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叉车测试(2 / 2)
另外就是后来的大活动,出发点是什么,就是现在是工人阶级主义。但当初建国之后,的确是到处都缺钱,借助了一些资本的力量,而能在这时代存在的资本家,基本都是对建国有贡献的。
可就是因为计划经济太稳定了,很多资本家当初投入拿股份,可能最初目的还是支援为主。但后来分红啥的,真不少,被有心之人又认为是剥削思想了。啥都不干就分走工人的劳动成功。
所以后面的大活动抓住的出发点就是防止资本~~复~~辟。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要是底子不足,想到的不是找地方财政,而是找资本来入股。因为找资本入股,比审批申报容易多了,而厂长一个月也不过拿百来块工资,大厂的厂长拿个二三百都是规模很大的了。他们可不管谁的钱,只要规模上去了,大家的级别才会上去。
那些跟资本有关系的领导,在后来你哪怕真心只是为了发展工厂,也会被牵扯进去。
不找资本的话,找地方申报,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不适合汽车制造厂,这年头说牛马慢,邮件慢,各种慢,生活节奏也慢不是开玩笑的。你要申报一块地,那很容易批下来,因为不要钱呀。
可你要申报几十万上百万去搞发展,不是说不支持,但要调查,要你去地方单位说明怎么搞,能一两个月拿到钱就不错了。慢的话,汽车厂自己就缓过来了,都不需要申报了。
会议结束后,罗成就给轧钢厂那边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安排了一下工作,才回办公室继续搞图纸的,姜组长他们已经走了,办公室现在也空了下来,签到也方便。赵主任那边在车间搭了两个办公室,一个车间一个,目前也不用这边的。
(再解释一下读者朋友说的漏洞,说在其他地方签到获得的是实物,在这边签到的都是图纸。我之前就说了是设计研究所,不是实验室,实验室可能有模型有实物,但设计室就是画图设计的部门,最多没严谨签到获得设计研究室内的空白纸张,画图的工具之类的。)
上午,四辆叉车一辆方块车驶离了汽车厂,每个叉车货叉上都叠满了钢铁托盘,由方块车打头阵,直接开往轧钢厂。
这四辆叉车算是样品,但也可以直接使用了。因为下小雪,车身还临时裹了绿皮遮雨布。这叉车虽然目前不对外卖,可也能展示一下汽车厂的实力。想要叉车的企业不少,以后产量上来了,不是没有合作的机会。
运去轧钢厂,协商的价格是如果出口就按照三万的价格,不出口在国内销售就五万一台。而出不出口,轧钢厂那边也糊弄不了这边。因为有出口的企业,是有进口产品优先权的。轧钢厂要是没有出口也说出口了,只给一些粮和三万的价格,这以后汽车厂要进口什么东西,也直接找轧钢厂要就是了。
轧钢厂帮了罗成这样多,罗成是觉得对方不会在这方面欺骗自己。
叉车运到轧钢厂,想出口出去,还是不行的。得运去天户或者四九城那边,那边才有外交,海口,国外的办事人员。
汽车厂这边也不用担心叉车运去其他地方弄出口要等很久的事情,因为车子是轧钢厂签收的,要是到了二十五号,还没出口掉,哪怕是耽误时间几个月才走通出口路线。但一到结算的日子,该结算的钱还是要给的,就按照国内销售的价格算。如果不这样,随便积压一些叉车,汽车厂的资金链就要断了。
轧钢厂的人收到叉车后,立刻安排人测试了一下性能。车身才2.5t不到的重量,能最高叉起2t的货品,只要接触过平衡叉车的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概念。
所谓的平衡叉车,就是杠杆理论车子重量大于货品重量不会被压翻车。但货叉和货架实际上也要算到货品重量里面去的,所以永远不会实现理论上的车子2t就能叉起2t的货品。
2.5t不到的重量,这算是为了保险起见,多增加了零点几吨重量以防万一。然后再算上水箱加水和油箱加了油的情况。总体车身这边的重量是会比货品重个几百斤。
在轧钢厂,陈主任也十分关注这叉车。要是性能真的像罗成说的那样,就算不出口,国家也可以减少进口数量,节省外汇也等于是挣了外汇。
