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年不见(1 / 2)
又是一天日讲结束。
朱四带着随从返回乾清宫,而众日讲官则要抓紧时间出宫,不能在宫里逗留太久。
朱浩和杨慎都在当天日讲官名单中,各上去讲了一大通。
朱浩讲的内容跟别人不同,但与以往又有所区别,朱浩这次日讲没有君臣一问一答环节,都是朱浩在讲,而朱四只管听。
「你倒是什么都敢讲。」
杨慎亲耳听过朱浩教授的内容,当即便打消了对朱浩的怀疑。
朱浩所讲的确离经叛道,主张以末置财,以财笼络天下臣民,这种想法简直……是对文人的极大亵渎。
朱浩却好像理所当然般,讲得头头是道。
朱四听完后懒得理会,气冲冲拂袖而去。
这在杨慎卡莱,朱四不屑于跟朱浩争论,或许已放弃要把朱浩拉到其阵营的打算。
朱浩笑道:「没啥,不过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罢了。」
「混口饭吃?」
杨慎觉得这说法很新奇。
还真是什么人讲什么话,你当官不是为国为民,居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就算真是这样,你也收敛点,不要讲出来好不好?
就好像你家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似的!
杨慎苦笑着摇摇头:「说起来,最近日讲都没有持续到正午,也是考虑到天太热,本来若是过晌午的话,会又赐食,如此倒是让你愿望落空了。」
朱浩耸耸肩:「是啊,干活url不管饭?咱们简直就是自带干粮嘛!」
「好了敬道,别没事老自嘲,你可是大明状元,若你都这副丧气样,让同僚怎么看?还以为我大明堂堂翰林官连吃饭都成问题呢……我听说,你少有参加同僚间的聚会,应该能省下不少。若是你吃饭有问题的话,只管跟我说,我给你想办法。」
杨慎的话,听来很讲义气,但朱浩听了却觉得很别扭,当即面带惊讶地问道:「用修兄,莫非你忘了我家是做什么的?」
杨慎好似恍悟般,瞪大眼睛看着朱浩:「难怪你总说一些经商置财的歪理邪说,是你自幼耳濡目染才会如此吧?你祖上可是忠臣良将,怎不学点好的呢?行,我不是要批评你,你在陛下面前讲这些,发人深省,或许能给陛下些启迪也说不一定。」
「哦对了,回头我带你去见见舍弟,他正备考来年会试,有很大可能要在朝为官,早日熟悉将来也好共事。」
杨慎嘴里的弟弟,自然是先前跟朱浩有过「过节」的杨惇。
历史上,杨惇是嘉靖二年进士,而现在杨惇只是举人,作为亲哥哥的杨慎就能这么笃定其将来能在朝为官?
不会这个进士名额早预定好了吧?
现在杨廷和在朝只手遮天,连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给,自己的儿子适时参加科举,谁敢不放行?
不过,会试好像是糊名的……
朱浩懒得想如何操作才可让杨惇稳中进士,毕竟从内阁首辅到主考官,再到阅卷官全都是杨廷和的人,杨廷和真要帮儿子做个弊什么的,有何困难?
杨惇在历史上也的确是在杨廷和权势达到巅峰时考中进士……若以为其是靠真本事上榜的,那算是巧合吧。
懂得都懂。
……
……
朱浩从皇宫出来,没有回翰林院。
当天他的差事算是完成了,一个翰林修撰居然跑去做日讲官,既然他把别人的事给做了,那他自己的事自然也就……可以假手于人。
眼下《武宗实录》正在慢慢编修中,历史上《武宗实录》于嘉靖四年六月成书,时间还早着呢,翰林院这么多人去整理
一个时代发生的事,多是从史官的笔触中整理,本身有那么难吗?
朱浩琢磨了一下,这事要是放给他一个人来做,赶工的话,别说四年,就连四个月都用不着。
无非就是翰林院上下一起混日子。
别人要三四年才能修成一本书,凭什么到我们这边就要三四个月完成?若是别人觉得我们修得太快,没事就跑来找错漏,那岂不是给自己惹麻烦?那就不要冒头,别人修多久,我们差不多时间修完就行。
这大概就是儒家「中庸」四象映射到现实的结果,任何时代,用在工作上都适合,说白了便是「枪打出头鸟」那一套,能十天完成的工作,你九天完成是能人,八天完成是超人,一天完成……打回重做。
朱浩当天要回去见从南京回来的欧阳菲。
说起来,朱浩有近一年时间没见过此女,本来欧阳菲留在京城,只是帮忙负责工坊日常管理。
但随着新皇登基,朱浩需要开辟江南市场,就派欧阳菲杀回南京老家,当然马燕跟着一起去,名义上欧阳菲做主,但其实一切都是老马具体负责。
马掌柜和欧阳菲这次回来,跟一年前情况又不一样了。
唐寅已登上历史舞台,并负责帮助皇帝开矿和整顿工商业,徽商在京城崛起,大明商贸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少东家。」
马掌柜见到朱浩,一脸激动,大有见到再生父母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