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回 梅雨时节灵帝崩 诚王有意开新朝(1 / 2)
龙兴五年五月初
杭州府
进入五月的梅雨季后,沿长江中下游的大片江南地区,天空终日都是阴沉压抑的,梅雨季节的降水连绵不断,一连数日淅淅沥沥,房舍内外都充满了浓浓的湿气,百姓的被褥衣物因为得不到晾晒,摸上去都给人湿哒哒的触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说的便是江南的梅雨时节。
不同于春雨知时节的雨露均沾,处在梅雨季的江南放眼山川四野,皆是雨雾茫茫的一片,杭州的西湖在在这片烟雨之中更显得迷离幽静,偶尔有些许渔船悠哉悠哉地在湖中游荡,执桨的披蓑渔人、独立船头的一排鹭鸶、一丈有余的乌篷小船,若如在云雾间穿行,在山川秀林的衬托下,就是一副绝美的山川水墨画,别有一番烟雨江南的迷人韵味,让人赏心悦目。
在西湖东南有一片雄伟的建筑群隐在薄薄的烟雨中,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哪里便是杭州府修建的皇城,周灵帝赵博便再次居住,出生在西北关中之地的赵博,最不喜江南的梅雨季,这许多日子不见阳光日子,让他倍感煎熬。
皇城东侧的灵帝寝殿中,年轻的赵博裹着裘袍,坐在火炉边烤着火,在炉中火光的映衬下,他的脸上显出一抹病态的潮红,瘦弱的身子显得异常单薄,整个人仿若病入膏肓一般,给人一种衰败的感觉。
殿中的服侍皇帝的贴身宫人,不少都曾是兰陵王府的老人了,这些老仆看着佝偻着身子,缩在被褥中瑟瑟发抖的赵博,心中都是无比的悲凄。
老仆都知道,这位喜欢安静地画画的皇帝陛下,原本身子就较弱,在经历了龙兴元年的上林驿之变后,赵博在皇宫修养了近半年才缓过劲来,但中毒后的身子却大不如前,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宫中静心调养,但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即便诚王李亨遍请各处的名医诊治,却也始终不见有任何起色,只能以调养为主,也许是毒性伤到了赵博的根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的更加糟糕。
特别是近两年,赵博的身子越加的差了,去岁的冬天他曾数次晕厥,差点就没能熬过冬天,让整个皇城上下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为了维持朝廷的稳定,关于灵帝身体有恙的消息,除了极少数重要官员知道外,这些年都被严密封锁了。
在进入龙兴五年后,就当所有人都感叹灵帝赵博终于熬过去岁的寒冬,皆松了一口气之时,江南迎来了梅雨时节,就着这时,赵博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表现的无比畏寒,终日不离火炉,虽然五月的江南早已春暖花开,没有了寒冬的湿冷。
但赵博的寝殿中除了地火龙不曾停息以外,还加了数个火炉以增加室内的温度,也只有如此,周灵帝赵博还能睡个安稳觉,吃点流食,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周灵帝赵博的身子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驾崩。
寝殿外的偏殿中,十余名御医随时待命,诚王李亨安插的暗卫也保持着极高的警惕,随时将灵帝的情况汇报给王府,而诚王李亨急切攻取荆州,也有部分时因为灵帝身子的缘故,灵帝赵博身子骨弱,故而至今没能留下一儿半女的,所以李亨明白一旦灵帝驾崩,诚王府将失去一面号令天下的重要旗帜,所以必须尽快完成统一中原的方略。
但再好的方略有时也赶不过变化,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在龙兴五年的五月初六深夜
一阵碎步从寝殿外的长廊传来,一名服侍灵帝的老宫人,恭敬地托着御膳房刚刚熬好的银耳八宝粥步入寝殿,因为灵帝这几日只能吃些流食,为了调养好赵博的身子,御医特别交待要定时给皇帝吃些补品熬制的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