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搜山检海 二(1 / 2)
三人一路行来,觉得大路自然不能走,只能不停的打听和寻找安全的山里小路来避开金兵的追踪。
远远望去,大渡口的金兵把守很是松散,人数数量也不多。
乐琪想,金兵人数也达不到每个关口很多人,一些不起眼的偏僻的渡口之类的,金兵把守人数极少。
三人都穿着盐农为他们买的农民服饰,乔装了一番,很快融入了满街服饰几乎相同的人群中。
邑街是一条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大街道,是明州府周围地区的,一条很兴旺热闹的大街。
街上商品琳琅满目、枚不胜数,卖货的吆喝声满街的彼此起伏,比起彭姥县乌贼街的小街道,这里才是真正的古代商业街道。
也许是水陆两通的便利,使邑街格外的繁荣。
这里金兵虽有驻扎,倒也没有刻意荼毒生灵,茶馆酒楼照样客来客往,一片生机。
途中东转西转苦了好几天的三个人,找了间极普通的旅店饭馆准备慰劳一下五脏六腑,也想暗中打听一下明州知府的情况。
时近中午,食客越来越多了,熙熙攘攘的糟杂声让这个饭店充满了热闹兴旺的气氛。
邻桌是一对年纪已老的老年吃客,乐琪从她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其中一位老年食客抓着一只螃蟹钳子在吮,另一位老者食客也是慢吞吞地说着话,几碟简单的下酒菜几乎放凉。
这位慢吞吞的吮蟹钳子的慢动作,特别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而乐琪他们饭都快吃好了,看到他那只螃蟹钳子肉还没有被啃掉。
只见这位老吃客轻抿了一小口酒,对着螃蟹钳子吮了又吮,舔了又舔,把乐琪看得心里直着急。
乐琪吃好饭,就目瞪瞪地看着老吃客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螃蟹钳子给吃掉。惹得赵构和扬子都朝着她的目光向两位老者看去。
两位老者吃着聊着居然聊到了明州知府的事,乐琪赶紧换方位坐近侧耳倾听。
只见一位老者说道:“这知府大人一家都被金兵抓走了,现在到处都是金兵,以后生活不知咋过了。”另一老者说话虽慢,倒也性格爽气,说道:“该咋过就咋过,只是知府史大人如此清明好官,却落得个不好下场。”
乐琪一听,她居然一屁股坐在一老者的旁边,说道:“阿公好,这个史家知府大人被金兵抓走怎样了,你们都知道啥情况呀?”
“小娘子也打听知府,你是知府亲戚啊?”
乐琪说道:“我外婆跟知府家有亲戚关系,所以向阿公打听一下。”乐琪喊来小二,给这两位阿公添了菜,又说,她为这俩阿公结账,小二应声而去。
俩老者见乐琪如此大方客气,便把知道的情况添油加醋一股脑的都说给了他们听。
原来知府史大人和一些官员被金兵抓走后,很多官员为了活命纷纷投降金朝,而史达宁死不降,被押到刑场让围观的百姓亲看宰杀史达。
史达毫无惧意,微笑着走向刑场,向百姓点头致意。
百姓跪下齐呼:“史大人,你是好官,好人,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这金兀术见状,大呼惊奇,他看多了宋朝的官吏大都是贪官腐败之辈,这史达如此勤政爱民,心里不免有些敬佩和赞叹。
旁边的张怀明便附耳金兀术说了一些话,金兀术便下令将史达暂且收监。
俩老者说了这些后,乐琪问道:“阿公可知道史家老太太怎样了?”“听闻史家老太太也被金兵抄家,听闻儿子在府衙被抓后就突然过世了,家仆逃的逃,被杀的杀,知府老宅已是一座空府了。”
乐琪又问道:“可有知府大人的家眷消息?”俩老者都摇头,说道:“其他情况就不得知了,唉!”
乐琪想起这和善慈目的史家老太太,心想,外婆若知晓,是何等的悲切了。不知道燕儿公主是死是活?一旁在听的赵构已是焦虑忧伤的脸色了,乐琪忙叫扬子把账付了,向老者告辞,三人上楼上的住宿而去。
三人在房间里合计,如何能打听到燕儿公主和史达家人的下落,赵构悲切的说道:“茫茫人海,天高海阔,山穷水尽,何处去寻找?都说是皇帝高高在上是孤家寡人,真是名合其实啊,我至今落魄逃命,好不容易探听到燕儿的消息,老天为啥不能留一个至亲给我,就连一个不在宫中长大的妹妹都不能留给我了吗?”
乐琪和扬子都和燕儿公主相处过,此刻也是牵挂担忧,却也无言安慰赵构。
窗外一阵吵闹声,有母召唤孩子回家的焦急声音,也有紧急招呼大家赶紧避开的叫唤声。
乐琪和扬子打开窗户往外看,只见街上两旁的百姓都靠边上拥挤着,加紧的收拢着摊位、在卖的货物。
没过一会,只见一大队的金兵人马踏蹄而过,还未及时收拢的摊位桌、椅、被马蹄冲的四脚朝天,缺腿少脚,菜蔬散落一地。
乐琪赶紧关进窗户,回头一看赵构已是吓得脸色苍白,闷声呆坐,似乎在隐隐发抖,话也讲不出一句。
乐琪一摸他的脉象,心想:不好,才伤心过,又有焦躁,恐惧夹杂的癔症象出现,她看向扬子,扬子点头。
两人赶紧安抚他躺下,扬子在他的安神穴位,快速的扎上随身带的针具。少倾,赵构脸色稍有恢复,只是流泪不语。
两人走到乐琪住的房间,扬子说道:“看来这里关口把守严了,大路恐怕是走不出去了,说不定还会家家户户盘看。”
这里人生地不熟,乐琪脑子里的搜索引擎似乎也转不动了,一下子也无计可施。
扬子说道:“要不我出去打听看看,问问这里的老者乡亲,有没有可以出去小路、山路。”
“只能如此了,只是你要小心,可能街上有画像张贴。”
乐琪脑子里突然想起电视剧的情景,抓捕人犯都是在街上、要塞地方张贴画像,扬子点头,戴上竹篾帽子下楼而去。