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时机未到(1 / 2)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八百八十九章时机未到杨廷和离京。
前去送行的人非常多,毕竟名义上杨廷和仍旧是文官领袖,在他走后,依然是由杨廷和派系之人继续把持朝政。
但即便是前去送别的官员,也有很多人心底巴不得杨廷和早点走。
杨廷和在朝,所有人做事都放不开手脚,不单纯是新皇派系的人,连同文官体系内所有官员全都受到制约,而杨廷和离开后,没有人能像杨廷和那样权倾朝野,等于是给了所有人松绑。
蒋冕作为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离京那天并没有亲自前去送行。
当日上午,蒋冕跟毛纪一同前往吏部,与吏部尚书乔宇,商议朝中人事安排,而这以往是杨廷和的差事,即朝中官员的考核、升迁和任免等,一定要由内阁尤其是杨廷和这个首辅直接过问。
名义上,这些事并不由内阁负责,但杨廷和在朝时乃事实上的宰相,杨廷和过问六部事务,连皇帝都没法反对。
现在杨廷和走了,等于是还政于皇帝,当然短时间内之前形成的朝堂格局不会有任何变化。
乔宇公事公办,将目前翰林院在任的官员做了份列表,呈递蒋冕和毛纪一览。
在杨廷和走后,乔宇承受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虽然现在内阁仍旧保持杨廷和在时的行事风格,继续对吏部事务进行管控,但乔宇已不用像以往那样,好像下级对上级般,每次见到首辅都感觉空前巨大的压力,现在他更像是跟同僚商议事情,而不是汇报。
蒋冕看过名单,跟他知道的并未有什么不同。
毛纪没有详细去看,都是同一个体系的,翰林院有什么人他全都知晓,只是问道:
乔宇先是一怔,随后问道,
杨廷和离朝,内阁大学士五变四,本来四个人足够了,弘治朝时还长期三个阁臣呢,但杨廷和走前警告过,他离开京城后,皇帝或许会拿谁人接替他入阁这件事大做文章。
但到目前为止,小皇帝并无异动,可能是时机不成熟,也可能是杨廷和多心了,皇帝并没有打算往内阁添人。
因为就算找人入阁,首辅还是蒋冕,只要蒋冕和毛纪不退,朝廷一切如旧,新入阁的人只是排名第五,对内阁局势不会形成大的影响。
仔细想想,好像皇帝对文官集团动手的最佳策略,莫过于把蒋冕和毛纪给逼走,但有那可能吗?
……
……
二人从吏部衙门出来,毛纪以为要回内阁值房,蒋冕却道:
毛纪大概明白,先问完了用人,再去礼部那边问问皇帝对于大礼议有何动向。
这都是杨廷和走之前猜测小皇帝反攻倒算的方向,加上吏部和礼部一直为杨廷和牢牢把控,现在杨廷和走了,这两部顺理成章落到了蒋冕手上。
礼部尚书汪俊亲自接待二人。
如在吏部所问结果一样,礼部这边,也未涉及到大礼议的任何消息,看起来皇帝还在按兵不动。
趁着汪俊进去拿卷宗时,毛纪直言不讳道:
蒋冕道:「你或有不知
,介夫临行前,特别提醒过,新皇自登基伊始,做事便有条不紊,若真有意要拿朝事做文章,必定提前筹谋,我等不能等陛下出手后再作防范。介夫走之前,最怕的就是陛下以重议大礼之事,扰乱朝纲,并以此打压异己。」
毛纪摇头苦笑。
都是大臣,谁是异己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不了撂挑子不干,难道杨廷和走了,还有谁能威胁到小皇帝的皇位不成?
蒋冕突然又想到什么,面带疑惑之色:
在蒋冕看来,小皇帝暂时没动作,很可能是时机不对。
先前虽然皇帝已拿到锦衣卫、京营的兵权,但毕竟不牢固,而西北军政又多在兵部尚书彭泽控制下,彭泽是杨廷和的人。
现在趁着杨廷和走了,彭泽称病,皇帝有可能想先拿回兵权,再在朝中大兴事端,把老臣一个个逼走。
……
……
猜测终究是猜测,蒋冕没有实证,皇帝看起来也没着急出手,一切都风平浪静。
杨廷和走后第三天。
朝议如以往那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