不过连城那边已经在生产叉车了,数据比例虽然比这边的差很多,但只要能用就行。所以能出口的情况下,上面还是会选择出口的。而且这边的出口价格要的不便宜,便宜的话也不会选择出口。现在就是尝试性能领先的情况下,国外会不会认账高价格。
国内现在进口的很多东西都是淘汰产品,有些是别人不卖,有些是别人卖,但感觉性价比不行。一台高级的东西,当很多台低级的。而国内人工工资根本就不算什么的情况下,要啥单台高效,多台低效的只要能超过单台的,肯定选择划算的机器。而不是先进的机器。
但国内也很羡慕那些先进的机器,动不动就能卖高价,还真有不少国家购买。
2t重量的货物,在叉车驾驶员的操作下,轻易的叉了起来。然后叉车的动力也很足,要运去哪里就运去哪里。在造型上,罗成也没有使用绿色油漆。而是黑黄互搭的颜色。这也是罗成建议的,国内喜欢绿色,不代表国外的人也喜欢。而且纯绿色也太单调了。
“再加五百斤货物上去。”
“陈主任~~,这不行吧。”
“我只是测试一下这叉车最大的叉举力,车身也加五百斤东西上去。”
陈主任说道,他已经有些了解罗成了,知道这小子搞什么东西,定的量可能都不是最大值。就说那发动机,要换成其他厂,最少会多报百分之二十的性能。因为它的负荷能力已经超过罗成他自己标注的百分之七十了。
罗成标注的性能都是在最佳功耗内的数据,倒有点跟国外许多严谨工业国家一样了。但国内目前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家朴实归朴实,但都有点好大喜功的毛病,弄出个什么东西,都会夸大化一点。
多了五百斤,操作员竟然发现叉举起来好像也不怎么费力,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跟陈主任汇报着。而陈主任本来就站在边上看着呢,汇不汇报没区别。
“再加五百斤。”
“好,我立刻去加。”
又是一会的等待,按照要求,车身先加了五百斤的重量,轧钢厂的铁锭钢锭多着呢,没一块都有大致的重量,要加这个太好办了。
依然和刚才一样,轻易的叉举了起来。甚至陈主任还让驾驶员开动了一下,也没什么大问题。
继续加,一千斤也不过半吨而已,算不得什么。又连续加了两次后,也就是原本设定的2t叉车,已经叉起3t的重量了,而且感觉依然不费什么力。这就跟货车超载一样,后世查这个查那个的,有几个货车司机不超载的,超载还不是照看。
就在大家还以为陈主任会继续测试的时候,他却没有再进行下去了。
货叉就是轧钢厂生产的,强度有多少他清楚,已经测试到3t了,没必要再测试了。而且一台叉车的好坏本来也不是通过这样的数据来测试的。这只能测试出现在的叉车动力和举力而已。但要是你真按照3t的量去操作,是容易出问题的。
就比如货叉,也是放宽松了的,但往上加重量,断肯定不会断,但就怕加了又加。而且现在表面上看,好像没问题。但齿轮,轮条,链条等各种东西都是有设计的,你一次两次超负荷没啥,可一直负荷使用,那就不好说了。
这就跟现在罗成在生产的变速器一样,齿轮的厚度就跟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这是后时代的变速器,是一款可以承受加数到两百码的速度的变数器。你用现在的变数器,就算能让车子开到两百码,但绝对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测到3t就差不多了,已经十分强悍了。留了两台叉车备用,陈主任立刻安排人把剩余的两台,一台运往四九城,一台运往天户那边。
安排好后,陈主任想了想,还是安排人再送一台去某港口。现在国内缺叉车,特别是港口之类的地方。轧钢厂先留一台就行了,这能给港口那边解决多少负担就算多少。当然了,港口那边的接收单位钱是要给的,他轧钢厂也是要给罗成的汽车厂。一台五万呢,又他娘的当进口价格在卖,就这价格,罗成还说只是卖他们轧钢厂而已,别人要更贵。
不过这价格虽然不低,但性能真的是那些进口叉车都没法比。
(有些事情不好讨论,我回复都不敢乱用词。特别是关于这年代的一些背景话题,上次就因为一句擦边的话就章节被封了。但有些问题不解释一下又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