重3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
很显然,兽人无论多么皮糙肉厚,被虎蹲炮轰上一发也得跪下。
上千门火炮中,过半都是这种虎蹲炮,反倒是来自贾士凯那边的子母炮彷制的数量不多。
红衣大炮李察想要多彷制,奈何这玩意制造周期太长,成本太高,连买带彷造,唐军所有的红衣大炮加起来也不到百门……
如今唐军的火炮种类已经制式化。
射程最长,威力最大,可以轻松轰破城墙的是红衣大炮,威力稍弱的则是步兵野战炮,也是一种直射火炮,可以发射葡萄弹和实心弹丸,属于红衣大炮的弱化版本,比红衣大炮优越的地方在于轻便,野战的时候步兵能拖着走!
红衣大炮在野战的时候十分笨重,基本上只能提前布置好,战斗一打响很难挪动地方。
威力再降低就是步兵野战炮的弱化版本——骑兵野战炮。
唐军中的红衣大炮、步兵野战炮和骑兵野战炮,制造原理都一个样,就是质量、口径、炮管长度进行逐一缩减,在牺牲威力和有效射程的同时,来提升机动力。
显而易见的,骑兵野战炮除了机动性外,其余性能对比步兵野战炮都很拉挎。
当然,威力小射程近对骑兵野战炮影响不大,毕竟这是跟随骑兵机动的火炮,骑兵可以快速将其布置在距离敌人很近的侧翼位置展开炮击。
质量小意味着展开布置速度更快!
比骑兵野战炮威力还小的就是子母炮了。
在唐军中,近卫骑兵师也列装了子母炮,这玩意除了能短时间内通过更换子母铳快速射击一轮外,没有其他优势。
但因为子母炮的子母铳筒气密性不佳,所以射程很短。
因为唐军对火炮进行了规范化重铸,所以以前来自大汉帝国的火炮不符合要求的都被重铸了,只剩下这几种火炮。
威力和射程再往下,就是列装数量最多的虎蹲炮了。
其实虎蹲炮的威力比起子母炮是差不多的,只是射程稍微有些欠缺。
子母炮和虎蹲炮都可以进行曲射,所以臼炮已经被全面替代,在唐军中看不见了。
这就是唐军中现存的几大火炮类型。
由于火炮众多,所以唐军的移动速度并不快,走走停停之下,直到148年6月才进入兽人聚居地的外围。
唐军是沿海而进,太过沉重的火炮都是依靠海运,只不过大唐帝国海运极其不发达,舰船都是继承原本的希腊殖民者和波斯领主,运力有限,普通士兵还得依靠双腿丈量大地。
但海运有效降低了唐军的后勤粮草消耗和运力,让唐军在长途行军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士气和精力。
如此兴师动众的大行军,自然不可能瞒得住各方势力。
蛮族王庭得知已经成长为恐怖巨物的大唐帝国将目标对准兽人后,长长松了一口气,并加紧对大汉帝国东洲的攻伐,想要趁着兽人与唐军火并的时候,尽可能增加实力应对未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